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特点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阐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内容与目标,通过分析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的不同,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特点进行研究,并提出对高职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时应该强化与弱化的几个方面内容,最后给出一個具体的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示例。
  [关    键   词]  高职;课程思政;高职学生;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226-02
   一、引言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1]。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是:高职专业课程应具有双重功能: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其承担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其应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结合,使得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因为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即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的不同,其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
   二、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分析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入学条件、招考方式,招生生源等多方面不同,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相比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高职学生普遍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而轻视理论课的学习,其实践能力较强而理论基础较差,在对待思政课程等理论课更是如此。正是因为高职学生在理论知识基础上的欠缺,制约了其未来的发展空间。
   (二)高职学生受自身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的限制,思政基础薄弱,导致未形成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没有好的人生规划,更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高职学生思想素质相对较低,在基础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道德观教育等方面都相对不足。如:遵守规章制度、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师长、团结协作等意识都相对较差。
   (四)高职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动机与本科学生不同。大部分高职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将来的就业,而本科学生学习目的除了就业,还为将来的继续深造作准备,因此,相比较而言,本科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着力点
   通过以上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分析,高职学生存在接受理论课能力差,思想素质及行为修养相对较低,学习目的与动机较为单一,没有好的人生规划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应在以下方面有所为。
   (一)培养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职业道德,是人在职场上应具备的一些良好的品质。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必须符合未来其所从事职业要求的心理意识、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职业素质包括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多方面[2]。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决定了其未来对职业的适应能力。通过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可以提高其思想素质及行为修养。
   (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自豪感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认同与热爱,其体现为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为了保卫祖国、争取祖国独立、富强与统一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可以增强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思想素质,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与文化观。
   (三)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协作精神包括协作精神、服务精神与大局意识。通过协同合作,实现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协作精神是现代化企业员工必须具备的职业修养。在课程思政中,通过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可以进一步规范,约束与改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四)培养“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极致体现[3]。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可以提高其思想素质与行为修养,使其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五)培养开拓进取的精神
   在课程思政中,通过专业课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培养学生紧跟时代发展,开拓进取的精神,让学生将自己的人生规划与国家的发展结合,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的统一。
   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注意点
   鉴于高职学生接受理论能力较差,更偏好实践操作的特点,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不可为。
   (一)专业课应坚持课程思政,而不是思政课
   课程思政应坚持讲授专业内容为主、思政内容为辅的原则,不能将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成与思政课程一样,更不能将专业课程当作思政课程,而是要挖掘与发现专业课程的文化基因与价值范式,使其承载与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自动融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不喊口号,不作哲学上的理论展开,用课程实践检验思政理论
   高职学生受自身学习状况的影响,思政知识基础薄弱,对思政理论的学习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致听不懂思政课,进而在学习上产生挫败感。因此,教师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应做到不喊口号,不作哲学上理论的展开,但可以设计专业课程的实践来验证思政理论,这样做既避免了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又促进了学生对专业课程与思政知识的接受与理解。    五、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示例
   通过高职学生的特点分析,总结出以上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注意点与着力点,下面给出一具体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设计,以笔者的专业课程路由與交换技术为例。
   路由与交换技术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课,也是本专业学生取得专业资格证书的必修课程,更是从事计算机网络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必需掌握的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德育上,要求学生做到爱党爱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在专业上,要求学生掌握路由与交换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将路由交换技术应用到企业网组建与管理的实践中,确保学生具备企业网络的规划与组建、配置与调试、管理与维护等能力。课程定位于培养能够从事企业网络的组建、设备的调试、管理维护及技术支持等工作岗位的网络人才,更定位于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有能力的网络工程师。
   在教学内容上,本课程选取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路由与交换设备体系进行讲授,在知识的传授中,在设备的实践操作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中国先进的通信设备、通信技术与通信公司,培养学生对祖国先进科技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在教学方式上,本课程遵循以下方式:(1)促使学生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学中由老师引导学生为辅,学生亲手操作实践为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自觉性;比如:在每堂课前,教师提出下次课要组建的网络,并将此作为思考题让学生自己查资料,自己探索网络的组建方法,要求学生录制自己探索的视频及截图并作为作业上交,老师在随后的课堂上通过讲解学生的作业来传授正确的知识;(2)避免学生空谈误国,提倡实干兴邦,采用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既重实践,又不轻理论。比如:讲授网络原理时,教师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该网络原理,实验证明后再接受,而不是强迫学生强行记忆该理论知识。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主要应用以下教学方法:(1)教练结合法,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教练结合法;(2)协作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和协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更加诚实守信。比如:将较大的网络项目工作任务分解,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让各组学生相互协作,最后在课堂上,教师查看各组的完成情况并引导给出完成整个网络项目的步骤与过程。通过协作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和团体合作能力,进而让学生更加诚实守信。
   在教学手段上,本课程采用以项目驱动的形式,将项目任务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学与做中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从而让学生更加喜爱网络专业。
   通过综合应用以上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德育上,学生能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对本专业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在专业上,学生能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的相关配置与管理,并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完成千兆企业网规划与配置的实例应用。
   六、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有其独特点,应根据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采取以上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使得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肖淑梅.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探讨[J].经济视野,2015(1).
   [2]葛锦林.职业素养内涵的界定:问题与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14(11).
   [3]张娟娟.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回归与重塑[J].职教论坛,2016(35).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2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