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史料是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素材。将史料教学法引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初中历史教学内容,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史料中蕴藏的历史知识,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探讨,以期可以更好的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水平。
  关键词:史料教学法 初中历史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0-0099-02
  1引言
  伴随着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初中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史料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主动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构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教学模式。历史作为一门在史料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学科,如果缺乏真实客观的史料作为支撑的话,是难以顺利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对此,我们可以将史料教学法引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初中历史教学内容,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史料中蕴藏的历史知识,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探讨,以期更好的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水平。
  2史料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2.1有利于增强历史教学内容的真实感
  历史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初中历史教学内容都是那些已经消失的且不可再现的,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难以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直接观察和验证。因此,这就需要初中历史教师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教学,从而为那些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提供客观的史料例证,从而不断提升历史教学知识的真实感,引导学生得以快速进入相应的历史事件中去认识和感悟历史,进而使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得以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
  2.2有利于激发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才能在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进而取得较好的历史学习效果。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其更喜欢去接触更具新鲜感的事物,这就需要初中历史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便有效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将史料教学法引入到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话,可以充分挖掘历史事件中蕴藏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到更多有趣的历史事件,进而激发学生的历史求知欲望,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
  2.3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目标不仅仅只是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以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运用史料开展初中历史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相关史料对历史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在加深学生对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3当前运用史料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
  3.1史料运用意识不强
  目前,一部分初中历史教师由于受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没有正确认识史料教学法的重要作用,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开展历史教学,将教学内容局限于历史教学大纲以及教材,进而导致初中历史教学枯燥乏味,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此外,由于许多初中历史教师仍然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过于强调考试成绩,而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导致初中历史教学仍然是一种应试工具。
  3.2史料选择不够合理
  历史事件都是真实存在过的真相和现实,史料例证就是对历史事件面貌的客观说明。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运用史料教学法时必须合理选择史料才可以丰富教学素材,以帮助学生更清晰的认识历史事件。但是,目前部分历史教师没有科学合理地选择史料,进而导致教学内容与史料之间缺乏应有的关联性,进而导致史料难以充分其应有的积极作用,难以有效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水平。
  3.3史料运用不够合理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史料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了解历史知识的基础之上,有效培养他们的史料实证、分析和运用能力。但是,许多初中历史教师通常采取自己选择史料、分析史料的方法,这种史料运用方法只是将教师教学理念强加给学生,没有引导致学生开展独立自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难以实现史料教学法原本的教学目标。
  4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4.1更新自身教育理念,重视史料实证教学
  初中历史教师作为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主导者和实施者,这就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主动更新自身教育理念,不断提升对史料教学法的重视程度,从内心真正树立史料实证教学观,才可以促进史料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合理运用。首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包括史料实证素养在内的学科核心素养,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应树立史料实证教学观念,合理运用各种史料开展教学,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其次,初中历史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业务能力,认真钻研各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而在史料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最后,初中历史教师还应主動打破教材限制,组织学生开展史料收集、分析和运用,从而使学生在史料实证实践中逐步养成“论从史出”的史料证据意识。
  4.2巧用史料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爱好广泛、精力充沛但注意力不集中,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其身心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目前的初中历史教材经过不断发展,不仅图文并茂,而且色彩鲜艳,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由于教材主要依托语言文字和历史图片进行知识呈现,再加上教师仍然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感到无聊、乏味。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史料创设教学情境,营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氛围,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开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学时,可以在课前播放歌曲《送花江上》进行导入,从而使学生在悲壮、哀转的歌声中去感知和领悟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唤起学生认识与理解抗日战争的渴望,进而可以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3合理运用时事史料,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史料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以史为鉴”,时事史料不仅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普遍反映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十分浓厚的时代感和现实性。一个好的时事史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来思考社会热点,进而实现“以史为鉴”。因此,我们在进行史料教学时可以合理运用时事史料,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例如,我们在开展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教学时,应合理引入有关十九大报告的时事史料,组织学生结合十九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讨论和分析,不仅可以使学生得以深入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而且还可以结合自身思考对社会热点进行分析,进而激发自身的家国情怀。
  4.4组织学生解读史料,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都不可能仅仅进行简单的知识灌输就可以实现的,史料实证素养亦不例外。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并非与生俱来的,是学生在对史料进行搜集、解读和思索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史料实证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就需要初中历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需求组织学生解读史料,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史料搜集与整理。史料搜集是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史料收集工作,从而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史料搜集能力。(2)史料考证与辨伪。史料搜集与整理只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第一步,由于史料存在真伪错杂的问题,这就要求学会对收集到的史料进行考证与辨伪,从而保证史料的典型性和客观性。(3)史料解读与运用。学生只有学会对史料进行解读,然后在解读的基础之上学会运用史料解决历史问题,进而在学以致用中发展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4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