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孙贺

  【摘要】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如何上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课,使其生动活泼、充满活力,是我们美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值得探讨的新问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  课程改革  教育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211-02
  一、引导学生兴趣,改变传统观念,创设新课改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学好美术课就要引导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发挥出学生学习美术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改变教学手段,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的上课氛围,进行情境创设、进行小组讨论、进行小组竞赛,教学任务在师生互动中完成。改变以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被动的接受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新课改的美术课堂了,整堂课只听见老师说,学生静静的听着,不睡着就不错了,这样的课堂学生不能参与其中,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
  将小学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艺术来源于生活,却要高于生活。艺术是离不开生活的,小学美术教学跟生活结合起来,学生更直观的了解美术,学习美术,同一尊雕像,让学生描绘出来,你会发现每一名学生画的都不一样,因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画的角度都不一样,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美术课堂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对小学美术学习的兴趣关键。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上好美术课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学生面对单一的图片并没有什么兴趣,因为是静态的,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网络、多媒体日新月异,为我们上课提供了资源与平台,通过各种媒介接收新知识、新观念,利用多媒体播放新颖的、动态的图像、动画、声音来玩转课堂,声音与影像,文字与图片结合在一起,课件形象、生动、信息感强、具有视觉冲击力,会使课堂锦上添花,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讲述故事、激发热情,因势利导,发散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合理的播放与知识点相关的典故、音乐、视频等,虽然制作过程繁琐,复杂,看到学生满足与惊奇的神情都是值得的。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课件是提升美术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是在美术欣赏课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古往今来名家的作品开阔了学生的眼界,美术欣赏课如果单独展示一副作品,学生抓不住同类作品的共同点,多媒体展示更好的突出了教学重点,使教学过程更生动。在作品展示环节里,多媒体起到了更形象、直观的作用,合理的运用多媒体使美术教育焕发出更新的活力。
  三、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创新思维、创新才能是创新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是美术教育的目标,实现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改革的核心任务,改进课堂教学、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美术课程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展开联想,创造出有生命价值的作品。美术教师有目的的在课前给学生创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通过课外读物、网络或者请教长者等多种方法,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面,教育最终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创造力量,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美术课上创造一切的条件与机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习、体会、思考从而解决问题。调动起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与热情,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学到美术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美术作品的展示与评价
  美术作业的展示就是把作品摆放出来,让师生一起来欣赏、评价。学生把作品展示出来是想获得大家的认同、赞赏的。美术作业凝聚着学生一节课的劳动心血,闪烁着他们的创意与和智慧,希望得到中肯的评价与指导。由于每一节美术课用的材料不同,展出的方法也不同,有的作品适合板贴法、图形法、悬挂法,有的适合媒体展示法等等。
  传统的美术作業评价就是老师打个分,这种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用成人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的作品未免会打击到学习积极性,美术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接触的事物也不同,学生自身的艺术天赋也不同,无论孩子创作的作品是好,还是很糟糕都不要去挫伤他们幼小的心灵,对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对画的不好的作品也要找出闪光点,进行鼓励,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越来越棒!在新课改下老师要改变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小组互评、师生互评等评价方式,让同龄的学生相互评价提取意见,老师要给予学生肯定的态度,积极的赞扬与欣赏,让他们感受到平等和价值。
  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循规蹈矩,同一问题要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想象。美术教师不断的完善提高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开阔了视野。创新的美术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创新与探索,不断的提高,坚持好新课程改革,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00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