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的指导方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课外拓展和延伸,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就如何开展课外阅读,需要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论指导。本文总结出了一系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方法,力求让学生拥有较强的阅读能力,通过有目的、有思路、有境界、有道理的阅读方法指导训练来完成课外阅读的学习与指导,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并读之有道。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阅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4-0006-02
  【本文著录格式】许佳晔.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的指导方略[J].课外语文,2020,19(04):6-7.
  新课标指出,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课外拓展和延伸,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当下,新时代的学生越来越不满足于浅显易懂、要求基础的课内阅读材料,对于丰富多彩而具有深意的课外阅读产生了愈加浓厚的兴趣。
  在经过了细致的教学研讨与案例分析之后,我们总结出了一系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方法。其目的在于训练和培养学生阅读的熟练技巧,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通过有计划的、大量的阅读以及进行多种阅读方式的训练来完成课外阅读的学习与指导。具体来说,就是有目的、有思路、有境界、有道理的阅读方法指导。
  一、从目的处设计课外阅读
  首先,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渗透阅读必须要有目的这一重要理论。具体的渗透方法可以从两个层面進行展开。第一是在课内阅读的指导过程中,制作预学单时多次设立这样一类问题——你想在文章中了解什么?你觉得这篇文章的重点是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产生阅读必须要有目的、有着重要做的事情这一观点。第二,设置一本自我反馈本,要求学生不管是进行课外阅读还是课内阅读,必须在这个本子上面写上自己的感想,与那些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课外阅读重点的同学的作品进行对比,每周评选出一名最优秀阅读小能手,奖励在学校的开放日读给各位家长听自己的优秀作品,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了解如何精准地找到阅读的重点,合理制定自己阅读的目标,同时也可以让部分优秀的家长参与到孩子的阅读中来,动用一切有利的资源为孩子设计好阅读目标。
  经过这样内外兼有的教学方法,动用了教师、学生甚至是家长这几方面的社会力量,学生势必能够明白设计阅读目标的重要性。这样的课外阅读,相较于无规则、无目的地胡乱读书显得更加有章法,也会让孩子在将来应对信息化的大数据时代纷繁复杂的文本时,能够迅速从这些杂乱无章的文字中,找到自己最需要的关键信息。
  二、于思路中展开课外阅读
  在教学生阅读《八十天环游地球》这一课外阅读篇目时,倘若不给学生阅读建议,让学生只管自由地读,那么很有可能学生只是简单地了解福格先生这个人在八十天之内如何绕着地球跑来跑去。
  这时,教师应该给予孩子这样一个建议,请他关注一下,在这篇课外阅读篇目中,其他次要人物的行动轨迹。安排一组同学重点研究福格先生的仆人——万事通,另外一组同学则把着眼点放在始终跟踪福格先生的侦探——费克斯身上。在学生阅读了一个礼拜之后,让两组同学相互交换,再如是进行一个礼拜。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开一个小小交流会,让他们自己找找各自整理的内容中,有哪些内容一样,又有哪些内容不一样,在自己文本的阅读中,体会与别人交流阅读感受的阅读思路。这样之后,学生就懂得了阅读时不能片面地关注自己所看到的东西,更应该有着兼顾全局的思维。
  这是所谓的阅读思维中的一个小方法,即是阅读交流的思维。其他思维还有:阅读检查的思维、课外阅读时延伸的思维、阅读时停顿的思维……这些思维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多阅读课外经典文本,反复磨练自己的思维方式。教师方面,则要强调一种方法论的指导,希望学生在有目的的阅读中,产生课外阅读独有的创新、包容、自由的新型阅读模式。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有思维含量的课外阅读,能够对本文提出多个阅读的策略安排:走进文本,培养目的意识,而后巧设情境,提高入情入境的适应能力,这样就能深入浅出地提高课外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
  三、在境界里融会课外阅读
  在上文中有提到,课外阅读中教师或是学生制定完阅读目标,并且展开自己独有的思路进行课外阅读后,就要入情入境地展开下一步阅读了。但是如何才能入情入境呢?其实这样一种氛围说起来虽然很复杂,好像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前期准备和后期补充,来达到大部分学生进入书本的世界,开始融会贯通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学。
  这里我们先来举个例子,在我们班有着这样一位同学,他很聪明,阅读范围很广,可以说是无书不看,成绩也是常年第一位的。不过,这个学生也有一个坏习惯: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尤其是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会表现出一种超然和冷漠的情绪,之前教过他的老师总是被他牵着鼻子走。课外阅读之后,他总是大发感慨,自顾自地讲着自己的见解。因为他在班中威信很高,久而久之,全班的课外阅读也成了他一个人的舞台。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开始逐渐调整班级的阅读安排。从那时起,我就不让他有近乎标准的“经验交流”,而是经常适当地敲打他。在他阅读时会有意涉及一些高深内容的皮毛,这样之后,他也渐渐发现了“人外有人”的道理,同时还将他作为一个好的榜样进行宣传,由他带动一种我希望的阅读氛围。作为一位风云人物,他的改变慢慢地形成一种新的班级阅读趋势,他也由一个特立独行的“刺头”,变成了班级氛围的引领者。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教师其实并没有过分地参与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去,而是借由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来引导其他学生能够合理进行课外阅读,营造出全班阅读的课外阅读情境。
  四、从道理中升华课外阅读
  比如在课外阅读的拓展《母亲河》中,我在完成第一部分的阅读指导之后,决定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可是转念一想,这部分内容仅仅是要学生去了解黄河的长度,熟悉几个描写黄河的词语吗?远远不是,他们应该知道如何去关心母亲河,了解保护母亲河的方法,更多的是要把这些思想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我制作了一段小视频,在视频的最后插入了一个极其简易的flash人物——快递小哥,制作了把学生的信封放进他的包裹中的小动画,并且同时屏幕上闪现出一句话,希望他们能够出谋划策写上几个保护家乡母亲河的办法,发送邮件到我的邮箱里,最后才缓缓结束,这个场景一共用了五秒钟的时间,却换来了很多学生语文素养提高。首先要通过思考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课外阅读能力,接着把自己脑海中的念头写出来,这是语言的组织能力,最后通过父母的帮助,把信件发出来,这又是语言的运用能力和协调能力。短短的五秒钟时间,锻炼了学生好几项能力,结合在一起就是他们在这个新时代赖以生存的信息与语文结合所必需的素养。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在之后的一个星期里,竟然还真有这么几封简单的邮件寄来,虽然里面的办法确实有些天马行空,但是我看出了一份对于课文中母亲河的喜爱以及对水资源的珍爱。其实在课外阅读中渗透道德品质的教化是极好的,关键看老师要怎样合理地把一系列的问题融入到课外阅读的教学设计中去。其实不仅仅是简单的环保意识,家国天下的情怀,宏伟壮丽的中国梦都可以融入课外阅读中,让学生在阅读同时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增强语文的核心素养,从课外阅读中升华出道理,再经过在学生心中的千锤百炼,逐渐上升为一个人的人格素养。
  课外阅读往往就是这样,凭借着独特的魅力,能够在学生心目中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就应当通过自己的反复训练、多样思考,训练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熟练技巧,让他们逐渐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通过有目的、有思路、有境界、有道理的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感悟到课外阅读独有的魅力,在深度阅读中培养思维品质的深刻性,在幸福阅读中寻觅自己所应当拥有的那片蓝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88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