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将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一切资源融为一体,所有相关的学生、老师以及管理人员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一起参与学习的组织,一起寻找知识学习的新方法。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它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到程序设计类课程中。
  关键词:学习公共体;程序设计类课程;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高校教学质量是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怎么样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管理者以及一线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仅是课堂教师的责任,它还与学校的管理制度、管理水平、学校文化、学校资源等因素紧密相连。学习共同体是高校所有人、所有资源的共同体,是一个高校的所有人为了共同学习目标的组织,共同寻找学习知识的有效方法,共同体中的个体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程序设计类的课程包含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相关之间有一定的序关系,即前面的课程是后继课程的基础。如何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的组织,使前驱课程有效的为后续课程服务,培养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既属于课程群中研究的问题,也是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问题。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方法。学习共同体是知识的共同体、是学习者的共同体、是学习资源与学习文化的共同体,其共同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使学生能用所学为社会服务。
  一、学习共同体
  全国2500多所普通高校,无论是985高校、211高校、一般本科院校还是专科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或者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在一定范围内开设的主干课程基本类似,使用的教材都是规划教材,差异较小,但教学效果差异很大,学生整体专业水平差异也很大。简单地这种差异与学生高考录取分数、生源质量、教师水平有关。但系统地分析与学校层次、学校定位、学校环境、学校文化、学校资源、学生之间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内容本质上就是学习共同体包含的内容。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系统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来讲,他周围的同学、老师以及共同生活的学校,学校文化、学校提供的资源等构成了一个学习环境整体。它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目标的一个自主参与的组织。学习共同体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老师与学校的组织,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在学校环境中能受到积极地、对知识渴求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共同体的概念最早由是德国学者滕尼斯在1887年提出的,国内很多学者在共同体的基础上对学习共同体进行了研究。张炜等以“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基础构了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1]文献[2]提出以人为本来建立师生关系共同体,强调师生关系之间的人际关系意识来达到师生共存共生的教育目标;高晓晶从教师优化发展与教育资源共享共建的
  角度提出了校本资源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模式的构建;[3]王明娣对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建构与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指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特征包含:异质性、民主性、合作性、规范性。[4]文献[5]将敏捷教改与产教学一体化作为学习共同体,将课程模块化并进行迭代式开发,对改革中的难点问题调优,利用过短训快速验证,较快引入新课程。文献[6]建立了基于学习共同论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习不仅限于课堂上,还可在课后延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自主研究能力的培养。廖旭梅以文华学院为例研究发现,学习共同体对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课程的学习效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7]
  二、程序设计类课程
  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进入大学最先接触的计算机课程,它是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兴趣的起点。若一年级学生这门课没有学好,后续课程的学习就会很困难,会使学生慢慢失去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与程序设计相关的这类课程前后有序,知识点的衔接紧密,如何有效地对这类课程进行教学,使学生被动变主动,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改革一直研究的問题。程序设计类知识共同体组成如下图所示,其主要由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三门课程组成。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后续两门课程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开设该课程的教学效果都不太理想,学生动手编程能力偏低,其主要原因是上机训练的时间少,学生主动性不够。
  三门课程紧密相连,很多院校把数据结构与算法和算法分析合二为一称之为数据结构与算法。无论是分开还是合并成一门课程,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重要的编程课程,其相关课程的连续性以及知识点的衔接要恰当,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考试只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学习的最终目标不是考试。学习是让学生在掌握所学基本知识后有能力去应用所学知识,有能力去更新知识。
  三、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在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践
  构建基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学习共同体是为了学生更好地为编程的学习打好基础,从根本上扭转学生会考试但上机不会编程的局面。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学习共同体主要包含知识共同体、学习资源共同体、学习实训平台共同体、任务驱动共同体、学校文化共同体以及教师、学生等组成。
  知识共同体是指几门课程知识点的规划、知识点的链接、以及与应用相关的知识点的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函数、数组、指针等是数据结构中必须要用到的知识点,但很多时候由于某些原因老师在前面花的时间多,讲得仔细,到后面时间少就讲得快,内容可能也讲得少,使得重要的知识点学生没有掌握好,导致数据结构上机时部分学生无所适从。知识共同体所包含的知识不仅仅指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还包含与课程相关的外延重要知识。程序设计课程类知识共同体要从整体上规划、教学计划应服从课程群中课程的一致性。学习资源共同体主要包含教学课件、习题、测试题、与课程相关的电子资源等。   学习实训平台共同体包含微课、慕课等视频课程资源平台与上机实训平台。微课、慕课等视频课程资源平台我们主要使用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利用该平台老师可以发布与知识点相关的视频,学生可以用来预习、巩固;老师可以在平台上布置作业以及测试;在平台上老师与学生可以互动交流。实训平台主要使用PTA程序设计类实验辅助教学平台,老师可以在平台中对班级进行管理,利用平台提供的海量题库建立自己的题目集供学生使用。题目集中的题目老师可以给学生联系也可以用来测试,系统自动评判、在班级中进行排。该平台提供多种编译工具供学生选择,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该平台组织的全国天梯程序设计团体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考试可以看成任务的学习过程之一,任务驱动共同体是指学生能在老师布置的任务内按照达到的要求进行学习,可以是一个小的项目作为任务,也可以是准备参加的某次比赛都可以驱动学生主动学习。
  学校文化共同体包含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学校的文化底蕴、学校的传统、学校的成果、优秀毕业生等,他们对学生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内容既有显式的也有隐式的,与学校的发展历史以及学校的管理制度、管理水平緊密相连,学生可以收到学习文化共同体的影响,学生也可以努力学习对社会做出贡献反过来成为学校文化共同体的一份子。老师与学生作为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老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会积极思考积极准备,学生在与老师的互动交流中可以把知识进一步开展。
  四、结论
  学习共同体的本质是在一定资源环境下,环境中的个体可以对学生起到教化作用,使学生去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程序设计类课程学习共同体包含的内容较多,论文简单分析了其组成部分并指出了各组成部分的实际内容,并以程序设计类课程为例说明了学习共同体对学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炜,万小朋,张军.高等教育强国视角下的学习共同体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17(2):1-3.
  [2]夏纪梅.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要素与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8,331(03):81-85+94.
  [3]高晓晶.基于校本资源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8,754(33):65-67.
  [4]王明娣.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建构及特征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57(03):49-55.
  [5]纪阳,汪文俊,秦征.敏捷教改和产教学一体化学习共同体建设探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8,71(11):5-9.
  [6]冯丽.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及效能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6(9):96-99.
  [7]廖旭梅.以学习共同体模式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基于文华学院学习指导工作坊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7(1):91-94.
  基金项目:湖南文理学院教改立项课题(项目编号:JGZD1310,JGYB1441);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编号:201702147036,201801131009);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湘教通〔2014〕101号)
  作者简介:邹汉斌(1974-),湖南常德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与智能算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28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