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教师专业情感的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教育需要情感的支撑与维持,教师是有真情实感的人。因此,基于教师情感来探讨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必要性。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因此教师专业情感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联系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专业情感的内涵与培育进行分析与探讨有一定的必要性。
  [关    键   词]  情感;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情感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264-02
   在西方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和功利社会观念的影响下,情感受到了严重忽视和压抑,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情感是无益的、不理智的、有害的,他们认为情感只会扭曲事实和混淆判断,阻碍人的理性思考。这些观点折射到教育领域,便是教师专业化的技术化倾向。社会与学校缺乏对教师情感的关怀,教师自身普遍缺乏教育的人文情怀,这样会阻碍学生健全人格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此外,由于对教师专业情感的忽视,教师流失率增高、职业倦怠等问题也日益严重,遮蔽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由此看来,在鲜活的教育活动中,在强调观念的更新、政策和制度的调整、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应去关注教师的情感,应当更加注重作为教师专业性提升的内在驱动力和重要支撑的专业情感,并探寻培育教师专业情感的路径。
   一、教师专业发展之情感的诉求
   (一)教师职业的本质
   教育是唤醒人灵魂的事业,因此,它需使人能够从内心深处体验到生活的意义,体会到作为生命所具有的价值,并形成健康而积极的心态与正确的价值取向。而情感作为整个人精神面貌与生命质量的重要表征,其质量与表达方式是衡量人精神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准。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者,其所教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器皿,其不应囿于技术理性的思维之中,而忽视学生的情感精神领域。
   然而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经常有教师被技术理性所支配,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分数与竞赛成绩,忽视学生的内心感受与精神生活的状况。此情形的产生往往由于教师自身缺乏对其职业的认知与认同、缺乏献身于教育活动的热情。因此,只有教师自身形成高度的职业认同才不会将视线限于知识获得的浅滩之中,真正面向学生和自我发展的未来。
   (二)教师专业情感的作用
   随着社会对情感因素的重视,人们日益意识到教师专业情感
  的重要作用。其一,专业情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人既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如若教师自身并不具有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认同、对职业的尊重与发自内心的喜爱、对未来前景的期望,那么教师专业化成長便缺乏支持与驱动力量。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专业情感来打开其发展价值理性的大门。其二,教师的专业情感在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各因素中起着平衡作用。“知”“情”“意”“行”四要素相互联结、相互作用,影响个体的发展。其中,“情”是这四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纽带。教师专业情感中的情感定势,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够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其三,专业情感的参与可以降低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教育教学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情感交换活动,教师在该实践活动中也需付出一定关心与爱。同时,学生对教师的爱、教师的教学成就以及外界的正向评价等都会让教师获得巨大的情感力量。
   (三)重视教师情感的传统渊源
   儒家十分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将人的情感提到了十分重要的高度。中国传统的价值标准也以“情”为导向。从古至今,“情”始终是贯穿于中国文化与中国教育的内在主线。注重教师情感素质的传统并未到现代而终止,而是得到了发扬与传承。李镇西提出:“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1]教师应当具有专业自我、应当具有对教育事业饱满的热情与激情、应当具有对学生自觉的关怀与热爱。如今虽然对教师的专业情感的培育路径尚未形成专业范式,但是关于教师情感研究的成果愈加丰硕,教育领域对教师的情感维度更为关注。
   二、教师专业情感的内涵
   教师的专业情感是教师情感与教师职业情感的下位概念,所以要对教师专业情感的内涵进行界定,就要先对教师情感与教师的职业情感进行内涵界定。虽然不同学科对情感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是这些学科都强调情感的主观性,指明情感是个体主观层面的生活体验与表现。其次,心理学、哲学、社会学都重视对人高级情感的培养。人高级情感的培养既涉及人的归属感、依赖感、理智感等层面,也强调精神生命的升华和心灵的愉悦。因此,在教师情感的研究方面,研究者更为关注其社会属性、情境属性和文化属性,并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拓展。因此,教师情感是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具有社会属性,它与时代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教师的职业情感主要包含教师的事业感、师爱感、责任感、成就感或职业幸福感。因此,教师的专业情感主要包含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对教师职业的较强认同感与自尊感、对学生充分的情感投入、积极的情感定势、正向的专业自我。
