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财务会计专业是高等院校的专业技能课程之一,是技能型人才培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发展,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而原有的教学人才培养缺乏创新精神和创业的动机,因此,人才培养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财务会计的改革应以现代化教学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为主,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口现代化企业财务会计业务和职业素质的需求,依托互联网+时代背景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改进和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新和强化教学团队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创新。
  关键词:现代化企业;互联网+时代;人才需求;教学模式;培养模式
  一、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现今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固有的教育思想和传统专业知识框架以及教学体制达到人才培养目的,为实现既定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按照传统的教学标准、教学体制来实现的会计人才培养过程和教育方式,其中包括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设置模式、知识发展方向、教学组织方案、教学计划方案、人才知识结构、专业拓展培养方式等。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企业实际需求不符,高校相关专业办学规模、专业办学规模、人才培养方向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阻碍了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科结构性单一会计人才知识获取面狭窄
  我国高校在会计人才知识结构的设计上,长期以来会计专业知识侧重于会计专业属性介绍及专业领域的入门,人才培养过于单一化、程序化,使培养出的既定人才缺乏必备的基础知识与理论知识(如:税务核算、财务管理、证券交易、金融投资、投资理财等各方面的知识和综合技能)无法适应现代化企业的整体需求。部分高校虽然在近年来通过实施学分制、开设选修课、拓宽专业面、主辅修制、开设专业讲座等措施改进和提升会计人才的整体素质,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会计人才知识面狭窄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缺失
  在会计专业目前的教育中,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较为缺失,各高校对会计人才的职业道德缺乏重视,并未开设专业的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体系,职业道德修养问题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措施及改进方案,导致学生对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了解,社会责任感不强,工作中不能严守职业道德底线,加大了会计信息失误、职业道德缺失、机密外泄等现象。
  (三)会计教育手段相对落后
  会计教学模式在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不重视会计专业学生主观能动性、判断力、思维的培养,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科课本内容为依据、教师职业水平为中心,授课教师根据教科书内容章节、按部就班的讲授课本知识,使学生空洞的学习课本知识,无法对课本形成整体认识,不能树立独立思考、主观能动、自主判断等能力。这种教材描述法的教学方式,与会计职业属性所需求的多变性与灵活性背道而驰,同时未以企业角度考虑此类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的适应性和偏差性。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甄别判断力、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对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及职业属性认识肤浅。
  (四)专业师资力量不足,会计专业水平质量低下
  随着国家高校扩招政策的开放,致使高校会计教育行业的师资需求剧增,高校会计教育行业师资需求的增加,也使得会计教育行业不少“优秀教师”浑水摸鱼,出现会计专业教师实践少,缺乏对市场变化把握的客观性,缺乏对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岗位了解,缺乏专业水平及实际操作能力,缺乏对会计知识的创新,最终造成会计师资资源混乱,致使会计教育行业的師资水平大幅度下降,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在师资力量缺乏,单一的情况下,无法培养出能适应当下社会的优质会计人才,提升会计教育师资力量迫在眉睫。
  (五)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学习相脱节
  传统会计教学的内容是以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会计理论知识讲授为主,以实务操作为辅,会计真实客观的案例教学较少。使得会计教育中存在重理论建设轻实践经验、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知识轻创新能力等现象,培养出的人才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缺乏创新更缺乏实践经验,只有在固有模式培养下的“合格型”人才,培养出的人才较为单一化、专一化、统一化,遏制了会计专业人才的创新创造思维,使得无真正具备符合现代化企业的需求的会计人才,无法适应现代化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二、从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实际出发构建适应性和创新性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现代企业的实际需要及固有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对构建适应性和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创新,主要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提升道德建设,加强专业培养
  会计专业教师开展专业教学知识时应加强职业素养及素质的教学培养,在课程中加入职业素养及职业道德重要性的典型案例,加强教育思想建设从课程教学中便打下道德修养的基础,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对人才素质整体而言,学生的道德建设比单一的专业技能建设更为重要。应切实从会计培养模式的源头出发,结合经典案例、法律法规、实践经验等多方面塑造会计专业人才,使培养出的会计专业人才具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
  (二)拓宽专业背景,突出市场需求
  会计教育内容的改革创新,是未来会计教育行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和重点。现有的单方面的知识增长型会计培养方式应向素质提高型进行转变,应当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做好教育内容的及时调整,把握会计职能需求的主流趋势,规划好会计培养教育内容,多方面,多层次的学习及吸收会计专业研究成果。根据市场及企业的需求,会计教育培养内容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沟通交际能力及专业判断力,更应当引领学生主动适应市场适应经济,将学生培养为会计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不断的拓展会计需求知识面,培养出能适应时代变迁,符合市场需求的标准人才。   (三)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
  传统的会计教育教学计划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应该改变长期以来的培养方式,从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学生需求等多方面综合性的调整和改善培养思路,创新教学计划,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融,提升会计教学的灵活性及实践性,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要求专业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在互联网+背景下面对会计人才市场及时调整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多吸收不同学科的优秀教学方法,多方面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切实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理论问题的理解的思维,增强他们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专业知识。
  (四)创新和改善教学队伍体系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离不开强大的师资力量支撑,同时也对会计专业师资素质要求更为严格,要求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丰富经验和才能。教学队伍必须精通现代化企业与财务会计的各类业务。那么如何解决好师资团队的打造问题呢?——需要重视教学团队优势互补,其中既要有熟悉理论教学的资深教师,也应当聘请适应现代化教学的企业经理、财会人员等具有实际操作能力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走进课堂,走进教室,走进教学环节,现身说法和言传身教,既能带给学生真实的会计实际问题,又能提升校内教师水平,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是高校专业教育中新的选择和创新。
  三、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要积极转变原有的人才培养理念及培养模式,根据时代的发展形式,优化会计人员培养模式,同时面对互联网+人才市场的需求,多方面多層次的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注入新活力,更好地提高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
  [3]程平,王健俊.基于CDIO的“互联网+会计”财务智能化应用能力培养[J].财会月刊,2018.
  [4]郑伦卉,袁芬.“互联网+”时代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改革探索.2018.
  [5]王征.“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会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2018.
  [6]于雪莲.会计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加强会计教育与实务界的联系.2017.
  作者简介:季欣茹(1997-),女,汉族,四川广元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会计17-1班;王珂(1978-),女,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4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