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探索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辛太宇 张晔 张海鹏 孙康岭

  【摘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多样,成功典型很多,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办学实践,形成校企共生的办学模式、“两密切三融合”的合作育人模式,创新“伴嫁式”合作就业模式,实现与企业互惠共赢,合作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校企一体化 办学模式 育人模式 就业模式
  教育部【2017】95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于2015年在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的帮助下,申报成功。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工业机器人订单班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培养、教材编写、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有一套完善的系统,多年来承办全国工业机器人技能大赛,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双方自深度开展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以来,开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
  一、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
  1.形成“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的体制机制
  (1)成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设。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校企双方成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会由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院系领导、专业带头人等组成。建设委员会以校企互惠互利为基础,制定了符合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式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校企合作实施方案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通过体制机制建设,深化了教育综合改革,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2)校企合作制度更加健全。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挑选企业的能工巧匠走入课堂做兼职教师;校内专业课老师定期进企业顶岗锻炼。共同制定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师企业顶岗锻炼实施细则》《教师服务企业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聘任和管理办法》等校企合作制度,增强办学活力。
  2.实行“招生即招工”合作招生模式
  学院依托“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校企联合培养”的联合招生招工方式试点,充分利用国家注册入学、单独招生政策,校企共同制定招生方案、考核方式和录取办法。
  3.校企共生的办学模式
  依据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校企联合实施人才培养,学院主要承担理论教学,企业主要负责技能培训。企业向学院提供大量设备,定期选派技术骨干人员承担相关的实训课程,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让学生不出校门就体验到企业的工作环境。同时,学院选派教师赴企业一线岗位任职,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专业与岗位的真正对接,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深度融合。
  4.“兩密切三融合”的合作育人模式
  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等。课程内容融入企业岗位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知识结构优化,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互动、互融,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合作育人。
  与行业企业专家、专任教师调研分析智能制造产业的工作领域、工作过程、岗位任务和岗位技能,建设充分体现两个“密切”(专业发展与行业需求密切相关、专业能力与岗位核心技能密切相连)、三个“融合”(学习方式与工作过程融合、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融合,实训目标与职业资格融合)的合作育人模式,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校企一体化合作育人模式,充分遵循了“做中学”的育人方式和面向市场的育人目标,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高校育人、企业用人的人才“生产流程”。
  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评选并奖励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和师傅,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从合作企业选派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等来学院任教,逐步建立实习师傅和考评员人才库,保障实习考核工作质量。
  5.创新“伴嫁式”合作就业模式
  依托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的职教联盟,及时了解社会人才需求,结合我国全面推进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和企业进行机器换人改造的机遇,与联盟内企业实行“订单班”培养,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设置课程、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在学校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专业素养的培养在企业完成,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产教联盟”的企业就业,或者到联盟内产品用户的企业就业。企业在销售产品的同时配送专业技术人员,实现学校、合作企业和产品用户三方共赢,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
  6.互惠共赢,合作发展
  学院抓住制造业发展迅速,对员工技术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机遇,按照“依托产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建设思路,在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明显的突破。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共同制定规章制度,解决了企业参与教学、教师互聘互派、教学内容更新、先进技术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关键问题。真正形成了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校企合作大大提升了学校专业服务区域支柱产业能力,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成效
  1.健全校企一体化合作规章制度
  校企共同制定完善实训基地设备管理制度、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学生校内实训管理制度、兼职教师实训指导管理制度、实训教学组织管理制度、教师校内实训与管理制度。初步探索与企业合作挖掘专业文化建设内涵,构建专业文化建设平台,形成专业文化氛围。
  2.创新校企一体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与行业企业专家、专任教师调研分析智能制造工作领域、工作过程、岗位任务和岗位技能,遵循“做中学”的育人方式和面向市场的育人目标,建成充分体现两个“密切”、三个“融合”校企一体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的高校育人、企业用人的人才“生产流程”。通过这种模式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服务于泰安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学生的首次就业率稳定在98%左右,专业对口率提高到86%,优质就业率达到80%。   3.校企一体化合作课程体系日趋完善
  经过长期合作实践,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项目为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以能力为主线、双证融合的“平台+模块”校企一体化合作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开发《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应用》《电机拖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等6门核心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合作开发教材10部,其中《AutoCAD机械制图》《液压与气动技术》《S7200-PLC项目化实践教程》等6部校企合作教材得以出版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选派专职教师到华中数控校外实训基地顶岗锻炼,熟悉生产过程,参与项目开发、经营管理和课题研究,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企业选派业务骨干、技术能手来学院进行实习实训指导,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逐步建成一支稳定的专兼职教师团队。
  5.校企一体化合作实习实训条件日臻成熟
  学院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建“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该中心融合课程建设、课题研究和技术研发、实践实训、员工培训多种功能为一体,推动了校企双方共赢和发展。
  6.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依托“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学院承担两期全国机器人技术应用培训班,共有来自全国96所大中专院校,200多名教师参加;举办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华中数控杯”工业机器人装调及智能制造应用大赛,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市45所职业院校的135名选手参加比赛,“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被山东省教育厅列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省级培训基地。
  三、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创新和特色
  1.形成“招生即招工”招生模式和“两密切三融合”的育人模式
  企业与学院充分利用国家注册入学、单独招生政策,共同制定招生方案、考核方式和录取办法,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校企联合培养”的联合招生招工方式试点,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较往年有大幅度提高,既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办学成效显著。
  “两密切三融合”的育人模式充分遵循了“做中学”的育人方式和面向市场的育人目标,彻底改变了高校育人、企业用人的传统模式。学生能够及时掌握专业前沿知识和岗位技能,毕业后能够很快的适应岗位的需求。
  2.实践“伴嫁式”合作就业模式
  与联盟内企业进行“订单班”培养,毕业后学生直接到“产教联盟”的企业就业,或者到联盟内产品用户就业。在销售产品的同时配送专业技术人员,实现学校、合作企业和产品用户三方共赢。“伴嫁式”合作就业模式的提出,丰富了校企合作的就业模式,为职业院校就业方式提供理论支撑。
  3.建设教学与社会服务一体的实训中心平台
  学院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建“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投入资金700余万元,其中企业投入200万元。“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除满足正常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长江以北企业售后服务培训和其它社会培训任务,真正实现学校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目的。
  四、结语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实践表明,学院开展的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不仅丰富了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办学模式和教育理论,探索总结了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规律,并指导实践,而且为高职院校开展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提供借鉴经验,构建完整、科学、有吸引力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Z].2017-12-19.
  [2]陳在铁.“校企一体化”深度合作提升高职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4,(4):33.
  [3]吴彩林,夏兴国.高职“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4,(5):87.
  [4]贺剑颢,雍磊,官宗粦.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数字科技园支撑的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2,(27) :67.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本文系2017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职业院校与应用型本科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建设与研究(项目编号:20172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49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