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低结构材料,乐享真游戏魅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高俊

  【摘要】在游戏中投放低结构材料更能推进游戏水平的发展。融合多方资源收集低结构材料,归纳总结多种低结构材料投放策略,创新低结构材料运用多种玩法,有效介入助推低结构游戏效能。让孩子真正做游戏的主人。
  【关键词】低结构材料  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176-01
  在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的背景下,我园开展了基于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游戏中的运用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发现,低结构的游戏材料所具备的生活化、可变性、可塑性、操作性强的特点符合游戏让幼儿快乐愉悦、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目标,因此,投放低结构材料更能推进游戏水平的发展。
  一、资源融合,多方收集低结构材料
  我们融合多方资源,共同收集低结构材料,以幼儿为收集材料的主体,在收集的过程中养成整理归纳的好习惯;让家长成为收集材料的资源,亲身体验低结构材料运用于游戏中所带来的快乐和孩子的变化;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性,让教师成为收集材料的指导者,做到有目的收集,安全收集,资源共享。教师对各区域所需的低结构材料的数量和种类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造成所收集的低结构材料不均衡现象,对收集来的低结构材料进行初加工和分类,对于一些难以收集的低结构材料,比如大型的水管、塑料桶等,我们开启“资源共享”模式,在园内设有专门的资源库,每个年级的楼层设有材料加油站,每个班设有材料超市,从园所到年级到班级,再到每个孩子,做到人人收集,定期收集,分类收集,按需取用。
  二、多维思考,归纳低结构材料投放策略
  策略一:预设和随机式投放。根据游戏的目标,我们设计了预设和随机式投放方式。预设投放是教师根据幼儿的游戏发展情况,分析其游戏行为,有目的地预设性增加、调整或重新组合低结构材料的一种投放方式。随机性投放是无预定目的,教师随时观察到幼儿在游戏中产生的新需要时随机投放材料以促进游戏的开展。
  策略二:开放和固定式投放。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设计了开放与固定式投放方式。开放式投放一般适用于年龄稍大的幼儿,在游戏中教师将各种材料进行简单归类,集中投放在一个区域,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行选择、搭配材料,运用于游戏。
  策略三:“1+N”和“N+N”式投放。根据低结构材料的种类,我们设计了“1+N”和“N+N”式投放方式。其中“1”指一种材料,“N”指多种投放方式,“1+N”即一种材料的多种玩法。“N+N”,即多种材料的多种方式投放。
  三、多样玩法,创新低结构材料运用
  低结構材料给了孩子更多创造的空间,在和低结构材料的互动中,孩子们不再是简单的操作者,而是活动的小主人,他们表现出的想象创造力让人惊叹。以大班运动区为例,纸箱这一类材料幼儿拓展出8种玩法,通过柱状对比图数据也可以看出,低结构材料投放后,幼儿能充分自由探索,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行创造和表现,提高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了多种技能,这就是低结构材料带来的自由和突破,这是在以往操作高结构材料中很难看到的。
  四、多种介入,有效助推低结构游戏
  1.合理预设。虽说完全没有预设的游戏活动是不存在的,但预设应避免过度追求即时效果而忽视游戏内容的不断生成以及幼儿在游戏中的丰富体验。因此,教师应正确认识低结构材料游戏的价值,进行合理预设,以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2.准确定位。教师应首先成为一名观察者和支持者,进而成为一名合作者与引导者。尊重幼儿游戏兴趣和游戏意愿的师幼关系是促进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发展的重要条件。
   3.提高介入技能。教师的介人技能包括观察、沟通(语言、非语言)、情感支持(鼓励、赞赏、期许)、工具支持(提问、示范、指导)、主题设计等方面。介入效能的高低取决于介人时机的把握和介入方式的选择。介入时机的把握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即具有及时捕捉幼儿游戏需求和意愿的能力,介入方式的选择要求教师善于与幼儿沟通,善用支持策略,并善于适时融入幼儿的游戏。
  在基于低结构材料的区域游戏的探索研究中,教师们转变了对儿童本位观的认识,学会了观察幼儿、尊重幼儿、鼓励幼儿;转变了对低结构材料投放运用的认识,低结构材料的投放和运用就是区域回归本质的关键点。我们只有不断地观察、研究孩子,排査、挑选最适合的材料,才能让孩子真正做游戏的主人,乐享“真”游戏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包红英.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方法探析[J].教育导刊,201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74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