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厚的财富,小学语文教学当然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渗透。因此,应从小教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并不断传承。文章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进行分析,详细阐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以不断提升教学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03-0035-02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现状
  首先,学校注重教学成绩,只在乎升学率的多少,而课程设计也出现统一意见,认为在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教育既占用了学生太多的时间,也对成绩有所影响。基于此,传统文化教育显然是一种形式,没有系统的教材,导致学生根本就无从了解与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其次,学生没有强烈的传统文化意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在网络上他们追求时代感,更加注重国外的节日,而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知之甚少。
  再次,传统文化教师整体素质不佳。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熏陶,而教师作为引导者其言行对学生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很多教师不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这就造成教师整体素质欠佳。第一,缺乏专业教师,讲授传统文化的教师有时是语文教师,有时是历史教师,这些非专业的教师无法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讲述出来,因此学生学不到精彩内容。第二,缺乏培训,传统文化课程不属于考试范围,因此相对课时也不多,致使传统文化教育者欠缺。
  最后,学校并不重视传统文化的建设。一所学校的传统文化设施,是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体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校园文化多种多样,从精神到活动甚至校园的花草树木及建筑设计中都有着传统文化的印记。但有些学校并不重视,资金方面也没有得到扶持,因此无法体现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
  二、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方面对于学生语文综合力的培养有着较大的帮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的道德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小学生天性好动,他们有快速接受事物的能力,但是此时的身心还未健全,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文化氛围,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人文素养的提升。小学阶段的语文内容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在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能力。但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并不重视,只注重知识的讲授,忽视人文教育的意义;教学方式陈旧,使其教学效率欠佳,这种种问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人文素养的提升是极不利的。
  三、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选择素材上应符合学生需求。按照学习特点选择相应的素材,再将这些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结合,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选择合适的元素。按照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元素,再与语文结合起来,使语文与传统文化相互促进,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识字课中,可以通过传统文化引导学生通过美食、民谣等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在这个过程中识字。同时联系生活,组织相关活动让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第三,优选教学方法。传统文化的融入需要慢慢渗透,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好的教学方法。小学生没有很强的自制力,教师可以选择以他们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多媒体或绘本教学,通过直观展示,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四、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1.传统文化与识字教学
  生字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有些学生不喜欢学习新字词。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转变教学方法,找到兴趣点并引导他们参与学习。小学生容易产生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设计故事,激发他们的兴趣。若把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故事结合识字教学,定会收到满意的效果。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人物事迹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
  例如,學字时“司”的讲授,可以穿插司马光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产生学习兴趣,了解司马光的聪明睿智,也认识到他的高大形象,以对“司”有更深刻的印象。在学习中,学生认识了文字,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另外,汉字的演变及背后故事也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好方法。如“孝”字,我们分析它是上下结构,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这其中的寓意指的是有一个小孩正在搀扶着一位老人。而孝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倡导的内容。因此教师应从“孝”切入,把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典故讲述给学生,教导他们什么是尊老、爱老。又如,日月二字,人们通过对太阳与月亮外形的了解,从象形字慢慢演变成今天的“日”和“月”,而太阳和月亮都会发光,所以它们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明”。“跑”或“蹲”,这两个字都需要足部的运动,所以偏旁都是“足”。通过对这些汉字的讲解,学生深刻理解了汉字的含义。如此教学,学生一边学习词语,一边体会传统文化,继而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2.古诗词的导入
  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所占有的地位是不可估量的,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古诗词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会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领悟与了解。通过古诗词内容设计教学,在其中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受到熏陶,以提高人文素养。例如,《清平乐·村居》,此诗词描写了田园生活的美好景象,是作者向往的生活状态。教师在教学时对作者的经历及创作背景加以描述,学生会对诗词情感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同时向学生讲述辛弃疾一生所拥有的成就,讲述他诗词的特点以及当时与他齐名的著名诗人及诗词等,这样既加深对诗词的认知,也将知识面拓展开来。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了解当时的诗词文化,同时有效提升人文素养。又如,《秋思》抒发了作者的思乡情怀。关于思乡的诗词有很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后把有关思乡的诗词收集起来,通过不断地阅读加深对诗词的了解。学生对类似诗词文化的了解,也会激发对家乡的热爱,让语文教学更有意义,效果更好。   3.在名著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名著是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们的文学价值极大,是学生学习文学的好帮手。将传统文化与之相融,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深刻了解历史,更能开阔阅读视野,提升审美能力。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名著,提高人文素养,能有效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例如,《大禹治水》一课就选自名著《山海经》,讲述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它体现了古代人们不怕艰苦的精神。虽然公社时期社会有了进步,但人们被洪水迫害,有着强烈的治水愿望,这些发展历程是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教师在教学时结合课文背景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开阔视野。通过阅读名著,学生了解名著背后的知识,会对传统文化加深认知,同时也提升人文素养与文学的鉴赏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使学生文化底蕴得到提高,也能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实现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 楠.让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绽放光彩[J].学周刊,2019(18).
  [2]任 静.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析[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7.
  [3]范剑南.播下一粒种,收获一份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J].考试周刊,2013(75).
  [4]钱雪兰.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4).
  [5]袁 倩.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探微[J].成才之路,2015(8).
  [6]沈春芳.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7]杜 娅.浅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傳统文化教育[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12).
  [8]田秀云.在孩子的心里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J].新课程学习(下),2011(2).
  [9]葛文豪.传扬传统文化 培养时代新人——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1).
  [10]刘 欣.浅谈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4).
  [11]余国源.试论语文学习素质及其教育模式[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12]陈 曦.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新加坡的继承形态(1819—1911)[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13]王 璐,尤 铮.英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上海少先队研究,2015(1).
  [14]彭菊花.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浅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理论月刊,2015(1).
  [15]姚海蓉.探讨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入小学教育之中[J].课外语文,2014(22).
  [16]石皇冠,程小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一)[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4(11).
  [17]伊志坚.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的当代价值[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18]黎良海.论小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2012(1).
  [19]杨艳丽.渗透传统文化 提高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语文学刊,2009(16).
  作者简介:朱玉萍(1964—),女,陕西汉中人,高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31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