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检测创伤弧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建立创伤弧菌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检测方法,根据编码创伤弧菌DNA促旋酶的B亚单位蛋白(Gyrase Beta Subunit,gryB)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RPA特异性引物,建立创伤弧菌gryB基因的RPA检测方法并测试其特异性、灵敏度和应用效果。结果发现,建立的RPA检测方法特异性好,能够从创伤弧菌中检测到234 bp的特异性条带,仅需在37 ℃下恒温反应40 min,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该方法的灵敏度与PCR相当,可达到0.1 ng/μL,应用检测结果也表明该方法与传统培养方法相当。因此,本研究建立的RPA方法检测gryB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无需特殊的仪器设备,适合实验室快速检测。
  关键词:创伤弧菌;gryB基因;RPA;检测
  中图分类号:S18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04-0073-04
  收稿日期:2018-12-06
  基金项目:广东省基金团队项目(编号:S2012030006235);广东省科技计划(编号:2016A050503031);广东出入境检验检验局科技计划(编号:2017GDK48);广东省汕头市科技计划(编号:汕府科[2017]166号-38)。
  作者简介:凌 莉(1978—),女,广东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食品安全研究。E-mail:joiceling@163.com。
  通信作者:李志勇,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食品安全研究。E-mail:lizy@iqtc.cn。
  创伤弧菌是一种带有荚膜的革兰氏阴性嗜盐弧菌,在海水养殖的牡蛎、虾和蟹等贝类、甲壳类水生动物中分布广泛,是流行程度、危害程度最高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1-2]。人食用生的或未经充分加工的海产品,以及通过皮肤创口接触海水入血均可感染,并在短時间内出现败血症“蜂窝组织炎”出血性大疤,半数以上患者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因此创伤弧菌又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3]。当下世界上大部分沿海国家均有创伤弧菌的致病报道,我国江浙、闽粤沿海及台湾地区亦有较多的感染报道,更有数例因创伤弧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患者,在3~4 d内均出现腹腔内广泛性坏死、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的案例,是公众饮食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所以对创伤弧菌的检测在公共卫生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目前,对创伤弧菌的检测仍主要依靠传统方法,即首先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增菌,进而结合生化及血清学方法进行鉴定。传统方法检测结果准确,但是存在检测效率低、检测目标单一、灵敏度低且耗时长、操作繁琐等不足。为满足致病菌快速检测的要求,技术人员发展了酶联荧光免疫检测法(VIDAS-CHL)、酶免疫法(EI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胶体金试纸条法、API生化鉴定试纸条法、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技术和实时荧光PCR等方法。其中,实时荧光PCR及PCR相关的其他改良技术以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等显著优势,近年来在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5],但荧光检测设备普遍售价偏高、产物片段偏小、引物探针设计要求较高等不可回避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应用,尤其是不利于非实验室环境下现场检测以及基层实验室的推广应用。
  RPA(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cation)是继LAMP之后的另一种等温核酸扩增技术[6],该技术扩增利用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ed DNA binding protein,SSB)将双链模板DNA解链,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引物与特定模板正确配对形成复合体,然后由DNA聚合酶延伸引物生成新的DNA互补链。该方法主要具备以下优点:(1)恒温37 ℃下即可反应,不需要高低温度循环实现核酸解链和退火;(2)只需要1对引物,反应时间短,仅需40 min;(3)结果易辨识,RPA扩增产物具有特定大小的条带[7],而且还可进行进一步的测序确认。
  目前,国内尚未见到利用RPA技术检测创伤弧菌的报道,本研究拟根据编码创伤弧菌DNA促旋酶的B亚单位蛋白(Gyrase Beta Subunit)的gryB基因,设计RPA检测引物,构建创伤弧菌的RPA检测方法,并验证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创伤弧菌gryB的简便高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于现场应用检测的技术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创伤弧菌(ATCC27562)、拟态弧菌(ATCC33653)、副溶血弧菌(ATCC17802)、河流弧菌(ATCC33809)、溶藻弧菌(ATCC17749)、霍乱弧菌(ATCC39315)、哈维氏弧菌(ATCC33842)、沙门氏菌(ATCC14028)、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单增李斯特菌(ATCC19114)均为本机构购买的标准菌株,其购买来源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广东食品微生物安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美国MBL公司。应用检测的样品均为本机构2016年法定和委托检验中的留样,所用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为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产(货号DP302),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安排合成,电泳级琼脂糖、DNA Marker及显色剂购自宝生物大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RPA扩增试剂盒为TwistDX公司产TwistAmp Basic kits。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PCR扩增仪(Veriti,ABI公司)、核酸蛋白分析仪(ND-1000,Thermo公司)、电泳仪(DYY-6C,北京六一)、凝胶成像系统(Tanon-1 600,天能公司)。
