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应用技术型高校科技创新类竞赛“四位一体”体系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阐述了科技创新类竞赛与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联系,指出应用技术型高校开展科技创新类竞赛的总体发展呈现积极态势,但顶层设计不尽完善,激励师生参加竞赛的措施不到位,竞赛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进而提出了应用技术型高校构建竞赛“四位一体”体系的策略: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氛围,健全基于竞赛工作的顶层设计,完善竞赛保障机制,多渠道搭建竞赛科技成果转化途径。
  [关键词]科技创新类竞赛;应用技术型高校;“四位一体”
  [作者简介]闵强(1983- ),男,河南新乡人,河南工学院,讲师,硕士。(河南  新乡  453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双创能力培育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IA18039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4-3985(2020)04-0109-04
  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提出,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创新形式、改革教法、强化实践,推动本科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以“互联网+”和“挑战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类竞赛是提升大学生包括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的重要抓手,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涌现了一大批敢闯会创的青年创新创业者。目前,由于各项软硬件要素的局限,相当一部分应用技术型高校并没有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类竞赛的作用。
  一、科技创新类竞赛与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联系
  我国科技创新类竞赛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不断发展,其人才培养成效日渐显现,为大学生搭建了充分展示自身综合能力的广阔平台,是课堂教学和专业知识的有益补充和延展。
  1.学科竞赛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提升内涵建设的有力抓手。随着高等院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在校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也日益严重。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难以招聘到与岗位相匹配的应届毕业生。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实现与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的有效对接,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深化内涵建设的目标和方向。科技创新类竞赛倡导的教育理念恰好契合了应用技术型高校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通过学科竞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团队精神等,是避免教育过程中出现“重规模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重科研轻教学、重智育轻德育”等现象的有效方式,也是高校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抓手。
  2.科技创新类竞赛为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搭建了平台。举办科技创新类竞赛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可以为大学生搭建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平台。在参赛过程中,大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实践,并在教师指导下深入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进一步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挑战杯”系列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影响力迅速扩大、享誉海内外,这类竞赛综合性强、项目水准要求高。在参赛过程中,大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深入研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极大地丰富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而促使高校重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参赛前期确定参赛题目、收集资料、进行论证,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大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通过构思、研发、制作、修改等过程,把创意变为成品,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动手实践能力;项目团队成员各司其职、相互协助,可以锻炼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科技创新类竞赛是大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能够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
  3.学科竞赛可有效促进大学生的主动学习。要在激烈的学科竞赛中脱颖而出,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并加以运用。目前,高校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机会有限,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将全程参与分析、论证、设计、制作产品等环节,面临许多从所未见的难题,有利于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据调查,仅有不到15%的大学生对“挑战杯”等创新活动不感兴趣。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好胜心将驱使其端正学习态度,在指导教师帮助下,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全过程,可以完善其知识体系,为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应用技术型高校开展科技创新类竞赛的现状
  1.总体发展呈现积极态势。近年来,应用技术型高校认识到科技创新类竞赛对于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作用,学科竞赛得到了蓬勃发展,呈现出种类日益丰富、形式日趋多样、参与人数日渐增多的良好态势。各应用技术型高校纷纷从政策、资金、人员、场地等方面,积极构建推动学科竞赛良性发展的工作机制。此外,由于高校本科业绩考核的需要,发展学科竞赛,促进本校学科竞赛获奖层次的提升,也成为地方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近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获奖数量和层次逐年稳步提高,并涌现出“互联网+水产品污水保活物流集成技术”“罗三长红糖馒头”“90后女孩有点‘田’”等集先进技术与广阔市场前景于一身的优秀创业项目。
  2.顶层设计不尽完善。通过分析发现,参赛规模、培训指导、获奖结果等与学校顶层设计及各单位是否精心组织紧密联系。应用技术型高校领导班子应从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全局出发,集中优势资源,制订科技创新类竞赛相关工作的总体方案。现阶段,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竞赛顶层设计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竞赛的作用认识不足。虽然大部分应用技术型高校重视竞赛工作,但与学术型大学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没有与人才培养计划有机结合。二是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教育合力。部分应用技术型高校缺乏从宏观层面指导竞赛的顶层设计,各部门无法形成合力,从而导致师生应付参赛、疲于参赛的现象时有发生。   3.激励师生参加竞赛的措施不到位。竞赛活动属于第二课堂的范畴,所有与参赛有关的工作都需要在师生的业余时间完成。对大学生来说,校园生活以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为主,参与学科竞赛占用的是业余时间和休息时间。对指导教师来说,带领学生参加竞赛,则需要占用其备课、科研或者照顾家庭的时间。著名管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能起到激励作用的因素是那些因为良好的工作业绩而受到奖励或工作上的成就感等与工作本身具有内在激励联系的因素。因此,除了教师的职业操守和奉献精神外,必要的激励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大部分应用技术型高校在制定激励措施时,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局限,不能为指导教师提供与学术型大学相近的物质奖励或工作量,从而造成了部分优秀师资与资源的流失。
