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学生职业指导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高职阶段对学生而言是非常关键的,是学生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高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时要对其指导模式进行研究,坚持做到给予学生项目的教学模式;寻找学生自身角度的教学模式;学校完善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开展创业教育的职业指导模式和培养学生的角色扮演模式这几大关键方面,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职业指导;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310-02
   要想让高职学生真正地理解什么是职业指导,就要先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一定要锻炼学生自己主动思考职业的工作理念,在纸上或者电脑上写出自己的职业规划,经过自己一步一步的摸索、改正,形成成熟的职业规划书。除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服务技能。
   一、给予学生项目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当让高职学生明白在工作时不仅要服务自己,让自身的工作能力得以提高,还要服务他人,为客户、老板和同事服务,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准,这一任务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工作中存在哪些不足以及如何改正。让学生自己做项目的这一教学模式,就能够满足学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服务技能这两大职业需求,学生在完成一个独立项目的过程中,自己对常见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对有关此项目材料的提前准备、提前思索好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项目结束后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高职学生在经历一遍这些必要的流程后,就会大大提高对未来职业生涯的看法,应用一遍教师上课所讲的职业规划内容后,就会真正地提高对职业指导课程知识的应用能力。
   高职教师可以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去真正招待几位游客,在接待过程中,高职学生就会运用平时自己所积累的带团流程,但他们很快会发现理论和实践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但正因为有了平时所积累的理论知识,才不会让高职学生手忙脚乱。高职学生在带领游客的过程中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状况,高职指导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解决这些实际状况,并在解决的过程中找到更好的改进措施。这种对实际项目的操作会给高职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能够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在项目的实际施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高职学生就会主动地思考如何解决并且联想到自己平時所学的内容,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就充分提高了高职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寻找学生自身角度的教学模式
   很多高职学生都认为自己有了一技之长,就能很好地就业,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高职教师应当引导高职学生正确地对自己的处境进行评估,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处于安逸的环境中,意识到大学教育已经非常普遍了。要引导学生给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定一个合适的薪酬,将自己当前的状况和未来的长远发展相结合。要想让高职学生给自己制定一个合适的职业规划,高职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这份规划书不仅要符合社会的需求,还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如果对将来的这份工作不喜欢,那么这份工作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如高职班主任可以开展一次关于职业规划的活动,将高职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通过组内讨论,相互诉说作为一名高职学生自己正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处境,应该如何从这种毕业生人数较多但工作岗位并不多的处境中脱颖而出。高职教师要求各个小组的学生通过组内的积极讨论并且对比往年职位的就业率,制订一份有关职业自我评价的讨论结果。这种方式会让学生积极地自我思考,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除此之外,高职教师还可以带领高职学生去相应专业的实习单位了解实际的情况,学生可以通过询问单位中的各职员了解自己所感兴趣的职位,通过实际的情景让高职学生对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位环境和职位薪酬有一定的了解。高职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通过网络了解自己想从事职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对这个职业是否真的感兴趣,是否真正符合自己对未来的目标。
   三、学校完善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
   很多用人单位都会对高职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这些单位不会因为该学生是哪个高职学校毕业的就会对他有特殊的看法,反而会更加注重高职学生在职位上的应用能力。如果学生只有一个文凭,却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用人单位雇用了他,将来也会把他解雇。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在管理好纪律的条件下,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和发展能力,专业操作能力指的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控和实际应用能力;管理能力指的是在各个基层上层对下层的管理,是否能建立好一种和谐互助的工作伙伴;发展能力是最重要的,这一项职能直接关乎学生是否真正地一直从这个职位走下去。高职学校应当重点培养高职学生的这三个能力,培养能够充分满足各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校应多加开展课堂上的实践课,建立一个“综合模拟实验室”,建立实验室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服务技能。实验室的开展方案就是模拟真正的实习实训,让学生自行成立兴趣小组和社团。高职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有关职业服务技能的演讲比赛,通过演讲比赛使高职学生对专业服务技能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学校还应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创建一个校办企业,从而让高职学生轮流到企业实习。具体来说对高职旅游专业,学校就可以创办一个旅行社,让学生自主研发旅游的线路,安排好旅游的服务内容,在旅游市场进行实际的调研工作,了解好哪些旅游景点是在什么具体时间最为火爆的,如何在市场上对自己的旅行团进行推广,应当给游客一个怎样的价位。高职学生在高职院校学过这些基本的知识,但真正运用起来,才能提高他们对本专业的具体应用能力。对低年级的高职学生,学校可以利用学生的暑假和周末时间组织他们到旅行社进行实习,让学生跟随旅行团担任兼职导游的职位,又或者带领学生到景点开展义务导游活动,向散客进行相应景区的解说。    四、开展创业教育的职业指导模式
   高职院校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否真正地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也要看高职院校的教育如何了。高职院校应当组织学生参加高职学生实践创新的训练项目,以此来熏陶学生的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领导学生积极地发现高职学生创业模式的规律和特点。
   高职教师可以指定一个关于创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方案,创新自己有关创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增加有关创业的选修课,高职教师可以在课堂安排的工作上开展“创业学”“创造力工程学”等有关创业教学的课程,然后让高职学生自主选择。在高职教师的教学方式上鼓励学生多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发展学生的创业能力。再比如,学校可以创建一个高职学生的科技园和创业园。首先要对进入创业园创业实践的学生开展创业设计、创业管理、市场调研等创业基础方面的培训,让高职学生先了解创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在创业实践过程中,高职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合理有效的指导,不能让学生自己盲目地摸索,会降低创业实践的效率。高职教师要求创业实践的学生写一份创业项目的策划书,并交给教师进行审核、批改。学校也应当配合此次创业实践,如果经高职教师和学校的允许,学校应当给予高职学生一定的创业基金,对那些有较高创业成功率的创业项目,学校也应当给予相应的推动作用。这样的“真枪实战”非常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角色扮演模式
   角色扮演的方式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将来就职岗位中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让高职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角色并且迅速地进入角色。这样在将来就职时就不会有很长時间去适应自己的职位了。角色扮演的职业指导模式不仅可以激发高职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帮助高职学生提前遇到职位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积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地位”,通过相应职位的角色扮演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否真正地了解了本专业。这种模式能够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现自身在哪些职位上有特别的长处,能够很好地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职业定位。
   如顶岗实习就是角色扮演职业模式中的一个实用案例,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参与到真正的工作环境中,有自己的同事和领导,如果是旅游专业的高职学生,就会拥有一个和旅游企业员工一样的工作岗位。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有些运用在高职院校所学习到的专业基础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时高职学生就可以请教企业员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在企业单位开展例会的过程中,每个员工都会汇报自己的工作进程和自己的不足之处,高职教师应当提前告知学生认真地积累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经验,吸取别人在工作过程中的教训。高职学生通过在企业单位实习,也会懂得如何在社会中为人处世,有些高职学生会发现学校和社会有很大的不同,就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这种顶岗实习的角色扮演模式正是为了缩短高职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高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时,要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的学习能力,继而在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让学生的高职学习生活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黄成云.新时代下职业指导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有效改革[J].高职教育,2014(6).
   [2]王美.高职学校中学生管理方式[J].北方人力,2013(8).
   [3]马程若.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机制建立的意义及问题[J].高职教育,2016(4).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83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