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生活化教学是目前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下的一种更加新型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全新的教育尝试。教师把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让教学知识能够和社会生活结合。基于此,主要讨论了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具体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教育;初中语文;教学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目前教学当中较为新式的教学方式。把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中了解到实践的重要性,同时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学习到知识。语文是一门较为基础的学科。语文知识和社会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能够将二者结合在一起,那么在现代化教学当中将会有更多的价值。
   一、生活化教育理论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化的教育理论主要是由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知识和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教育知识都是在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产生的。比如说苏轼的诗或者是冰心的散文,都和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学生在学习沈复的文章的时候,就会回忆起幼年时候所做过的一些类似的事情;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让学生想起自己平时上学的情景;而学到《背影》这一课的时候,学生也可以联想到父母对自己的辛勤教导。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地了解生活,同时也可以在生活当中感受到更加真实的情感,让学生能够获得提升,使學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1]。
   2.社会即学校
   新课程要求教师能够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接受到更加优秀的教育。学校是社会当中的一个部分,是培养学生学习理念的一个场所,而学生必须要能够在社会当中独立,不断地学习到新的经验[2]。
   3.教学做合一
   把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相互结合,这就可以让教学内容符合实际发展的需要。教师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可分割,而学生学习又和个人行为目标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必须要能够协调这几方面的关系,并且让教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和系统,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发挥教学的用处[3]。
   二、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理念生活化
   目前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普及,教师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比如教师一定要有所突破,要有端正的教学态度,了解教学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能够在社会生活当中获得更多的学习内容,同时也要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比如在教育学生学习《背影》这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比较巧妙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叙述自己父亲或者是母亲的背影。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回忆自己和亲人之间的关系,来学习课文当中的内容。教师要向学生讲解课文当中所蕴藏着一些深刻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起更加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学生联系自己实际生活情况,了解父母的付出不易,懂得感恩[4]。
   2.教学目标生活化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已经变得十分重要,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需要让学生能够使用更多的语文知识以及技能,并且要掌握一些更加生活化的学习方法,拥有更加生活化的学习过程,同时也要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比如在教育学生学习《送东阳马生序》这一课的过程当中,学生就必须要了解文言文,知道具体的字词在不同的语境当中的一些标准的用法,同时也需要了解主人公身上所拥有的一些品质,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和自己进行对比,找出自己身上的缺陷,并且不断地端正自己的态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就是让生活、教育以及学校可以相互结合,而教学的过程当中也需要让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并且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在社会当中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也能够将初中语文的教材内容和自己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了解语文教学当中的深层次含义,这样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参考文献:
   [1]吴永贵.陶行知教育理念下构建生活化的初中政治课堂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70.
   [2]刘德欣.谈陶行知生活化教育理念在中职德育课中的运用[J].才智,2019(18):187.
   [3]冯美虹.回归生活 感悟生活:陶行知教育理念指导下构建生活化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8(27):69-71.
   [4]范霞.坚持生活化教育理念,有效开展初中英语教学[J].华夏教师,2018(17):63.
  编辑 李 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28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