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两点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阐述高职课堂教育的现状,提出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采用课堂派平台辅助教学的模式,并依托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进行实践探索,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教与写案例教学法”。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提升了不少。
  [关    键   词]  高职;面向对象;课堂派;教与写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176-02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是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实践性强,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必须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手段,让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变,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借助课堂派平台实现课前预习、课中监管互动、课后复习巩固各个过程。课堂上的新知识点可以在课前预习、熟悉,课堂上学习的时候会更容易消化吸收;课中可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管控;好学上进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课堂上没有弄懂的知识点可以在课后复习中巩固。有了这个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该课程的学习难度。
   高职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学习程序设计类课程确实很困难。为了让本类课程的学习变得容易,我们采用“教与写案例教学法”。不赶进度,每节课让学生掌握一个案例的设计和编写,重点让学生独立去编程,不提供参考代码,只提供需求及分析需求得出的编程思路、步骤,让学生去独立思考,根据提示的编程思路和步骤去独立编写程序,一段时间后老师现场演示程序编写过程,边编写边讲解,附带的知识点也会提及,这样学生在观看老师编程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代码的写法,在大脑中留下印象,会在独立练习的时候试着去模拟编写,潜移默化中将老师教授的方法变成他们自己的编程方法。实践证明,此教学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编程能力。
   一、软件专业课堂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随着一批又一批的教育改革逐渐被淘汰。在高职软件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基于网络平台的慕课或微课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但是这种学习模式存在两个缺点,一是视频来源主要是网络上成熟的视频,我们的学生基础较差,听这些视频不一定能听明白。如果老师针对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去录制视频,代价又很大,目前学校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结合实际,我们采用课堂派平台来辅助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大量文献研究我们发现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关于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突出强调“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的方式,他们在具体教学组织过程中,偏向以教材为主线,依据理论教学大纲来展开。我们采用的是“教与写案例教学法”,主要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编程能力,教学的组织过程与传统的模式有很大的区别。
   二、教学实践
   以本校2018级软件专业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为依托,在教学中采用课堂派平台辅助教学模式和“教与写案例教学法”,完整的教学实践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准备
   借助课堂派平台,在上面签到、课前预习、讨论、互动、课后练习等,创建一个交互式个性化自主学习网络环境。教师课前利用该平台发通知,上传学习资料、课前预习知识点,学生可以在该平台上下载学习材料进行个性化学习,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在平台上反馈,供老师、同学讨论,也可以在平台上直接向老师获取个性化指导。
   (二)课中教学
   课堂上开始的20分钟内,学生带着课前在课堂派平台上预习时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教师答疑。同时在课堂中也会穿插使用该平台在手机上签到,确定到课人数,发布问题抢答进行互动,以及课堂练习题的发放,这种方式符合高职学生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既解决了大部分学生长时间不用手机的不适,也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活跃了课堂。
   接下来步入教学主要部分,我们采用“教与写案例教学法”。近几年来,国内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开设程序设计课程,旨在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衔接的应用型人才。本学院通过深入调研和研究,采用适合高职院校的“教与写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该方法是以案例为载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融入一个或者多个案例任务中,使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中,从产生兴趣到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讨论交流,在自发自觉中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编程能力。
   在实际教学实践环节,开始老师引入案例的需求,和学生一起思考需求的深层次含义,剖析需求并将其转换为一条一条的需求点,接着老师和学生一起整理程序的实现思路和步骤,以文档的形式逐一记录下来。本文档是对需求的充分理解分析,并將需求点向程序的实现逐步靠拢,整理出程序实现的思路和具体步骤。接着将文档发给各个学生,不提供参考代码,让他们自己去独立完成程序的实现,不要求学生将程序实现得多么完整、完善,至少要求他们按照提供的思路和步骤将程序的框架搭建起来,然后根据他们自身掌握情况尽量去填充程序,鼓励他们试着将程序编写完整并调试通过、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老师现场演示程序编写过程,边编写边讲解,附带的知识点也会提及,这样学生在观看老师编程过程中,对比自己刚才编写的程序,掌握一些基本代码的写法,对编程越来越熟悉,不断试着去模仿老师的编程过程和具体实现细节的处理,慢慢变成他们自己的编程方法。实践证明,此教学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编程能力。    这种“教与写案例教学法”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其独立编程能力。我觉得现在的高职学生很聪明,就是没有沉下心去找对学习方法,没有真正独立思考程序设计课程的精髓,一直在程序设计学习的门外,没有迈进去,导致很难提高独立编写程序的能力,对参考代码有很强的依赖性。我们在课堂上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是为了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引导他们根据需求编写程序,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将所想的程序实现过程编写成程序,在编程中领会相关理论知识点的深层次含义,久而久之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会增强很多,编程能力也会大幅提高。
   (三)课后巩固/考核
   课后教师通过课堂派平台发布课后习题,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去平台上下载题目,并写各题目答案,然后将答案上传到平台上。平台上会记录学生的答案提交情况和答案的重复率,教师可以在平台上批改作业,给每个提交的答案打分或者打回重做。这样老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以及薄弱的知识点,课堂上可进一步巩固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讲解。
   以前程序设计类课程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该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不能切实反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很多知识点需要记、背,这种传统的考试方式确实不适合信息化时代里成长的孩子。基于此,学院大力推动考试改革,力求考试方式多样化,减少理论考试分数比例,避免程序设计类课程考试需要死记硬背知识点。我们增加了课堂派作业/互动分数和综合实训分数的比例,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具体程序设计课程考核项目成绩比例见下表。
   由上表可见,期末考核由闭卷理论考试变为开卷实操考核,学生现场编程、调试运行程序,主要检验他们的动手能力。高职院校学生学情特殊,考试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是为了将对实践的重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将学生学习的重点转移到动手能力的提高上,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积极地参与项目的开发学习,让他们在实训中增加自信和成就感,学习劲头更足。
   三、结语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校园无线网络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促进学习的方式丰富多彩。我们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派平台融入高职软件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的智慧课堂教学中,将有效推动教学过程管理规范化,减轻老师教学工作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我们实施“教与写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独立编程能力,降低学生对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难度,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他们毕业后找工作大有益处。这种复合的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目前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吳红娉.基于移动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以《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为例[J].科学视界,2017(4):217.
   [2]邵雯娟.基于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探索:以“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为例[J].无线互联科技,2017(1):83.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78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