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红宇

  摘 要: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而且还会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近年来,我国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仍处于低水平阶段。本文根据地质灾害的成因、类型等方面进行探讨,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治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形成
  1.1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原因或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地质环境恶化,进而对人们财产和生命造成巨大损失的灾害。地质灾害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可怕,目前所能够做的就是提前预测和灾后治理,而要想阻止它发生几乎不能实现。所有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地质灾害,因为灾害一旦发生,将对国家和地区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虽然我国的科技水平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对于地质灾害所能做的还只是防治。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等,要想减少它们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我们应该全力以赴地调查分析各种运动环境,及时预测,并在灾害发生后制定出有效措施缓解灾情。
  1.2 地质环境
  从狭义上看,地质环境就是岩石团与其所产生的风化物,因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和运动,所以地质环境也会不断改变。而从广义上看,地质环境包含了岩石、水以及大气等物质,这些物质相互作用,在最后一次造山运动和冰期后形成了目前我们所有的地质环境。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地质规律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和人员损失。
  1.3 地质灾害影响地质环境质量的优劣
  按环境学的定义,所谓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对地质环境而言,环境质量就是指构成地质环境的各要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如前所述,如果地质环境的改变超过了地质环境的自适应能力,就会产生某种地质灾害。从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来看,地质灾害的发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气候因素繁多的国家,每年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是以百亿元计的。总体来说,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影响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是间接地影响整个人类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从地质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地质灾害的产生与发展,影响了反映地质环境质量优劣的地质环境各要素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地质灾害越严重,发展速度越快,危险性越大,对地质环境质量的影响也就越大。
  2 矿山地质灾害具体表现
  矿山开采破坏地表,造成山体滑坡;此外,水土流失严重,进一步加速水资源流失。地下开采时还很可能诱发地震等灾害,危机周围居民安全。同时,开采过程中的废渣废料的堆放,不仅污染空气,而且污染地表水,诱发环境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矿山地质灾害具体表现主要有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其中发生最多的是地面塌陷。
  3 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与成因分析
  3.1 崩塌滑坡
  崩塌滑坡主要是在露天开采的过程中在边坡处的滑落,以及在地下开采时由于采空区坍塌导致的灾害。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开采矿区自身的地质条件不稳定,另一方面是因为人类的开采活动加剧了地质不稳定。开采过程中如果造成了崩塌和滑坡灾害,将会产生严重损失,甚至导致入不敷出的严重后果。
  3.2 礦体内因引起的灾害
  矿山地质环境在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一些突发因素的增加将导致严重后果。例如,一些新闻经常报道的某煤矿发生发生了瓦斯爆炸、矿坑火灾等都是矿体内因引发的灾害。
  3.3 矿山地下水位变化引发的灾害
  开矿过程中需要做大量的估算,其中用水量就是一个重要的数据,这些数据为采矿做出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倘若涌水量估算值小于实际用水量,矿坑中出现大量积水时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在没有做任何准备措施的情况下,大量地下水或者是地面水突然涌入,那么井巷就会被淹,严重情况下甚至会严重威胁到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地下水位的改变也会造成坑内涌水涌泥。无论是蓄水溶洞还是透水断层亦或是地裂缝都会携带大量泥沙、石屑随水一块被带入到矿坑中,由于大量泥沙堵塞矿坑,无论是矿山还是采矿人员都面临着很大威胁。
  4 矿山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措施的应用策略研究
  进行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必然要遵循地质环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在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可续的防预措施,减少其发生的几率,或者是在灾害发生之后,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治理措施,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这两者就是人们常说的“防”与“治”。只有采取防治结合的手段,才能受到更好的治理效果。防止受灾对象与致灾作用遭遇的方法也有两种,一是防止将拟建工程设施(含居民点)放进有致灾作用存在或有其发生危险的危险区,这是“避”;二是将已处于致灾作用威胁之下的人、物、设施撤离危险区,这是“撤”。
  4.1 合理规划矿山开采管理工作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在采矿前,采矿团队必须选用精密的仪器计算矿区坡度,保证矿区边坡的稳固。此外,一些必要的地质工作勘察工作也必不可少,以防开采过程中出现任何类似于岩石变形或者是开裂的意外事故。因此,做好采矿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一方面,通过事前准备减少开采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意外情况;另一方面,提前做好开采过后的治理问题,设立拦沙墙等减少因矿区开采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行为意识,严格按照正规措施进行施工,不乱堆乱弃。
  4.2 完善地质安全防护体系构建
  在计算参数时发现用水量等问题可能过多时,可以提前建设排水沟,做好应急排水设施,以防出现滑坡、边坡不稳等后果。在一些不太稳定的地段,要做好拦截措施,减少滚石带来的伤害。施工安全问题也极为重要,开采过程中要派人加强现场监管,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意识,避免因操作问题带来重大事故。另外,开采过后也要注意保护环境,利用矿坑回填、植树造林等措施来减少施工团队给当地带来的环境问题。   4.3 落实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严格按照开发措施对矿区进行开采就是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杜绝乱采乱伐现象,合理开采才不会造成严重后果。无论是坡角、坡高等细节都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土也要按照相应的堆放位置进行准确放置,同时加强管理,防止滑坡、泥石流以及扬尘过多问题的出现。在恢复治理过程中,要对地质灾害点进行监控,加强对监测点的巡查和警示,建立对露天开采矿坡的检测系统,并按时进行监测。在一开始就对矿区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后期对危险区加强重视,根据实际监测情况随时对危险区进行治理。
  5 提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综合效益水平
  5.1 环境效益
  通过有效解决矿区开采过后遗留的问题,能够有效改善周围植被、河流等自然条件。无论是采取植树造林还是设立沙障等措施都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泥石流、滑坡等问题产生的概率。植被覆盖率的增加进一步为当地的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条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5.2 社会效益
  通過有效解决矿区开采过后遗留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周围的环境质量,植被的增加一方面降低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另一方面也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通过有效解决矿区开采过后遗留的问题能够为当地创造更好的生活,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
  5.3 经济效益
  通过有效解决矿区开采过后遗留的问题,能够有效减少矿区发生灾害时所要消耗的损失,有助于提高当地矿区的知名度,为其增添美誉。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当地劳动力提供了工作场地,能够有效降低失业率,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
  6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发展趋势探讨
  6.1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性分析
  矿山综合地质复杂,涉及内容广泛,与矿山相关的产业以及矿山产业活动影响下的地区发展还需更深层次的研究,这些研究将对矿山地质环境分析具有重要影响,推动矿山产业长久可持续发展。
  6.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评价体系的完善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还有很大不足,仍处于初步水平。相关评价标准评定也不太清晰,各类评定权重也不统一,很难开展有效的评价。这就需要相关专家进行认真商量讨论后制定出可行性方案,完善评价体系。
  7 结语
  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过程中,我们国家已经做了很多,但这些远远不够,为了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我们要总结以往经验教训,虚心接受其他国家治理地质灾害方面的先进知识,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为其做贡献。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预测,尽最大的努力搞好矿山地质灾害环境保护与治理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朱明艳.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7(8).
  [2]汪民.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J].国土资源通讯,2016(12):13-17.
  [3]叶飞,段雅栩,刘顺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202(09):50-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24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