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下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育与生活存在着必要的联系,教育来源于生活,反作用于生活。中学阶段的生物课程是生活知识的总结,在中学阶段进行生物教学,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展开,将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主要探究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之下,生物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在新课程标准体系之下,老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进行转变,特别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采用教学方法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之下,生物老师在课程授课中逐渐引进全新教育方式,生活化生物教学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产物,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起到引导作用,实现学生学习水平提升,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教学时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让课程变得沉闷无趣,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通过自己努力,提高学习水平。如在讲解“生物的变异”时,可以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特性着手,比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引出生物遗传的现象,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就明白遗传的基本概念。在教学中从生活中常见的事例着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将生活中的常见知识与生物课程内容相联系,从而发散自己的思维,对生物课程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激发学生在学习时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让其将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
   二、将生活内容融入生物教学
   老师在课堂讲解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就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进行联系,帮助学生通过自我思考将生活和知识相结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塑造学生的理性思维。比如在讲授“植物的蒸腾作用”时,老师可以让学生用塑料袋将一盆水分充足的植物覆盖住,将覆盖塑料袋的植物放到阳光之下观察,让学生首先自己思考塑料袋上的水滴是如何而來的,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力。再比如讲解“酶的催化作用”时,可以让学生回家做实验,用添加酶的洗护产品洗涤油污,同时用没有添加酶的洗护产品洗涤油污,观察出现的变化。在教学中,将枯燥无味的知识点与生活相互融合,寻找共同点,将课本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通过理论知识解答在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
   三、布置作业要与生活相联系
   生物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要有机结合生活和作业,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获得知识,增加经验。将作业生活化,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的负担,突破分数的瓶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亲自动手、主动思考的能力,真正实现新课标对学生减压的要求。学生在完成实践作业的时候,可以增强学习自信心,从生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比如老师在为学生布置“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这一部分作业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生活的环境着手,对生活中常见的案例进行收集,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对案例进行分析,比如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球生物的影响,再比如雾霾环境对城市植物生长的影响。让学生可以通过综合探究、实际调查梳理结果。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讨论的结果进行分享。在最后,老师根据学生最终的讨论结果进行课程讲解。让学生从实际的生活出发,将作业融入生活之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还能够让学生以多种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多角度审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指导的方式让学生完成自己的研究报告和生活实验,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解决问题。老师要对能够自主完成课后作业的学生给予肯定,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从生活着手将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
   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加大了老师教学的压力,新时代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生物老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让生物走进生活,强化与生活的联系,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或是课后作业,都应该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知识着手,逐步引进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老师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时候,要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文荣,魏军.“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课堂教学分析与思考:以2017年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B组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8(5):13-19.
   [2]李云翠.探究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以“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7(35):90-91.
   [3]黄慧.初中生物学科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初探:以苏教版生物七上“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为例[J].教师,2017(2):59-60.
  编辑 王彦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09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