  1.3 方法
  1.3.1 基因组DNA提取   先将上述标准菌株按照国家标准GB4789进行复壮增菌及生化鉴定,再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提取上述增菌液的基因组DNA,使用核酸蛋白分析仪检测DNA浓度及纯度并统一稀释为100 ng/μL备用。
  1.3.2 引物设计
  参考RPA引物设计的要求,根据gryB基因的保守序列,使用Oligo V6.22软件进行引物的设计和筛选,入选序列再利用Primer Blast工具(NCBI官方网站提供)进行特异性确认,最终交由上海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安排合成。最终设计检测创伤弧菌的RPA检测引物,扩增条带234 bp,序列具体如下:上游引物:5′-GCTTGAATACCACCTTCATACATGAAGTGATC-3′;下游引物:5′-TCATGGTGTGCCTGATGCACCGCTTGCTAT-3′。
  1.3.3 RPA检测方法建立
  以“1.3.1”节中制备的DNA为模板,采用上述引物进行RPA扩增,同时设置超纯水为阴性对照,测试恒温37 ℃反应时长分别为30、40、50、60 min时的扩增效果。RPA扩增体系的配制方法如下:向含有冻干酶粉的0.2 mL Twist Amp反应管(Twist AmpBasic kits,Twist)中加入再水化缓冲液(Rehydration Buffer)29.5 μL,去离子水12.5 μL,上、下游引物各2 μL(终浓度为0.4 μmol/L),模板DNA 1.0 μL,最后再加入醋酸镁溶液2.5 μL(280 mmol/L)。RPA反应结束后,向RPA扩增产物中加入50.0 μL苯酚/氯仿溶液,充分混匀后12 000 r/min离心2 min,取上清液5 μL点样于1.5%琼脂糖凝胶,使用1×TBE缓冲液进行电泳,电泳条件为5 V/cm,恒压电泳40~60 min,最终在凝胶成像系统上观察结果。
  1.3.4 RPA检测方法特异性评价
  按照“1.3.3”节的RPA检测反應体系及适用扩增时长,对前述11种标准菌株的基因组DNA进行检测,对所建立的RPA检测方法特异性进行评价。
  1.3.5 RPA检测方法灵敏度评价
  将创伤弧菌基因组DNA进行10倍梯度稀释,共5个稀释度,以梯度稀释的DNA为模板,按照“1.3.3”节所示RPA检测反应体系进行RPA灵敏度试验,并与蒋蔚等报道的PCR检测方法的灵敏度[8]进行比较,评价RPA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1.3.6 RPA检测方法应用效果评价
  选取本机构2016年检测留样样品50份,包括20份阳性样品,其中创伤弧菌确认阳性检出2份。样品主要为冻虾仁、冻凤尾对虾、冻牡蛎、活青蟹、金鲳鱼以及水质监控样本,参考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国家标准进行样品处理,使用碱性蛋白胨水增菌培养10 h,取2 mL 增菌液离心富集,使用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货号DP302)提取DNA,使用建立的RPA方法进行创伤弧菌检验,以结果的一致性来评价方法的应用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RPA检测方法的构建
  以创伤弧菌标准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并以超纯水为阴性对照,测试了不同扩增时长的RPA检测效果,由图1可知,在40 min时便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扩增效果,gryB扩增条带与预期目的条带大小一致,约234 bp,阴性对照没有条带,建立的RPA检测体系能够准确检测到gryB基因。
  2.2 RPA检测方法的特异性评价
  由图2可知,gryB的RPA特异性评价结果显示,创伤弧菌能够检测到234 bp的特异性条带,其他10株标准菌株:拟态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溶藻弧菌、霍乱弧菌、哈维氏弧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均未检测到条带,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2.3 RPA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评价
  灵敏度测试结果(图3)显示,当RPA检测方法反应时间为40 min,DNA含量为0.1 ng时,可检测234 bp大小目的条带,该灵敏度结果与蒋蔚等建立的检测创伤弧菌groEL基因的PCR方法一致;当DNA含量为0.01 ng时,2种方法均未能扩增到目的条带,说明RPA方法与PCR方法的灵敏度相当。
  2.4 RPA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
  应用建立的RPA检测方法,对本机构2016年检测的20份阳性检出留样(其中创伤弧菌确认阳性检出2份)和30份阴性留样进行了复检,结果共有2份样本检出创伤弧菌,该留样检测结果与之前传统培养及生化鉴定的结果完全一致,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3 讨论
  RPA技术是近些年兴起的常温扩增技术,目前在病毒、病原菌及转基因的检测中均有成功应用的先例[8-14],但尚未见创伤弧菌的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建立了针对创伤弧菌特异性gryB基因的RPA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应用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与普通PCR相当,可较好应用于水生动物及其加工产品的检测,且反应耗时短、对设备依赖程度低,适合基层单位和现场检测使用,为创伤弧菌的疫情监控、污染监测等提供了更为简便高效的解决手段。
  研究表明,gryB基因与DNA复制、限制、修饰和修复相关,在细菌DNA的转录和复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常被选用于细菌系统发育分析及细菌鉴定[15-16]。本研究亦是基于gryB基因保守序列建立了RPA检测方法,在特异性、灵敏度及应用检测方面上也均达到了预期效果。
  RPA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在37 ℃恒温反应,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反应参数优化,本研究也只是对比测试不同反应时长的扩增效果,发现在40 min时扩增产物基本可满足检测需求,考虑时效性及污染防控,未选用扩增更长但可能更灵敏的反应参数。此外,RPA技术反应温度接近人体温,可不依赖PCR扩增仪,有学者利用该特性建立了一种仅仅利用人体温度即能完成DNA扩增的RPA检测方法[17],显著拓展了该技术的应用条件。   灵敏度是评价检测方法优劣的一个关键参数,本研究建立的RPA技术用于检测gryB方法,其灵敏度和普通PCR方法相当,也与已报道的LAMP检测方法[18-20]相当。但RPA技术相比普通PCR,反应更为快速(仅需30~40 min),且不依赖PCR仪;同时相比LAMP、RPA技术引物设计难度小,产物片段单一,便于后续进行测序确证,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同PCR方法一样,RPA技术也是扩增检测特定基因序列,该序列与目标菌的性状及行为表现并无必然的对应关系,当目标菌数量较少、活力较弱时,使用传统微生物检验方法不一定能检出为阳性,故在应用检测中可能存在假阴性问题[21]。本研究建立的RPA检测方法,对本机构的50例留样的应用检测并未发现假阴性问题,可能与研究的样本数量偏小有关。