   此外,教师的专业情感与教师情感、教师职业情感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师情感所包含的范围更广,它包含着教师的普通情感与教师职业情感,而教师专业情感又属于教师职业情感的范围;(2)教师的专业情感虽然属于教师职业情感范畴,但是它却是有比教师职业情感更高层次的内涵与意蕴的另一种境界;(3)教师职业情感与教师专业情感之间有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教师专业情感的培育路径    (一)情感激励,复归平衡
   1.转为柔性管理,重视教师的主体价值
   学校管理者必须实施人性化的情感关怀,满足教师的各种高级情感需要,激发和唤醒教师沉睡的内在情感世界,以实现教师专业自主、自觉、自为的发展;在管理理念上要走向人本主义,要尊重教师,这是对教师人格和劳动成果的认可;能在工作与生活上给予教师关爱,为他们排忧解难;学校领导的信任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激励力量。因此管理者应当给予教师应有的信任,让教师能够放心大胆地开展教学和教研工作。
   2.构建情感空间,孕育良好的校园文化
   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校园文化体现着特定的价值导向。和谐的校园文化犹如每个家庭对家庭成员所具有的特殊力量一样,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强烈归属感和吸引力,是一种真实情感的吸引和满足。因此,要把校园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人文关怀、情感共享并且平衡的空间,这样教师才能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以自觉、自主的态度来实现自身专业的主动发展。
   3.提高教师待遇,形成尊师的社会氛围
   教师也是身处在社会之中的人,政府方面应当从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加大教师的资源分配力度入手来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幸福感。情感状态与人在社会生活中所体现的尊严密切相关,教师情感的平衡与丰盈不仅需要校园的情感空间,也需要外部社会的支持。尊严是自尊与尊重的合奏。[2]尊师重道的良好风尚应当得到弘扬与发展,从而从社会层面来提高教师自我价值的认同。营造尊师的社会氛围,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并以此为契机,形成督促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在力量。
   (二)情自内心,自我培育
   1.加强专业意识
   只有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形成深刻与全面的认识,对教育的未来前景保持美好的期盼之时,教师才能深爱教育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应当形成高度的职业认同,知情互动来培育自身的教育情感。同时,教育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教师作为一种专业人员,应该以专业的态度对待教育工作,而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当时常加强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反思的意识。
   2.提高自身修养
   教师自我修养提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过程。教师应正确看待和善于化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挫折,提高自身修养,这样有利于稳定、巩固和提升良好的职业情感,缩小职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3]因此,教师应当形成教育机智,善于化解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难题。这才是专业人员所具有的素养。此外,教师应当形成积极的情感定势,在面临各种教学情境中所遇到的困难之时,不仅需要教师使用教学机智,而且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形成积极的情感定势,要善于用辩证与发展的观点来分析教育生活中的苦与甘,并且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
   3.培养专业情趣
   陶行知说过:“教育乃一种快乐之事业……愚蒙者,我得而智慧之;幼小者,我得而长大之;目视后进骎骎日上,皆我所造就者。其乐为何如耶!”[4]教师应在教育工作与教学科研中如同馋猫吃食一般,享受其中无与伦比的快樂,形成专业情趣。教师应当将教育工作视为生活中一抹别样的风采,让教学与科研视为别有的乐趣。这样,教师便不需要追求所谓的“黄金屋”与“颜如玉”,而会发自内心地喜爱教育工作,也不会将教学工作视为一种负担而产生职业倦怠。
   (三)理实融会,提高能力
   教师对情感方面机制与原理的掌握是提高教师专业情感素质与能力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要积极学习情感理论方面的知识,加强情感理论方面的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自主查阅情感、情感教育方面的文献与书籍,努力提升自身的情感修养。另外,各类师范院校也应当开设相关课程,为职后教师进一步提升和培育自己的专业情感提供平台。此外,纯粹的情感理论的灌输只是一种生硬的说教,教师专业情感的培育与提升还是要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上,教师应当在师生互动、师师互动中倾注情感,并进行总结与反思,从而进一步升华自身的专业情感,形成专业自我。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2]高德胜.人的尊严与教育的尊严[J].高等教育研究,2012(2):5-16.
   [3]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36.
  ◎编辑 赵瑞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