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使其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教育的目标来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因材施教;心理活动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一朵朵风姿初现、含苞欲放的花儿,只有在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环境之下,才可以良好地成长起来。可是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教师的教学进度紧,教学质量又不能落下,导致了唯分数论的情况出现,于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其心理健康往往被教师和家长忽视,这样的情况导致部分学生由于心理产生偏差,行为举止出现问题,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所以,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状态,及时疏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一、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有着各自的长处与短处,教师不能因为他们一时的错误而全盘否定他们潜在的可能性,而是应该因材施教、扬长避短,这样学生才能得到相对公平的教育。
  教师既要认识到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又要尊重个体特点,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来灵活处理各种问题,帮助他们发展长处,改正短处,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面对挫折而又不至于因此变得老成、刻板。
  莹莹是个娇气的女生,刚上一年级的第一个星期,天天哭闹着要找爸爸妈妈,下课也不愿意跟同学们玩耍。学校午休的时候,她一个人在小床上淌眼泪,伤心极了,有时候甚至还会哇哇地哭出声来,压抑的情绪弥漫开来,让其他学生也开始双眼通红,怎么哄都不行。这可急坏了学校的教师,一问莹莹的爸爸妈妈,原来莹莹还有很能干懂事的一面,幼儿园的时候教师都夸她是小帮手,在家里,她也会很主动地分担妈妈的家务活。
  这时候笔者心里明白了,其实莹莹是个懂事乖巧的学生,只是她暂时还不适应小学生活,对陌生环境感到害怕。于是笔者把莹莹叫到办公室,给了她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例如把作业本收拾好、把笔分好类等等。把工作都完成后,莹莹虽然还难过,可是渐渐地,她终于不再流泪了,这时笔者大大地表扬了她一番,还奖励了她一朵小红花。虽然暂时还不能看到莹莹灿烂的笑脸,但是笔者相信她心中的勇气已经生根发芽了。到了第二个星期,当笔者看着她活跃的身影时,心里别提有多欣慰了。
  二、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后进生适应学校生活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当学生受到教师鼓励的时候,他们心里无疑是激动的,是兴奋的。这样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他们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动力和迎接挑战的勇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正视并解决困难,从而减少学校伤害事故的发生。
  教师们都说诺诺是笔者班上最调皮的男生之一,一开始,笔者也头痛不已。开学第一天,笔者给他调座位,他却把头转过去,嘴巴撅得高高的,非要坐在自己喜欢的地方。课堂上,诺诺坐不了两分钟就会喊累喊无聊,笔者提醒他,他立马又会转过头去,嘴里还嘟哝着:“不要您管……”下课了,他在A座一楼的走廊来回追逐,撞到了不少同学,值日生制止他,他朝他们做鬼脸,然后立马跑开,任课教师也经常会在下课时间收到不少关于诺诺的投诉。笔者问他为什么不能当个好学生,他说因为他不快乐,他想念幼儿园的朋友。
  笔者想,一定要让诺诺尽快融人小学生活。首先,笔者觉得要让他在同学里面建立正面的新形象,让他融入新集体,感受到跟新同学和谐相处的快乐。于是笔者开始了每天的“盯梢”,一下课就准时蹲点,在教室里观察他的举动,一旦他即将做出违反纪律的举动,笔者就叫他过来帮忙做事,消耗他多余的精力,避免他将“下课追逐”变成习惯。平常,笔者开始减少批评他的次数,不能一见到他犯错就批评,教育的方式要委婉一点,以鼓励为主。然而,笔者很快就发现,对于他来说,普通或者随意的鼓励是无效的,他似乎时时刻刻在走神,只專注于自己喜爱的事情,根本不稀罕也不理解教师为什么要鼓励他。
  逐渐了解他的心理活动之后,笔者着力发掘他的优点,发现他有一点英语基础。于是,笔者尝试着让他领读,效果出人意料——只见他不同往常地带着点羞赧走到教室中间,端正地捧着书,怯怯地看着笔者。笔者则以眼神鼓励他,他深呼吸一口气,大声地朗读起来,他的声音虽略显稚气,但发音圆润饱满。于是笔者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让大家热烈地为他鼓掌。在这个充满善意的热烈氛围中,他的眼神似乎有点不一样了。这时,笔者终于明白了什么样的鼓励是适合这个学生的。就这样,通过一次次能够唤醒学生真切感受的鼓励,诺诺逐渐往好的方向发展,圆圆的大眼睛里有了神采,表现也越来越好。
  只有研究学生心理,才能走近学生的生活。如果教师不能用同理心认识班上的学生,想他们所想,感他们所感,就不能真正得到他们的喜爱与信任。教师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快乐的学习时光。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为了不因自己不完美的性格造成不可避免的意外,教师应该不断努力摆正自己的心态,尽量做到不急不躁,温和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躬身践行,教师要更加关注细节,从细微处改变每一个心理有偏差的学生,让他们既能够迎朝阳而热烈开放,也能够于风雨中顽强独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74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