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职教育主要以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结合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不斷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通过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来体现教学的创造作用和价值,本文以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和解读模块式教学模式的相关要求,以期为实现高职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职教育 模块式教学 模式研究
  引言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对提高我国的综合教育实力有着关键的作用,在教育教学实践时老师必须要结合这一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将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相结合,了解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相关性和区别,既体现高等教育的特色又需要关注不同教学方式的有效创新,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之中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自身的良性成长和发展。在利用模块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之中,老师需要分析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明确前期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质规律积极地构建完善的教学框架和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及优势。[1]
  一、模块式教学模式
  模块式教学模式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对模块式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时不能发现模块化思想是核心,这一思想最初应用于工业生产之中主要以,主要以设计简化和设计制造为切入点,不断地缩小制造和研发的时间。对于模块式教学来说,主要以这一思想的有效改造为切入点,对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划分,保障各个知识点能够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立足与各个行业和领域的人才培养要求进行针对性的突破,以此来更好地建立完善的教学模块体系,其中单元的增减和调整是最为重要的模块式教学策略,为了体现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老师需要对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向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严格按照模块教学的具体思想指导,通过灵活的组合来实现不同岗位之间的有效融通。[2]
  如果站在微观的角度对模块式教学模式进行分析,那么这种模式主要以劳动力市场的实质需求分析为出发点,了解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结合市场劳动力的具体条件和数量进行针对性的条件。其中岗位需求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尤为关键,只有明确前期的职能需求,才能够对后期的专业操作活动进行相应的设计和安排,保障人才培养策略及方向符合时代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完成前期的能力分析之后,学校需要进行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构建完善的教学模块,立足于各个模块的实质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此学术界和理论界在对模块式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强调。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体现学科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保障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实现个人综合职业动手能力的培养及提升,老师也可以积极地利用各种教学策略促进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高职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作用
  1.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的调整
  模块式教学模式主要以岗位职能的分析和研究为出发点,结合各岗位的具体要求进行模块的组合,保障职业岗位需求与人才教育之间的紧密对接,因此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岗位职业发展的实质条件。其中模块的灵活组合对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老师需要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将理论分析与实践调查融入主体教学环节,更好地解决目前劳动力需求与教学目标之间的缺陷,保证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顺利的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实现自身的良性成长和发展。
  2.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及计划
  高职教育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相对比较复杂,老师和学校必须要加强合作和联系,严格按照模块化教学的核心要求积极地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实现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在对模块进行划分的过程之中,不同模块的独立性相对比较强,高职院校的老师可以立足于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对不同的模块进行针对性的开发和应用,了解各个模块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以此来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和针对性的调整,促进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积极地缩短目前的课程开发周期。另外,在调整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之前,老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因材施教和个性化的教学为依据,针对性地选择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落实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3]
  3.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兴趣的激发和调动尤为关键,只有保证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才能够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过程之中,模块式教学模式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前期模块设计时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模块的大小和数量进行调解。每一个模块代表着一个知识单元和操作单元,老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不同的单元进行简单的情景模拟,为后续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便利,满足教学实践的具体要求,实现学生综合职业动手能力的培养及提升。其次,老师需要注重对不同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构建时效性比较强的教学机制体系,保障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科学性,通过对教学规律的深入分析来,更好地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有所区别,老师需要构筑完善的学习环境,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尽量避免简单直白的灌输,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不断实现不同学习方法之间的灵活组合。
  最后,在调整教学组织形式时老师需要根据教学模块的实质需求,落实不同的实践教学任务和理论教学要求,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分组教学和实践教学使用的最为普遍,这些教学环节的实践教学时备受老师的好评,老师可以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融入主题教学环节,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结语
  高职院校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之中可以立足于模块式教学的具体要求,充分的发挥模块式教学的作用及优势,给予学生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实现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有生.高职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3(4).
  [2]丁芳林,肖小明.高职院校“模块课研讨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3):17-19.
  [3]钟青霖.实施“模块教学模式”,整合理论与实践课程——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模式改革之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7):97-99.
  作者简介
  高华强(1983—),男,汉族,山东德州,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乘务类专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50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