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化学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琴芳

   摘 要:高中化学对学生的理科思维要求较高,课本上的物质反应原理、材料应用开发等知识不是仅仅依靠教师苦口婆心地讲授就能够让学生全部理解的,学生听讲获得的知识,仅仅是表面的公式和理论,或者因为自身的注意力和教师讲课速度等问题学生连基本的知识也会搞混,这是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和思想精髓。高中生学业繁忙、课程安排紧张,让学生在课下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专门研究化学知识是不切实际的,这种方法甚至会占用其他课程的学习与回顾时间,不利于高中生整体成绩的提高。因此化学教师应该从课堂本身的构建和设计入手,引导学生在“自学、探究、交流”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知识的有效转化率,培养高中生的思维灵活性和系统性,让学生可以从固有的课本知识中阐发出更加有价值和内涵的化学思想。
   关键词:高中化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化学是整个高中阶段令学生感到最为棘手的学科之一,它兼具理科的抽象概括性、推理实验性和文科的语言描述性,高中生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化学学习方法,理不清头绪,长此以往,在某一知识领域的短板便会逐渐显现出来,构建不起完整有序的知识体系和思路上的有效联系,因此化学成为学生心目中“记了忘、忘了记”的死循环学科,学习成绩很难得到持续的提升。此外,传统课堂太过依赖教师的单方面讲解,注重学生对于考试知识的机械记忆和背诵,教师很少在教学方法、策略方面下功夫、付出心血,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氛围变得紧张、无聊和重复,严重压抑了高中生兴趣心理和认知思维的自由发展。综合上述问题,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以较为宽松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自学和探索的动力,培养其化学学习的方法性、理解性思维。
   一、利用课前预习触发学生化学思维
   学生自学的第一步就是从预习开始的,但是预习在理科运用中却逐渐成为一种有较大限制性的学习方法,它一般由教师出一份填空选择题让学生边看书边做题,学生往往只顾着完成作业,抄上关键词之后就停止预习,有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甚至只找关键词而不看课本具体内容,预习成果完全不能达到预期。这种预习对高中生来说只是“过眼云烟、稍纵即逝”,并且没有注重章节内知识的整体构建和连贯性的疑问与思考的阐发,教师硬性要求、学生敷衍应对成為化学预习中的常式,这样的预习已经失去了本身的价值,与教师在课堂上生硬单调的讲授没有根本性的区别,学生不能体验到自学的快感和乐趣,思维也没有从刻板的记忆背诵中跳脱出来。为了避免让学生成为所谓的“书呆子”,教师应该首先从预习下手,从多个方面给予学生预习建议,不限制具体要求和测试内容,让学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态投入课前预习和思考之中,为教师课堂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开端。以“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预习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大体浏览课本知道讲了哪些知识,然后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部分或者有疑问的点形成自己的汇报案,比如就“氯是什么”展开知识汇报,教师不规定具体的写作格式和要求,而是给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权利,让高中生体验自己选择知识来学习的自由和满足感,同时这个过程学生通过查阅网上的资料还可以学到课堂中顾及不到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加知识储备量,而且这种抓住某一点深入式预习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化学的奥秘,在无形中引起学生的探索心理,增强对课堂学习的感兴趣程度,从心理层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推动作用。此外学生还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利用家中现有的物品模拟课本中的实验操作,比如“氯的漂白作用”实验,学生可以比对与课本中描述现象的异同之处,从而展开更加深入的预习探究。高中生在预习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对化学知识进行“自学”,开启了化学学习的重要一步。
   二、组织学生主体性、教师指导性的课堂讨论
   化学知识繁多且复杂,更加考验学生的联想能力、生活接触面、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因此“课堂讨论与探究”是引导学生自学自纠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学习习惯、能力都有不同的侧重点,而讨论交流则可以弥补一个人能力的不足,在群体性接触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走出限制自我的小天地,积极向周围的同龄优秀者学习并且弥补自己的缺点,同时吸收性格不同、思想角度各异的学生的意见,因为高中生正处于性格心理的过渡阶段,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发现自己并不是想象中那样万能,避免产生自我中心意识而走进学习误区,也有利于高中生正确的三观构建和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在课堂讨论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利,不能完全一手掌控课堂,让学生的讨论过程一步步按照教师的思路来,这样起不到自学的探索与发现作用,容易使课堂变得僵化而呆板,讨论的问题和目的可以由教师来导出,但具体的流程需要随着学生的思路来组织,教师起指点和导拨作用,让学生真正通过“自学”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以“物质的分类”一课为例,教师先提问学生自己知道哪些分类方式并举例说明,学生回答“按状态分为固、液、态三体,按材料分金属、塑料”等答案,这一步是起到引入和调动学生自学心理的目的,之后教师引入化学学科需要分类的概念,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些概念应该以怎样的标准分类以及用到的分类方法,这个过程中学生翻阅并且举出大量之前学过的化学式,就其分子原子构造、反应特性等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教师可以给予归类方法的提点,学生在课堂讨论的自学中可以逐渐形成独有的化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三、复习笔记和知识框图的自主构建
