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游戏在中职数学课堂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中职数学课堂中巧妙地融入游戏,寓教于乐,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    键   词]  中职数学;游戏;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266-02
   一、游戏在中职数学课堂中应用的意义
   (一)中职数学教学现状
   英国自然科学家、哲学家罗杰说:数学是科学的大门钥匙,忽视数学必将伤害所有的知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文化课,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数学内涵丰富,应用广泛。除了对其他科目的学习具有知识奠基的作用,还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另一方面,数学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然而,中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并不重视。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是因为在初中时学习成绩不理想,尤其数学成绩不理想,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上处于被动状态。在大部分学生眼里,进入中职学校就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就业或升入对应专业的大专院校,在专业科目的陪衬下,对数学的学习更没兴趣了。
   (二)在中职课堂中引入游戏的意义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了让学生重新燃起对数学的热情,笔者在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初努力给学生塑造数学不难学,数学挺有趣的认识。其中一個手段就是把游戏融入课堂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感到快乐。最有成就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离开了数学的课堂,却怀念课堂。
   二、游戏在中职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显得比其他学科枯燥。如果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设计成有趣的游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就能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进而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对游戏在中职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作了以下尝试。
   (一)从游戏中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课前预备得多么的充分,课堂上讲得多么的滔滔不绝,而学生却没有听的兴趣,那是一个无效的课堂。因此,在上课开始时便创设新颖的数学游戏情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其学习的动机。
   例如,在“集合的运算——交集”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贴名牌”的游戏。课前准备两个用卡纸做的大纸圈,每个学生一张可粘贴的小卡纸。下面是该节课的教学片段:
   上课开始,教师把两个大纸圈分别贴在黑板上,要求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小卡纸上工整地写上自己的名字。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撕名牌”的游戏吗?
   学生兴奋地回答:知道。
   教师:我们今天不玩“撕名牌”,我们玩“贴名牌”游戏。
   学生流露出兴奋与好奇的表情。
   教师:请看黑板上两个圈,分别表示集合A与集合B。下面请同学根据老师的指令行动。
   现在集合A表示女生,请女生把名牌贴到A圈里。
   女学生到黑板前把自己的名牌贴在A圈里。
   教师:集合B表示戴眼镜的学生,请戴眼镜的同学把名牌贴到B圈里。
   戴眼镜的学生到黑板前把名牌贴在B圈里。
   这时一个戴眼镜的女生(小林)站起来问:老师,我的名牌已经贴在A圈里了,那我还要贴到B圈里吗?
   教师:每个同学只有一张名牌。小林的名牌已经贴在A圈,但是小林是戴眼镜的,所以小林的名牌也应该出现在B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1:移动两个圈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请学生1示范如何移动两圈,学生1把两圈一部分重叠在一起,并把小林的名牌移动到两圈重叠的部分中。
   教师:大家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吗?
   学生:可行。
   教师:同学1帮助小林解决了难题,同时也谢谢小林提出的疑问。请掌声送给同学1与小林。
   掌声响起。
   教师:小林既属于集合A,又属于集合B。那么像这样的既属于集合A,又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一个新的集合,叫A与B的交集。
   从而引入了该这节课的主题:A与B的交集运算。通过这样的小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思考,并在解决问题中引入新知学习。
   (二)从游戏中学习新知,事半功倍
   数学概念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高度提炼。概念的讲授是中职数学课程的一个难点,讲得浅了,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讲得深入,学生的思维水平又跟不上。如何把概念讲得深刻易懂,笔者作了以下一个尝试:
   教师在讲解“全集”与“补集”这两个概时,设计了“补集站起来”的游戏。课前准备粉,蓝,绿,黄的卡纸若干,每张卡纸上写上1,2,3这三个数字之一。把每一小组学生的名单整理到PPT上。下面是该节课的教学片段:
   教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全集、补集的概念,理解全集与补集的联系,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这游戏由4个环节组成。第一环节请一个小组的同学示演游戏的玩法。有没有哪一小组的同学自信思维敏捷,行动迅速呢?    学生争先恐后想证明“思维敏捷,行动迅速”就是自己。教师最后请举手人数最多的一个组(第8小组)示范。
   PPT显示:全集U={叶萱,黎铭洛,邱梓欣,李杰聪,林梓浩,黎绮琳}
   教师:请第8小组的同学注意,现在全集U由第8小组的同学组成。
   PPT显示:A={黎铭洛,李杰聪,林梓浩}
   教师:请属于A在U的补集的同学站起来。
   一开始学生有点迷茫,站起来的学生有对的,也有错的。教师先不作声,让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自我调整,最后属于补集的学生能正确地站起来。
   教师:请其他同学帮忙确定他们站对了吗?
