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数学情景教学优化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对高中数学的积极影响已被充分证实,当前研究的重点在于不同情景构建方法与其适用教学环境的匹配。分析高中数学情景优化策略,以情景构建方法的合理化应用为切入点,总结情景教学法创新应用经验,促进该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规范化、常态化应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景教学;生活创设
   情景教学法从生活实例出发,将学生带入与知识相关的应用场景中,引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感性认识,进而以感性认识辅助理性认识的形成。情景教学法强调学生学习情感的满足,建立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引发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被频繁应用。
   一、实物创设,降低学习难度
   实物创设是最直观、简便的教学情景创建方式,将教学模型、道具、图例等带入课堂当中,通过直接观察,引发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客观理解。在实物观察后,学生能够明确数学知识中抽象概念的具体含义,在头脑中形成立体化的知识轮廓,进而降低学习难度,辅助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1]。在多媒体教学工具普及的今天,教师可在课件中插入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实物图像和视频,使得实物创设方法具备更广的适用范围。例如在讲解高中空间几何部分知识时,学生刚接触空间几何知识时尚未形成较强的立体思维,在理解空间几何的结构、特点、三视图时存在一定困难。教师可将不同空间几何结构模型带入课堂上供学生观察,同时,还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完成空间几何体形成过程的动态化演示。如演示直角三角形以某一直角边为轴旋转360°后形成圆锥的过程、圆锥表面解剖图等,以辅助学生理解圆锥体积公式、表面积公式的形成原理。當学生掌握空间几何原理后,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将变得更加容易。
   二、生活创设,引发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的魅力就在于它从生活现象中提取数学知识,再利用数学原理解释生活现象。想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实现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基础要求。数学知识生活化的难点在于,学生无法顺利找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桥梁,该问题可通过情景教学法得到很好的解决。生活创设通常抛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或话题,通过讨论、分析,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热情。在生活背景的辅助下,数学知识不再死板、枯燥,而是形成一个个有趣的生活案例,逐渐激发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算法的基本语句”部分知识。信息时代,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算法知识,电子设备中完成的各项操作都要依托于算法。此时就可以以QQ账号、游戏账号的登录为生活实例,首先引导学生讨论账号登录的后台流程、可能出现哪些情况、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输出正确的结果等。然后提出算法的概念,明确网络中各项指令的执行都需要通过算法来完成。高中学生对于网络、电子产品的接受程度较高,以此为实例引出的算法概念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探究兴趣。在讲解具体语句时,将输入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等概念与账号登录的后台流程一一对应,帮助学生迅速理解不同类型语句的用法和作用。为提高数学课堂的可探究性,教师还可在适当的时间节点抛出数学实践任务,即在掌握算法部分知识后,尝试自主编写小程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意识,真正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问题创设,促进思维发散
   传统高中数学课堂采用单向灌输的形式,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数学思维的养成存在一定限制。通过巧妙提问创设问题情景,能够引导学生以科学、高效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流程分析数学知识和原理。通过长期、反复的练习,提高学生思维活跃程度,并在潜移默化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在设问前,教师要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做深入分析,找到具体知识点的最佳思考流程,然后再将流程分段,串联多个引导性的问题[2]。学生在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即完成一次逻辑思维的锻炼,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问题的提出必须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服务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讲解“函数与方程”部分知识时,提问:1万元存入银行,设年利率为4%且保持不变,1年期满后连本带利进行转存。问x年后本息和y为多少?该提问方法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不光将函数、自变量、因变量的概念穿插其中,还引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在计算本息和的过程中,可找到有关y与x的表达式,从实践入手,反过来对数学理论知识进行探究,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问题创设法与生活创设能够被有机结合。在进行情景教学法优化时,可将不同的情景创建法联合使用,以在同一情景教学流程中,实现多个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本文总结高中数学情景教学优化策略,提出以实物创设降低学习难度、以生活创设引发学习兴趣、以问题创设促进思维发散。在教学工作中,应合理安排各种情景创设方法的应用场景和使用环节,突出情景教学法优势及特点,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数学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庄元奋.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8(12):49-50.
   [2]陈玲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6):70.
  编辑 郭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0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