   在传统的印象中自学就是主动学习新内容、必须获得崭新的知识,这种来自观念上的无形的压力让学生“不敢”去复习和巩固,一是害怕被家长、教师追问为什么一直不向前学习;二是静不下心来、害怕其他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而赶超自己,因此大部分的高中生都盲目去接触更难的知识点或者大量刷新题,汲汲于追求新鲜感,而忽视了总结这一重要的学习步骤,导致不能形成流畅清晰的知识体系,在实际运用中依旧是一头雾水、充满疑惑,如果一个知识不被反复地咀嚼,那么它就会成为一滩永远不会流动的死水,被学生的思想所闲置和遗弃。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复习的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一个快速整体浏览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必须在复习中清晰明确自己对哪些知识印象深刻、哪些能够想起却不能具体阐释,把复习当做一个求索新知、构建新框架的自学过程,按照自己的思路来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框图。以“化学与生活”为例,教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其在纸上写出能够想到的概念、词语或者语句描述,完成这一任务之后再翻译课本用红色的笔写出自己遗漏的点,并且形成一个大体的知识框图。这样学生就能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记忆短板,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进行研究和旧知识的探索,不必再像以前一样随大流、缺乏个人的思考和意见,从而将复习巧妙转化为“自主学习”过程。    四、能力测试的设计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化学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还应该体现在知识水平测试层面,以往教师通过默写反应方程式或者做题的方式来进行学生能力的检验,在这个过程中高中生可能会出现抄袭的现象、浑水摸鱼,并不能体现每个学生真实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并且这种纸面化的作业不能够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学生每天围绕着一个由他人设计的、与生活没有联系的题目展开一大堆推理和演算,容易产生“无意义、无乐趣”的想法,他们变得越来越不愿意接触新题、不愿意考试,对化学的学习有抵触感。此时教师的方案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让能力测试在反映学生掌握程度的同时又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成为化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认识特点,我认为教师应该让能力测试脱离刻板形式,可以采取课外实践探究或者情境模拟的方式让高中生发挥自己的思想和潜能,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灵动敏捷地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自学与探究”的目的。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为例,教师在测评时可以在白板上列出“Na2O2、Na2CO2、Al2O2”等金属化合物,让学生挑选自己最熟的化合物展开化学描述,并且通过动作和板书来单独模拟反应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考验学生的知识联系和运用表述能力,在幽默生动的模仿中活跃课堂氛围,在无形中促进学生的“自学和知识内化”,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就自己挑选的化合物展开课外探究,形成实验报告总结并且上传给教师真实的图片,学生可以在生活与操作中感受到“自学”的魅力。
   新课改对教育工作的实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领域应该从知识和技能、情感与态度双重标准中制订每节课的课堂目标,不只是停留在单一、表面的公式性知识上,而是旨在让学生通过阶段性的学习,能够运用自己头脑中的化学思维和视野自己推导出公式并且解释相关原理,也就是能够形成有益于终身发展的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教师和学校必须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在关注评优评先的同时也给予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以更高程度的关注,从高中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发展能力出发,结合化学學科的特性展开更加灵活的教学设计,构建自主学习与探究型课堂。教师群体也应该具备更高的职业责任感,从自身出发换位思考,思考高中生真正需要哪种类型的学习、喜欢怎样的课堂模式,给予学生恰当适宜的自学指导,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石瑞华.探讨新理念下高中化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J]. 南北桥,2017(4):37.
   [2]马丽娜.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22):34-35.
   [3]王猛.高中化学新授课教学中自主学习指导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2017(84):138.
   [4]丁优军.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18(47):16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67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