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工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培养高质量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是计算机专业建设内涵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新工科建设的基本思想,根据产业需求加强产教融合,立足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以学生为中心,探索适应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新工科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9)07-54-02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how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computer professionals is the key to the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pecialty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basic idea of new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s strengthe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s of the industry.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and taking the student as the center, the training mode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s explored.
  Key words: new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0 引言
  随着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标志着我国高校工程教育全面融入世界,实现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我国高校工程教育普遍存在滞后于社会需求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有关部门2016年提出了“新工科”概念,先后形成了“復旦共识”和“天大行动”。“新工科”建设对于我国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以河南城建学院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为例,基于“新工科”的基本思想,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更新教育理念,加强产教融合,探索适应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新工科的思想和理念
  教育部有关文件[1]指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加快建设“新工科”。吴爱华等人[2]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新旧增长动能正在转换,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蓄势待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蓬勃兴起,创新成为了国际竞争的新赛场,既为后发国家赶超跨越提供了战略机遇,也将进一步加剧国际上的人才竞争。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相互支撑,新产业的发展要靠工程教育提供人才支撑,特别是应对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国际竞争的挑战,必须主动布局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型工科专业,改造升级传统工程专业,提升工程教育支撑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可以说,工程教育主动布局和深化改革到位,就会对经济转型升级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反之,工程教育改革滞后,将会迟滞产业升级进程。”
  根据新工科建设的目标和行动路线,新工科突出以下几个方面:①由产业需求建专业,构建工科专业的新结构;②根据技术的发展改革教学内容,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③根据学生的志趣改变教学方法,创新工程教育方式和手段;④由国内、外资源创造条件,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的新生态。这四个方面促使了高校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需要特别强调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
  2 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推进计算机类专业改革
  计算机类专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特别是在各个专业及学科改革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加之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建设和发展好计算机类专业对一个学校的发展显得非常重要,甚至已经不再是专业本身的问题。要适应新的需求,就必须大力推进计算机类专业全方位的建设和改革[4]。
  ⑴加强对产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尤其是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对专业建设的需求。2016年,河南城建学院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入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并成功申报了“河南省城乡规划大数据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与河南省住建厅共建“河南建设行业大数据中心”,2016年与曙光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共建“河南城建学院——曙光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和“河南城建学院——曙光大数据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该基地的核心专业之一,人才培养的方向聚集为云计算方向。该专业坚守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开展基于产教融合的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系统性地优化校内、校外的实习实训、创新实践等内容体系。
  ⑵根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新学校既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突出“云计算”与“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兼顾学生考研与就业两方面的需求,将需求日渐减小的一些传统课程替换为学习新技术,培养新能力的新课程,开设了《云计算概论》、《云计算技术及应用》、《云安全》和《移动终端开发》。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增添了多门实践性强的课程,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实践环节在授课过程中的比重。多门课程不光增加了实验的课时,还增置了课程设计的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由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总学时1029,占总学时的32%上升至1143学时,占总学时的38.4%。   ⑶以学生为中心,改变老的教学方法,用新技术改进教育模式。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让学生深入到企业的项目中,掌握开发项目的流程。2017年,与河南青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了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双创空间类,让学生深入到企业的项目中去。2018年,与达内教育集团开展新工科方面的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调动学生参加学科比赛,到达内集团顶岗实习。
  ⑷立足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高规格高质量高标准进行新工科人才培养。更新基本的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以成果为导向,制定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树立本科教育不是基本知识的输入,而是追求面向学生毕业后五年内解决复杂工程問题基本能力的培养。紧盯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这三个方面,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这三个方面的合理性和达成度。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首先遵照《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3],首先确定一个适合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依据培养目标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毕业要求,并将毕业要求具体到一系列便于执行的指标点,按照指标点达成的需要来构建课程体系,通过教学活动的评价证明毕业要求中的指标点确实达成,如果通过这些评价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向前反馈,以指导改进。
  3 结束语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依据《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工程教育专业标准》,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诠释了新工科建设的思想和理念,并以新工科为背景,推动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其中,包括加强对产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根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新既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改变老的教学方法,用新技术改进教育模式;立足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以高规格质量标准进行新工科人才培养。虽然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差距,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继续规范人才培养的过程,提升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从而全面提高本专业毕业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教高司函[2017]6号),2017-2-20.
  [2] 吴爱华,候永峰,杨秋波等. 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8
  [3]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Z],2018-1-30.
  [4] 蒋宗礼.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计算机类专业改革[J]. 中国大学教学,2017.8:34-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472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