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前招生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提前招生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重要模式之一,提前招生学生的管理工作也日益成为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问题之一。从高职的招生趋势来看,提前招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提前招生的学生将成为高职学生的主要组成部分。提前招生学生跟统招生相比,管理上存在其特殊的问题。为此探讨提前招生学生的管理问题,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提前招生 高职院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1提前招生背景下学生管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统计,2010年至2017年,江苏高考报名人数逐年下降。2019年江苏省高考报名人数36.04万,比去年下降3.25万,10年高考人数累计减少22.9万余人,生源下降尤为明显。加之在实际录取中,提前批次、本一、本二、本三批次实际录取人数比计划数都有所增加,民办高职院校招生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招生手段更加灵活,尤其是 2011 年 26 所高职院校注册入学试点改革的实施,使得各高职院校的生源争夺日趋白热化。面对新形势下这一严峻挑战,各高职院校积极拓展招生渠道,提前招生逐渐成为除高考统招、对口单招外,越来越多高职院校解决生源危机的重要渠道。提前单招学生已然成为高职校园中除高考统招学生以外最大的群体。已经连续自主招生了多年的时间,自主招生学生的管理已经渐入轨道。但从实际管理来看,尚存在诸多问题,探索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对于以后的招生和管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有非常巨大的意义。
  2提前招生学生存在的问题
  2.1自我定位低
  大部分学生都是认为自己是高考考不上公办院校才报考提前招生的,所以认为跟统招科的学生比,要低人一头。还有小部分学生表示是遵从父母的意愿来读书,自己对读什么学校什么专业都持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有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表示自己是混文凭的,抱着考试及格就好的想法读书。但也有成绩较好的学生认为英雄莫问出处,自己和统招进来的学生相比,不比别人差。
  2.2学习的兴趣不大
  新时代的大学生普遍不爱好学习,是一个共性问题。研究表明:原因一是因为现在所学课程难度较大,而提前招生的学生普遍底子差,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进度,认为反正听不懂那就不听,逐渐丧失了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原因二是因为大学里课程安排没有那么紧凑,自由时间多,但学生不能合理安排好自由时间。绝大数提前招生学生没课期间喜欢窝在宿舍玩游戏、睡觉,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合理安排好学习和生活。原因三是大学生接触到的外界诱惑变多,网络时代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大学生们变成低头族。王者荣耀等手游的兴起,让大多数学生课余时间荒废。有的甚至占用上课时间打游戏。
  2.3自我管理不强
  大学生是成年人,应该有成年人自觉的责任意识,能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学生的心理还尚未成年。表现在诸如对学习的态度、对纪律的遵守、对宿舍的整理等简单的几个方面都难以达标。在检查学生宿舍时发现,某男生宿舍脏乱差出乎想象。还有家里给的一个月的生活费学生不到一周就花光,没有正确的理财观。这种现象虽然是极其个别的,但也看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
  2.4价值观多元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文化相互交错碰撞,传统意义上那种“学生,以学为生”强调勤劳、肯干、务实的观点已经不再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观点,新时期的大学生讲求个性,不甘平凡,要与众不同。其次,大学里对好学生的评价标准也是更加多元化起来,学习好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还需要结合思想表现、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方面综合评价。
  2.5综合素质不高
  常有教师感慨现在的大学生素质远不如从前,这种现象背后确有原因。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已经超过了50% ,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已经达到90%左右,早已经超越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指标。我国的高等教育早已不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精英教育,也不再是20世纪80年代的大众化教育,所以拿普及化的培养质量去比精英化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质量,的确不可同日而语。再则,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重视的是技能,是特长,而精英教育模式下培养的是能力和素质双高的综合性人才,这两者存在较大的区别。不能说高职学生素质普遍不高,而是相比于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来说,高职提前招生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有差距的。
  3提前招生背景下学生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以上问题是每个高职院校都会遇到的共性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充分认识到他们的特殊性。近几年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扩大生源,对于自主招生这块把关不严,自主招生的考试试卷大多很简单,对于文化课程的要求不高,门槛很低,甚至很多学生单科成绩只要考到很低的分数就能进校,所以提前招生的学生管理问题日渐显现。
  3.1合理分配班级,实行一对一帮学
  首先学校最好能把提前招生的学生分散到专业各班级里面去。在其他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与正常高考进来的学生平等对待。这样减少提前招生的学生负面情绪的辐射范围,因为周围统招同学的正面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负面情绪的扩散。用成绩好的同学带成绩差的同学学习,在班集体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班风,带动提前招生的学生好好学习,不产生畏难情绪。这样他们也能表现积极的一面,也会勤奋学习,提高自律性,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尽快地融入进班集体中去。比如上面提到的一些问题,如果大多数同学都能很好的学习,那么这些学生也会很老实的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分散在各个班级的提前招生的学生如果能和统招的学生一样努力学习,没有自卑感,甚至有的学生毕业了还在读研读博,继续深造。而如果提前招生的学生都分在一个班,互相影响,传递负面情绪,不能认真学习,就会导致很多学生不能毕业。
  3.2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   班主任或者辅导员更应该对提前招生学生多加投入精力管理。在刚入学时,就必须知道并了解这些提前招生学生的基本情况,仔细查看高中档案,发现每一位提前招生学生的闪光點。开学做出有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平时多找这些学生谈心谈话,宿舍检查,在他们取得某方面进步时能及时鼓励表扬。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通过微信平台、QQ与学生进行沟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在微信平台、QQ上开展讨论,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另外,教师通过微信平台、QQ空间能够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情感,在沟通的过程中能够增强老师的亲和力,提高学生对老师的信任程度。
  3.3挖掘学生潜力
  学校能定期组织开展一些励志讲座或者比赛活动之类的,让提前招生的学生多去参加。提前招生的学生因为自制力不强,专注力也容易分散,找到适合他们的一些活动,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能让他们发掘自己的长处,对他们的发展具有诸多好处。
  3.4选拔优秀同学协助管理
  班主任能根据班上提前录取生的比例,提拔一些优秀学生作为班干部协助自己管理班级。在参与班级事情管理的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成长。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生会、社团,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3.5细化管理办法,提高管理效果
  (1)针对提前招生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基础较差的特点,注重教育管理和行为规范约束,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加强提前招生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提高文化素质,在专业能力的横向拓展和纵向提升方面作进一步的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提前招生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理念,丰富他们的大学生活,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为他们多提供与企业实践相关的活动,增强他们的职业竞争力。
  (3)多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不断地灌输专业理念,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专业教育活动,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并通过临床见习、校企合作等方式增强其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从而让他们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
  随着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源多元化将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高职院校只有加强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创新,提升管理能力,完善管理机制,才能提高管理效果,提高提前招生学生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高振发.高职院校生源多元化背景下的学生管理创新[J].教育与管理,2015(24).
  [2] 董乃涵.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学生的管理问题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36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