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背景下新商科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新零售、新金融、智能制造、数字化管理等各种新业态、新模式相继出现,对商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进而催生了新商科。在新业态、新模式下,人才需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商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随之改变,商科教育機构在区域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作用也要发生转变。论述了“互联网+”背景下新商科人才的培养特点、方式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商科;“互联网+”;人才培养;融合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4-011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0-4;G712        文献标志码:A
  1  新商科概念及本质
   继2017年新工科之后,为了满足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现有商科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商科这一概念。目前,新商科的概念还处于探讨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2019年3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上海对外贸易大学召开了年度第一次会议,会上第一次专门针对新商科的概念、内涵和路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1)新商科是工科、理科与传统商科之间的学科交叉融合。传统商科教育是在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基础上设计形成的,注重学科的分类、独立、封闭和自成体系。但新时代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及在商业领域中的运用,促使产业结构发生调整和变革,催生了新的技术和技能需求,这种需求急需工科、理科重新与商科交叉与融合[1]。
   (2)新商科是商科教育与产业之间的产学深度融合。传统商科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并不紧密,学校为企业定向输出人才,虽然也有实习实训基地,有顶岗实习等合作形式,但合作往往流于形式,或者短期的实习不能满足学生提升技能的需要,或者不能立即满足企业生产实践的需要,人才供求脱节。技术变革导致知识信息更新速度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频率升高,要求企业发展、转型和升级的速度加快,因而不断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而传统的产学合作不能快速满足这些新要求,尤其是提供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人才[2]。
   (3)新商科是不同领域的跨界融合。传统商业时代,行业和行业之间存在技术壁垒,有明确的界限。在互联网背景下,行业与行业跨界融合,行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传统单向型企业向综合型、平台型企业转变,催生出很多新岗位、新职业、复合型工种岗位,这就要求新商科教育也进行相应的交叉和融合,并且在未来促使商业与更多行业交叉融合。
  2  “互联网+”背景下新商科人才需求特点
  2.1  单一技能型向复合型转变,专业素质型向交叉型、综合素质型转变
   传统商科一直以来以单一学科为教学前提,以职能为导向,培养出来的是具有单一技能或专业素质的专门人才,如人力资源管理专员、会计、销售人员等。新时代,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及在商业领域中广泛运用,要求商科培育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管理技能,还要有一定的数字技能,成为兼有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避免理论教育与生产实践脱节,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快速适应新时代产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产业和教育必须进行深度融合。这种融合要求新商科教育出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懂相应的行业知识[3]。
   行业与行业之间的交叉融合会出现很多复杂多变的新局面,要求新商科培养出来的人才同时具备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将知识融会贯通,有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等素质[4]。
  2.2  关注道德和情商等人文素养的培养
   社会经济的繁荣离不开商业的蓬勃发展,但是商业企业在给社会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承担物质文明建设任务的同时,必须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能否承担社会责任主要取决于企业中的人,尤其是企业管理者。商科教育专门为商业企业输送各种类型的管理人才,但传统商科教育过分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以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营销管理等课程为主,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缺乏哲学、历史、文学、道德等人文素质类课程,容易使学生养成利益重于一切的思想,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导致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只顾个人利益而忽视组织利益和社会利益[5]。
   商科和工科、理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更容易导致商科教育重视理工科,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但是,在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每天生成海量数据,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利用海量数据为商业提供了各种机会和利益,但也对用户个人的隐私和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新商科教育应该更加关注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等人文素养的培养。
   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与商业的深度融合加快了商业变迁的节奏,行业和行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加深了商业转型的复杂程度。同以往相比,商业环境更加瞬息万变、变幻莫测。面对快节奏和复杂的商业环境,商科人才需要具备很高的情绪管理能力,以缓解压力、对抗挫折、自我激励。
  2.3  需要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新人才
   创新、创业是新技术与商业深度融合、行业与行业跨界融合的原动力,是新商科人才的基本素养。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未来,创新仍然是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主旋律。
  2.4  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商业人才
   作为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在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缩短了各地的距离,加快、加深了商业合作。为了适应复杂的国际化商务环境,在国家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下,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新商科教育需要进一步加深文化与教育的融合,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商业人才。   3  新商科高等教育机构角色定位及人才培养
  3.1  高等教育机构角色定位
   调整高等教育机构在区域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將高等教育机构融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或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将高等教育机构转型成共生型组织,将高等教育机构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转化成共生关系,高等教育机构协同商业企业创造更多的客户价值。首先,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企业与学校之间不分主客体,学校的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实践方式、学位认定等均由双方共同论证、共同认定。其次,划分教师员工与企业员工之间的边界,教师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为企业积极提供咨询和科研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各种问题,参与产品、项目研发过程。
  3.2  培养目标
   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服务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或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快速满足地方各类产业、行业、企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变化,培养有跨学科知识背景、复合技能,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国际一流人才。
  3.3  人才培养内容
   (1)根据产学深度融合的要求,新商科人才培养要注重培养内容的更新,根据行业、企业实际发展需要及时调整知识内容、技能、方法,包括行业知识、行业最新标准等,引入行业、企业专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根据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景和对复合型人才、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新商科人才的培养应该打破商科、工科和理科的学科边界,所有课程都可以向商科人才开放共享,根据企业实际人才需求以及学生能力、兴趣订制学生的课程体系,而不是像传统商科一样,实施统一的课程体系,学生仅根据兴趣在相近学科范围内选修部分课程。
   (3)根据未来更多行业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应增加学生思维方式(如数字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哲学思维、问题思维、系统思维等)的培养和与情商有关的教育(如沟通、情绪管理等)。
  3.4  人才培养方式
   在共生型组织定位下,除了学校的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实践方式、学位认定等均由双方共同论证、共同认定之外,新商科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方式还要进行如下转改变。
   (1)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定制化教学,即如同企业内部培训,打破高等教育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边界,打破学科边界,针对企业用人需求,为人才量身定制知识、技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差异化教学。
   (2)校企之间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专业建设平台、师资培养平台、学生就业平台、员工培训平台和技术研发平台等,分析校企双方协作数据,及早发出市场需要的工种和技能信号,根据数据信号显示的结果为生态系统成员(包括学生和企业员工)提供教育培训。
   (3)校企共建真实或仿真实训基地,行业或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参与实训指导,将学生岗位实训结果纳入考核评价体系。调整实习实训教学在考核评估、学业学位认证中的比重。
  参考文献:
  [1]姚建凤.关于高职“新商科”人才培养理念的探索[J].商贸人才,2018(5):187-188.
  [2]郑毅,王慧敏.“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新商科产教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8(6):33-37.
  [3]曲小迪,王丽丽.商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7(6):250-251.
  [4]IBM商业价值研究院.IBM商业价值报告:人力生态[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8.
  [5]陈晖.供应链背景下产教融合共育新商科人才的实践探索——以厦门华厦学院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10):151-152,161.
  (编辑:郭  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7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