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提高农村初中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形势较为严峻,农村地区初中班级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初中班级管理实践经验,通过对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探讨当前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农村学校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总结。
  关键词:新时代;农村学校;班级管理;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2-0095-02
  引 言
  我国农村地区的初中班级管理长期以来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问题、农村教育资源缺失问题等,具体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管理、成绩提升、素质提升的工作挑战难度非常大,这给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不少挑战。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学校的教育者与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农村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肩负起对农村学生知识培养和思想教育的重任,将教育与管理工作实现无缝衔接,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成才的目的。
  一、农村初中班级管理任务及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初中的班级管理核心理念是坚持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只有明确这一核心理念,才能更深入地把握班级管理工作的内涵。这些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教育事业改革,由城市到农村地区的管理理念也发生了转变,明确将学生作为发展主体,以促进其全面发展为目标,确保最大化地发挥教育功能。在农村地区,初中学校班级管理的重要任务中更强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与爱护,弥补农村学习生活环境的不足,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重视自身的主体性,主动融入集体中,接受教师的教导与帮助,更好地解决生活及学習上的问题,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但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初中学校班级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以制度化的方式对学生加以约束,而不重视文化内涵的构建。当前农村初中学校的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以制度化的条文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坚持应用学校管理处、班委、班主任、学生的四层联动班级管理体制,过分强调制度在学生他律性管理中的作用,这样很容易导致各种制度严重约束学生校园生活,无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还会给很多学生造成巨大压力[1]。(2)过度强调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忽略学生成长的真正需求。农村初中生的学习需求有其特殊性,融入了诸多现实生活方面的因素与压力,如家庭、家长、环境等,所以农村初中生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习惯存在一些问题。任何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各自的思维方式与行为风格,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必须重视学生的真正需求,不能机械地应用传统单一的方式去评价学生。(3)过于强调表面成绩,忽略学生个体自由发展的目标。要在新时代下真正提高农村初中学校班级的管理效率,学生自身的自律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非常重要,但很多班主任甚至以听话作为好学生的标准,表层性的主观认识并不能促进班级的管理工作顺利地进行,还会对学生遵守校园生活秩序和学习规律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新时代提高农村初中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1.给予学生关爱,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国农村地区学生有其特殊的成长环境,如留守儿童较多、学生性格较为孤僻、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等,这些现状与特点决定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多关注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外在与内在需求,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并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关爱,为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例如,班主任可以主动增加一些野炊的室外活动,让学生分组组成团队和集体,以小团队、小集体的方式带队,让学生在接触大自然的活动中自行体会小集体中的分工与合作,感受集体的温暖。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多组织一些家访工作,多以鼓励和表扬的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其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带动学生家长的协助与配合,促进学生参与班级活动,提高凝聚力。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下,班级的凝聚力明显提升,班级荣誉感增强。
  2.转变班主任管理角色,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化管理
  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更强调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因此这个时期的师生角色转换非常重要。这要求班主任首先要将传统保姆式的班级管理方式转变为引导式的管理方式,做好农村学校的学生学习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例如,班主任可组织“我们一起管理班级”的活动,每个月开展一次,让不同的学生切身尝试管理班级,从个人自律探索到整体地管理,逐渐认识到个人的行为对班级整体荣誉产生的影响,认识到个人的不良表现给班级整体管理带来的困扰,从被管的角色转变为管理角色,再从管理角色回到被管角色,实现心态和思想行为的转变,从而能够自觉自律,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更顺利地进行。
  3.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
  任何一个班级都应有自身的班级文化,这也是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更好开展的前提与保障。因此,班主任需要更加重视班级管理过程中班级文化环境对学生成长和班级管理产生的隐性作用,可通过教室主题墙的风格让学生自行组织参与设计,表达想法,来激发学生潜力,同时还要注重整个过程对学生理解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体验文化、感知领悟中理解学习主体性的含义。例如,班主任可以定期开展板报活动,不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让其自由发挥,围绕班级变化、自身变化、学习变化等,勾画出美好的愿景,在板报中表述理想,表达情感,使班级逐渐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促进自我主体意识的发展,并在学习生活中延续这种乐观向上的表现。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尊重其差异性
  班主任要通过观察、交流和沟通掌握所有学生的个体差异特点,根据具体情况诊断学生存在的思想行为问题,及时调整教导方式和管理方式;还要以“个别关注”的视角,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及存在的问题,更多采取正面鼓励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取长补短。例如,班主任可以经常开展主题班会、辩论性活动、教育沙龙以及各种设定角色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班集体的温暖与关注,从而形成良好的性格,以多参与、多互动的方式逐渐形成乐观的性格,同时在集体活动中勇于展现自我特征与个性,享受整个活动的过程,互相帮助,互相促进,逐渐学会分享经验与分享生活,以达到个性化发展的成长目标。
  结 语
  初中生处于非常重要的成长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应该是无忧的、快乐的。结合我国农村地区学校班级管理教育存在的不足,班主任更要深入实施新课标与秉承素质教育理念,在多给予学生关爱的基础上,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班级科学管理的形式,积极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农村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梅运淼,赖光春.浅谈“以生为本,激励赏识”班级管理模式下农村中小学班级文化的构建[J]. 文教资料,2017(03):153-154.
  作者简介:梁尚建(1966.11—),男,壮族,广西田东人,本科学历,高级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44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