   学生:对了。
   教师:好,掌声鼓励我们勇敢的第8小组,请站起来的同学坐下。我们今天的游戏叫“补集站起来”。下面还有三个环节,需要全班同学参与,有没有信心?
   学生:有。
   教师:那我提两个要求:(1)当我说完“请补集站起来”之后,同学才能站起来。(2)站起来之后,未经批准不得坐下。清楚吗?
   学生:清楚。
   教师:马上开始,第二环节。
   PPT显示:U={一16班的学生}
   A={女生}
   教师:请补集站起来。
   男生迅速站了起来。
   教师:大家做得很好。准备第三环节,请小组长把卡片随机发给组员,确保每个同学有且只有一张卡片。
   PPT显示:U={粉,蓝,绿,黄}(说明 粉:表示有粉色卡片的学生;蓝:表示有蓝色卡片的学生;绿:表示有绿色卡片的学生;黄:表示有黄色卡片的学生)
   A={蓝,绿}
   教师:请补集站起来,并把自己的卡片举高。
   学生看看自己的卡片,也看看别人的卡片,慢慢地有拿粉色和黄色卡片的同学站了起来。
   教师:请小组长看看自己的队员有没有站错的……那再看看有沒有站漏的?
   教师巡查所有的拿粉色、黄色卡片的学生都站起来了。
   教师:好,这个题目大家也做得很好。最后一个环节可能会难一点的。大家手上的卡片除了颜色不同之外,还有不同的数字,分别为1,2,3。现在规定“1”代表卡片上数字为1的学生;“2”代表卡片上数字为2的学生;“3”代表卡片上数字为3的学生。请看投影。
   PPT显示:U={有蓝色卡片的学生}
   A={1,2}
   教师:请补集站起来,并把自己的卡片举高。
   卡片上写着数学3的同学站了起来,但是各种颜色都有。
   教师走到一个拿着“粉色数学为3”的卡片而没有站起来的学生前,问:请问你为什么不站起来?
   学生1:因为我不是蓝色的。
   教师:说得非常正确。那么再给同学们一次机会,请小组长们看看自己的组员做得是否正确。
   学生在窃窃私语,在观察,在思考。
   教师:请补集站起来。刚才站错的同学请坐下,漏站的同学请站起来。
   教师巡查,这次站起来的同学基本都是蓝色卡片数字为3的。但还有一个拿“绿色的数学为3”的卡片的学生站着。教师走到该学生前,问:请问你为什么站起来?
   学生2:因为我是数字3的。
   教师:那么请你再看看投影,全集U是什么元素?
   学生2:有蓝色卡片的学生……噢,我站错了。
   ……
   教师:通个这个游戏,同学们得了什么启发?
   学生:求补集,一定要先看全集。补集应该在全集的范围内进行。
   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全集、补集这两个概念,比起教师苦口婆心的强调“什么是全集”“什么是补集”“进行补集运算时,一定要先看全集”要有用得多。
   三、游戏在课堂中应用的策略
   合适才是最好的,游戏只是一个手段,旨在为教学服务。教师在实施游戏融入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主要把握几个度。
   (一)游戏要与教学相关
   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引入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游戏。有的教师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玩游戏,但是游戏与教学内容无关,学生做完游戏,笑声过后没有得到一丝的启发,最终回到沉闷的课堂。更糟的是:有的学生注意力留在游戏,不愿意回到课堂。
   (二)游戏形式要多样
   游戏之所以能吸引学生,一方面是有趣,另一方面是新颖。如果每节课都重复一两个游戏,那游戏就变成了一个任务。不仅不能吸引学生,还会让学生厌倦,那就失去了游戏融入的意义。因此教师设计的游戏应多样化,基本上一个游戏在一个班的教学中不重复出现。只出现一次,让美好留在记忆中。
   (三)游戏时间要合理分配
   游戏只是手段,是用来调节课堂的。教师应预算好游戏所需时间,做到心中有数,收放自如。不能本末倒置,把时间都分配到游戏当中,导致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游戏可以根据情况在任一时段运用,但时间最好把握在5分钟左右。
   (四)游戏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要面向全班的学生,重视全体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设计的游戏应简单、省时、高效,要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避免出现几个学生表演,其他学生旁观、无所事事的情况。
   四、结语
   游戏作为课堂的调味制,融入而且是恰当的游戏会让课堂更精彩,没有游戏的课堂也能正常进行。所以应该以“宁缺勿滥”为原则,设计合适中职数学课堂的游戏,注重“有趣”和“实用”相结合,游戏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游戏启发学生思考,或让学生在游戏之中有所悟、有所得。
   参考文献:
   [1]于彦华.数学游戏与数学课堂教学[J].读写算(教研版),2015(6).
   [2]黄水英.浅谈数学游戏在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J].小学数学参考(综合),2015(2).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75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