  4.竞赛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近年来,以“互联网+”“挑战杯”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类竞赛获奖作品引起了风险投资人的高度关注,项目团队参加学科竞赛的过程也是向潜在投资人展示创业计划的过程。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OFO”“饿了么”等项目成功融资数千万美元,已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明星项目,但大部分项目仍然静悄悄地躺在实验室里,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这些项目大部分来源于应用技术型高校团队,有着相似的共同点,即属于创意类项目,没有被市场和消费者接受,且大部分产生于实验室,没有真正应用于市场。设计研发团队付出的努力只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验室成果,或做出了基本雏形,离批量生产还有很远的距离。
  三、应用技术型高校构建竞赛“四位一体”体系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氛围。一是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接轨,在优秀传统校园文化的积淀上注入创新元素,展现大学生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面貌。二是明确学生为本的校园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校园建设和管理的主人翁意识,注重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应用型院校在加强学生组织和社团建设时,应从竞赛导向出发,引导学生活动向学术与竞赛方面实现良性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竞赛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三是在广大教职工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开展各项工作要以学生受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升与发展。
  2.健全基于竞赛工作的顶层设计。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为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具体路径。应用技术型高校要充分领会会议精神,发挥科技创新类竞赛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健全竞赛工作的顶层设计。一是创新教育理念。应用技术型高校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顶层设计,紧扣行业发展动态,健全多渠道、多元化、多部门的协同合作机制,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应用技术型高校要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形成“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实践”的阶梯式培养体系,使学生在提升创新能力的同时,及时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教师则要转变教学理念,及时了解创新教育的相关理论与规律,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创新思维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要结合社会对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通过制度制定、机构组建、经费保障、师资建设等多重举措,构建完整的竞赛制度体系,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特点,将竞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融入育人的全过程。应用技术型高校还要以竞赛为抓手,以赛促学,增加竞赛必修学分,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延展;以赛促教,加大师资建设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并提高考核标准;以赛促改,加速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深化校企地之间的横向联系;以赛促创,鼓励大学生将竞赛成果投入实践,并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3.完善竞赛保障机制。与综合型大学相比,应用技术型高校在财力、人力、设备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可以着重挑选1~2个具有专业优势的学科竞赛进行深度培育,以实现从点到面的突破,形成师生主动参与的良好局面。一是制定相关竞赛的激励制度,将竞赛与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有机融合,在专业教育中增加相关内容;积极推进第二课堂学分制度改革,加大竞赛分值的占比,使师生树立主动参与竞赛的意识。二是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选择相关学科竞赛,由相关院系牵头,聘请专家辅导,力争实现竞赛成绩的突破,增强广大师生的参赛热情和自信心。三是加强专兼职双创导师队伍建设。参与科技创新类竞赛不仅需要学生的积极响应,更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教师悉心指导。应用技术型高校要着重培养具有创新实践意识的指导教师,定期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赴企业进修,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使其将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传授给学生,增强参赛项目的创新性和竞争力。
  4.多渠道搭建竞赛科技成果转化途径。2016年颁布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和《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鼓励通过举办“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集聚整合创业投资等各类资源支持创新创业;高校要引导科研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应用技术型高校应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有效提高科技创新类竞赛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一是鼓励获奖项目落地。学校可聘请专家对获得省级竞赛荣誉的项目进一步诊断筛选,鼓励潜力项目的持续发展。例如,采取创业导师一对一指导,为大学生提供众创空间或创业孵化园的工位,开放校内实验室,并给予一定的启动资金,为初创团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二是搭建项目展示平台。应用技术型高校应为项目成果转化提供信息支持,在竞赛开展的前期、中期、后期为项目团队提供与行业企业、投资人对接的平台,使参赛师生及时了解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现状,进而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为成果转化提供更多的机遇。三是积极争取社会资本投资。竞赛成果转化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学校可组织具有投融资经验的创业导师对项目把脉,在提升吸引投资能力的同时,帮助团队做好资本甄别与股权的合理分配;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将银行、投资人和企业引入校园,组织大学生团队进行项目路演及投资谈判,从而争取更优质的社会资本投资,加速竞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人才是我国经济持续良性发展的第一资源。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这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应用技术型高校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类竞赛对培养新型人才的作用与效果,积极探索竞赛与专业教学充分融合的路径和实现方式,为社会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严丽玉,吴晓晨,康美玲,等.应用型本科学科竞赛与创新项目联合推动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J].创新教育研究,2017(2):122-127.
  [2]林晓.基于创新竞赛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15(2):132-134.
  [3]安佳,彭小英,耿子健.以互联网+竞赛为载体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8(6):103-108.
  [4]王超,马莉,李斌,等.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8(9):93-96.
  [5]陸国栋,陈临强,何钦铭,等.高校学科竞赛评估:思路、方法和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8(2):63-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79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