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力量的主要源泉,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华传统文化在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方面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中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情况不容乐观。随着全球化的加快,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思想文化上更是受到国际上的各种影响,尤其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宣扬我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把我国传统文化植入到学生的潜意识中。只有这样,我国传统文化才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文化修养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对塑造高中生人格,提高其文化修养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弘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如今的高中生基本都是00后,生活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社会为高中生提供了多元化价值的选择。而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往往缺乏一种判断好坏的标准。这样一来,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受到强烈的冲击。而在高中进行传统文化教学不仅可以触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帮助中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提升对事物的鉴赏能力,促进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
   学习、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可以积极推动社会的进步,促进民族的繁荣昌盛。但是对于当今的高中生来说,对中华传统文化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心理,产生了一种抵触的心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传统优秀文化,也就不会有华夏今天的璀璨文明,而高中语文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途径和媒介。对中学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责任,也是有一种迫不及待的必要性存在。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交流与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强烈的冲击。我国传统节日端午、中秋、春节受到的重视还不如圣诞节、情人节多。高中语文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依托,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来实施传统文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来加强人文精神的熏陶。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时,老师可以准备一些田园风光的图片或者MV,配上适合的音乐来引导学生体会诗词中的宁静,自然的生活。另外,教师也可以对教材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以渗透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仔细看高中教材不难发现,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编排的,每一篇都是一种文化的渲染与借鉴,更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倡导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精神和思想,引导学生以报效人民、热爱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为耻辱的观念,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对文化要有一种正确的选择
   不可否认,传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是也有一部分是落后文化。教师在选择教学的过程中要明辨是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高中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比任何阶段都强,会形成以教师为准则的行为习惯,如果教师没有正确讲授传统文化思想,就会误导学生,严重妨碍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宣扬我国传统文化,尊重他国文化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全盘否定他国文化。我们宣扬的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优秀的文化我们也要不断地学习、借鉴,与世界接轨,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化,使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与他国优秀文化互相交流融合,提高文化软实力。
   3.把握分寸,协调发展
   在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抓住重点,合理安排课程。不能顾此失彼,如此才能符合语文课程安排的多重性。例如,讲《兰亭序》的时候,教师可能会为了讲授传统文化中书法的伟大,把重点放在学生对书法的理解上,那么这篇文章就成了书法课,而忽视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应该是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作者在文章中暗藏的人生哲理。
   三、总结
   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是一点点慢慢积累的,任何文化的渗透都是一场持久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渗入的。对教师而言,要想通过语文教学把传统文化做好,首先教师就要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媒体设备,综合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由此提高国际文化軟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郭丽艳.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J].中华少年,2017.
   [2]尤国军.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1).
   [3]袁行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袁行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编辑 冯志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27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