  当然,RPA技术作为一种后起的检测手段,也有不足之处需要完善。首先,RPA体系对于蛋白活性要求比较高,需要保证体系中的各种酶触反应准确进行,其技术的提升依赖现代酶学的发展应用;其次,RPA扩增体系中存在大量蛋白酶,故直接电泳无法分辨出目的核酸片段,必须经过纯化去除蛋白质[7];再次,RPA的关键技术有知识产权的保护,试剂成本相对较高。但RPA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核酸扩增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快速便捷等优点,被誉为“一种可替代PCR的技术”,在病原体检测及食品安全等众多领域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应用,技术发展及应用前景均较为广阔。
  参考文献:
  [1]王一梅,熊 燕,梁建生,等. 洪涝渍水中检出1株创伤弧菌[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6(24):3643-3644.
  [2]陈佳璇,邓志爱,和 鹏,等. 2014年广州市生吃水产品中创伤弧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17,33(6):664-666.
  [3]张 晶,张欣强,周 勇,等. 广州地区海产品中创伤弧菌病原学特征分型[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6,28(4):422-425.
  [4]陈乐川,朱红军,周泽妍,等. 汕头地区4例散发创伤弧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4):272-276.
  [5]李丹丹,徐义刚,邱索平,等. 基于vvhA基因检测创伤弧菌实时荧光PCR方法的建立[J]. 食品与机械,2016,32(9):31-33,70.
  [6]Lutz S,Weber P,Focke M,et al. Microfluidic lab-on-a-foil for nucleic acid analysis based on isothermal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Lab chip[J]. Lab on a Chip,2010,10(7):887-893.
  [7]张 娜,乾义柯,魏 霜,等. 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的葡萄卷叶伴随病毒3号检测方法[J]. 新疆农业科学,2016,53(2):302-308.
  [8]蒋 蔚,易 力,陈永军,等. 水产品中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和创伤弧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6,24(1):44-51.
  [9]Milena E,Yongjie W,Peter O,et al.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assay for rapid detection of francisella tularensis[J].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2012,50(2):232-234.
  [10]Boyle D S,Lehman D A,Lillis L,et al. Rapid detection of HIV-1 proviral DNA for early infant diagnosis using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J]. mBio,2013,4(2):49-52.
  [11]劉冬虹,王德莲,郭燕华,等.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的研究进展[J]. 检验检疫学刊,2016(5):65-68.
  [12]王建昌,王金凤,刘立兵,等. 非洲猪瘟病毒RPA等温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国动物检疫,2016(7):78-81,94.
  [13]魏梅生,田 茜,赵文军,等. 番茄细菌性叶斑病菌RPA检测技术[J]. 植物保护,2016(1):150-153.
  [14]邓婷婷,黄文胜,程 奇,等.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检测转基因水稻中的Cry1Ab/c基因[J]. 中国食品学报,2015(3):187-193.
  [15]张新中,张世秀,李海平,等. 多重PCR在创伤弧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J]. 水产科学,2007,26(12):668-670.
  [16]郝云婕,韩素贞. gyrB基因在细菌系统发育分析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通报,2008,2(2):39-41.
  [17]Crannell Z A,Rohrman B,Richards-Kortum R. Equipment-Free incubation of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eactions using body heat[J]. PLoS One,2014,9(11):146.
  [18]Kiddle G,Hardinge P,Buttigieg N,et al. GMO detection using a bioluminescent real time reporter (BART) of 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 suitable for field use[J]. BMC Biotechnology,2012,12(1):15.
  [19]周 顺,高志鑫,张 敏. 创伤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双重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 中国兽医学报,2016,36(11):1875-1881.
  [20]张丽娜,王明义,杨小蕾,等. 海洋创伤弧菌LAMP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与评价[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5):577-579,582.
  [21]谢朝梅,肖慧芳,刘保湘,等. 水产品中霍乱弧菌4种检测方法的效果比较[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6(8):1119-1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47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