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探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在教学过程中,由多媒体延伸的微课教学方法也逐渐得到了普及,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当中的运用,全面落实教学改革理念,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教学内容简单化、形象化,解决学生在以往学习当中遇到的困难,对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带来一定的作用。文章以数学为例,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合理运用微课教学方式展开探讨。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数学课堂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也在全面改进。基于微课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当中的运用,整改了传统教学方式带来的弊端,缓解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及教师的教学压力,通过在各个教学环节的贯彻,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力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以此带动数学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一、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价值及原则
  (一)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价值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越来越复杂,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的主体教学地位得不到彰显和发挥,长期处于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被激发,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学习能力薄弱,以至于在长期发展下整体的教学效率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基于微课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当中的运用,有效地调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弊端,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教师结合一些重难点知识,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有计划地展开教学。将抽象的教學内容简单化和丰富化,避免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以提升学生创新型思维为主导,将教学内容简单化,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意识。对于微课教学方式而言,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针对性强,教学内容广泛,在具体应用当中认识到了学生之间的差异,贯彻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在微课教学方式的应用下,教师重视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制定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有目的地选择,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原则
  微课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要深入贯彻微课教学设计原则,合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知识内容创设,根据重难点程度来设计教学。分析学生的学情,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保证整个教学效率均衡提升。合理地管控教学资源,在对微课教学视频创设的过程中,要科学地控制整体的课程教学时间,适当地借助一些动画效果、声音以及表情来带动整体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资源,合理地掌控课程时长,避免出现微课在具体应用当中完全取代课本教学的现象,给予学生一定自由发挥的空间。保证微课教学的时效性,落实因人而异的原则,在教师的合理运用下,充分地发挥微课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优势。
  二、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策略
  (一)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基于微课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得到彰显。教师要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主体来展开教学,使得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当中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进一步简化教学流程,丰富教学内容知识,从学生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实施的教学策略不断地改进、创新。此外,在课程创设中,除了对教学内容知识的简化,还要从学生兴趣角度出发,带动和激发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积极地参与教学流程。例如在学习《认识时间》这一课时,教师在微课教学视频的创设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合理地进行构建。首先在课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提问,什么是时间?让学生积极地展开探讨,然后借助教学视频,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区分分针和时针。鼓励学生动手练习,以上课时间为主,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日常作息时间如早自习、课间操、午休等时间在钟表上进行划分。
  (二)层次化教学重难点
  小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理解力较薄弱,针对一些较为复杂的教学内容知识,学生不能有效地理解。为此,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基于微课教学在数学课堂当中的运用,提升了学生的感官体验,促进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教学内容。此间,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分组,注重教学差异化。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的过程中,以微课教学视频为例,把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学案例运用到其中,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情景对话来导入教学课题。以公交车为例,车上有3个人,在A站下车一人,上车5人,在B站上车8人,下车4人,那么现在车上还有多少人?在微课教学视频的应用下,准确地对整个情境进行诠释,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题目当中蕴含的数据信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运算环节当中,发挥自主性的同时攻克难关,找出准确的答案。这在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鼓动学生在后期学习当中发挥自主性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当前学生整体发展的需求和理念,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地开展。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要全面地贯彻微课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改进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这一课时,以0.2×265为例,在计算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微课教学视频的应用下,让学生对分数的乘除法进行回顾,转变解题思路,通过将0.2划分为1/5与265相乘,转化为265除以5,就可以解出答案。这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有助于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做好各种难题的攻克,提升学生整体学习效率的同时,增强学生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将来更好地成长。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学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是一项必行的举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贯彻微课在教学环节当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从学生主体出发,综合学生具体行为方式和学习特点,准确地将微课教学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理解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好掌握数学教学内容,同时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叶宇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应用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
  [2]刘小兰.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18).
  [3]王爱英.基于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微课教学解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27).
  [4]杨建明.浅析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学周刊,2019(32).
  [5]闫飞.探究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47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