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教深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产教深度融合是实现产业链和专业链融合的全方位有机生态育人体系。本文首先介绍了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其次,阐述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实践方面的要求。最后,综合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1.1 产教融合于协同育人机制
  产教融合本质上是一种跨界融合。高校和企业将各自的一部分资源(细分)拿出来进行合作共用,以达到资源互补、发展共赢的目的。这种融合方式既有利于高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完整过程,也有利于公司利用廉价甚至无成本的学生劳动资源降低部分可变成本,进而提升自身的经济利润。高校能否帮助企业发展和为企业带来价值,是进行校企融合的关键所在,真正的校企融合一定是基于共赢。公司要为实习生、相关高校就业人员负责,提供可持续的工作环境,高校也为公司带来了先进的理论基础贡献、科技知识贡献,两者的结合无疑是一种属于共赢的重复无限博弈。
  1.2 产教融合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多种途径,但产教融合无疑是其中最好的产生正外部效应的途径之一,有利于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在实践中检验书本理论知识的真理性。人才培养要紧密对接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在服务地方中培育办学特色,探索个性化协同育人举措,走特色化办学之路,打造特色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企业在设计其商业模式时,将高校作为一份资源进行嵌入,从而实现互为资源、互为因果的局面。
  1.3 产教融合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高校在人才培养各环节融入企业需求,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设置;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参与课程教材建设;参与人才培养评价与考核。校企双方围绕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共同构建特色专业课程群;将企业的真实案例与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共同制订授课计划,从而提升了学生知识的适应性,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2 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2.1 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公司与高校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以各自的效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同时兼顾对方合理要求。公司在培养方案中可根据其经营发展状况来提出一些最大化经济利润的建议与要求,高校应实事求是地结合自身的科研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环境在培养方案上与公司的要求进行深度融合。只有这样,双方合作的基础才能牢固,各自的效用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地方性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应充分吸纳利益共同体各方的建议,通过组建人才培养专家工作委员会,建立校企协同化育人联席会议制度,研讨各专业协同化育人的手段和方案。力求培养目标能充分体现专业人才、专业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等方面的需求,确保培养方案的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效对接产业链需求与专业链供给,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人才需求有效对接,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
  2.2 协同确立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也称毕业要求,是学生经过四年学习到毕业时应达到的培养标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上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市场对人才需求数量、结构、标准的巨大变化,协同企业的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规格,以适应不同层级对人才的需要,更好地为区域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服务。
  2.3 实施校企全方位协同化育人
  在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着力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具体措施包括:外聘行业专家兼职主讲专题课程;邀请行业专家担任导师,助力中青年教师发展;聘请行业导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支持教师与校友联合立项,开展以学生参与和培养为目的的创新项目研究;联合行业协会、公司开发在校生企业实习项目,拓展和建设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整合校内资源,开发跨专业、跨课程的实训项目;在人才培养方案评估和持续改进中广泛融合行业专家的意见等。
  3 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新趋势
  在上述产教融合的新思路与实践现状下,近年来应用型硕士培养出现了一些新趋势:理论知识让位于实际经验的趋势。这种趋势的出现主要与国内经济环境的下降趋势有关。专业型硕士的理论水平整体上处于下滑趋势,但其实践经验较强,因此未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实事求是地围绕实践经验来展开。具体方法如下:
  3.1 高校适当为应用型人才安排一些公司实习
  当前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缺陷是只为其安排校外导师而无具体实习、就业公司。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如果高校不为学生安排推荐具体的公司实习,则其教育质量是不能保证的。因此高校应动用一切资源与公司建立战略合作關系,为其输送实习人员以便每位学生都有实习岗位。高校计划式的实习方式要比市场化的实习方式更公平一些,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稳定。
  3.2 公司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尽量提供部分待遇
  公司对于高校输送过来的大部分学生应当做全员安排,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有相关专业的工作岗位。对于在岗位工作的实习生,公司应为其提供适当的激励以便其能更好为公司工作,此种方法在降低了公司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公司的效率,有利于公司实现帕累托最优发展。
  3.3 公司对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应全额招聘
  对于在该公司实习的学生,为保证学生就业率,配合国家充分就业的宏观调控目标,公司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于有意向在本公司工作的学生应优先招聘,确保人才培养的前期投入成本能全部收回来,也有利于公司人才队伍的稳定。虽然全额招聘在该公司实习的人员会增加其平均可变成本,但公司的产品价格高于可变成本,其仍能获得正常的经济利润,长期来看有利于在获得正常利润的情况下实现长期均衡,因此双赢的过程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帕累托效率与公平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王新武,王北方.产教融合创新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践——以洛阳某学院为例[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
  [2] 隋志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8(10).
  [3] 石竹青,焦琨.动画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戏剧之家,2018(01).
  [4] 刘楠,杨策.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72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