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幼儿园育儿过程中,语言教育活动异常重要,关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育成效,一旦语言教育活动缺乏生本性、科学性、发展性,将直接降低幼儿园育儿能力,阻滞幼儿园教育事业良性发展,为此幼儿园重视开展语言教育活动,为培育幼儿核心素养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问题及有效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幼儿园幼教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 语言教育 问题 教学策略
  3--7岁幼儿是语言能力培育黄金时期,为此幼儿园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加持下,开展语言教育活动,在丰富育儿活动类型基础上,有效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助其提升核心素养。为优化培育幼儿教育资源,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稳健发展,幼儿园需立足语言教育活动实况,分析在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问题为载体,探寻有效教学策略,旨在完善幼儿园语言教育体系,提高相关活动质量。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1.幼儿教师缺乏语言教育活动意识。有些幼儿教师受传统育儿理念影响,育儿模式固定、单一,未能根据语言教育需求开展相关活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幼儿教师缺乏语言教育活动意识,认为幼儿在日常活动中,通过回答问题、口语训练、阅读等方式,亦可培育其语言表达能力,无须浪费过多幼教时间开展语言教育活动,影响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综合成效。
  2.语言教育活动缺乏创新性。当前许多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教育性有余,创新性不足”问题,语言教育活动千篇一律,教育方式僵化、呆板,未能满足幼儿个性化语言表达能力培育需求,无法完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体系,降低幼儿教育综合质量。
  3.语言教育活动导向性不清。在新课改背景下,先进教学思想、育人手段层出不穷,有些幼儿教师走上创新实践育儿方略征途,却出现“教育模式新颖度有余,实效性不足”消极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幼儿园普遍缺乏语言教育活动体系,语言教育目标模糊,教育资源未能得到优化配置,使语言教育活动无法顺利展开[1]。
  二、有效解决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问题的策略
  通过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知,幼儿教师缺乏语言教育活动意识,语言教育活动缺乏创新性,语言教育活动导向性不清等问题,已然成为降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性突出内因。基于此,为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综合质量,在明晰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问题前提下,探析有效解决相关问题的教学策略势在必行。
  1.树立语言教育活动意识。幼儿园需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学习先进语言教育活动模式及育儿理念,提升幼儿教师语言教育实力,为其结合本园语言教育情况,开展富有“园本化”语言教育活动奠定基础,助其树立语言教育活动意识,同时幼儿园需引导幼儿教师在育儿进程中践行该意识,明确本园语言教育活动实践方向,帮助幼儿教师完善幼教体系,有效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创新语言教育活动形式。创新是推动教育事业良性发展内在动力,为此幼儿教师需在语言教育活动意识加持下,积极创新活动形式,确保幼儿可参与其中,并在活動中有所收获。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妈妈更辛苦vs爸爸更辛苦”为辩论题目,组织幼儿开展辩论活动,引导幼儿将自身生活体悟用语言表达出来,在以人为本教育活动中畅所欲言,有效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使幼儿明晰父母照顾家庭的艰辛,并在幼儿教师指引下,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帮助家长减轻负担,提升幼儿德育素养,凸显创新型语言教育活动实践价值。再如,幼儿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绘本阅读活动,为赋予绘本阅读趣味性,落实语言教育目标,幼儿教师可组织开展“我最喜爱的绘本”交流会,鼓励幼儿讲述其最喜爱绘本的内容,以及喜爱该绘本的原因,幼儿教师则将书名写在黑板上,询问其他幼儿,在听到伙伴的介绍后,最想阅读哪个绘本,投票数最高的绘本则作为绘本阅读教学载体,满足幼儿个性化绘本阅读需求,使幼儿在阅读绘本过程中,不断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形成语言思维逻辑,继而营建极具生本性的教育活动氛围,削减语言教育活动阻力。幼儿教师亦可在“幼小衔接”教育理念加持下,针对中班、大班幼儿,开展拼音、汉字、古诗文等语言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夯实语言表达基础。基于新型育儿方略层出不穷,幼儿教师需立足新课改背景,积极学习科学、可行教学方略,将其融入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在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基础上,培育幼儿语言表达能力[2]。
  3.建立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体系。为规避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导向性不清问题,幼儿园需秉持“顶层设计”理念,根据本园语言教育实况,建立语言教育活动体系,确保幼儿教师活动出发点与本园教育目标相契合,避免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创新性有余、实效性不足,能够站在教育战略高度,优化配置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资源,助力幼儿教师科学开展相关育儿活动,为此幼儿教师需定期制定语言教育活动方案,确保各个活动具有衔接性,发挥幼儿教师语言教育长处,突出本园语言教育活动特色。建立语言教育活动反馈机制,通过观察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育实况,科学分析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优势与劣质,并将相关分析结果纳入幼儿教师绩效工资体系中,用以调动幼儿教师开展语言教育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其创新实践相关活动方略,灵活调整活动目标,满足幼儿个性化语言表达能力培育需求。制定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考评标准,定性、定量分析幼儿教师语言教育活动实践情况,以此为由引导幼儿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在完善其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体系基础上,弥补以往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缺陷,提高本园师资力量,继而推动幼儿教育事业良性发展[3]。
  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幼儿教师需树立语言教育活动意识,创新语言教育活动,建立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体系,跟随新时期语言教育活动方向,不断优化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方略,打造园本化、生本化语言教学活动体系,推动语言教学活动与时俱进,满足新时期幼儿语言能力培育需求,继而在落实语言教育目标基础上,有效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庞晨曦.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迷惘与省思[J].基础教育研究,2018(18):88-90.
  [2]王洁莹.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教学策略[J].消费导刊,2018(37):97.
  [3]王丽华.浅谈幼儿园语言领域教育活动的实施与策略[J].速读(下旬),2018(6):1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65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