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生在进行思维活动时主要运用的是形象思维,面对具备高度抽象性特征的数学知识,他们往往存有严重的畏難情绪,为此,教师必须着力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力求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主要探讨有效开展趣味性教学的具体策略,以供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51-0080-02
  引 言
  对于小学生而言,驱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最为直接有效的动力,就是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唯有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师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应着力把握趣味性数学教学策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一、引入生活化数学教学素材,缩短学生与数学知识间的心理距离
  数学这门学科具备很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许多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总结自人们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数学知识已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社会生活带来了诸多深刻变革。要想有效将趣味性教学策略落实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首先应把握好数学科目的这一生活性特征,注重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数学与生活间存在的客观密切联系,引入生活化数学教学素材,缩短学生与数学概念、数学定理、数学公式及数学规律等数学知识之间的心理距离,帮助学生克服抵触情绪,使学生发现和感受数学科目内在的趣味性与魅力,切实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进而有效强化学生数学素养与综合数学应用能力[1]。为切实推动数学教学朝着生活化方向发展,教师应认真研读数学教材,在对教材形成深刻的把握后,将生活实际与数学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合理选择兼具教学针对性与趣味性的生活化教学素材,以此有效达成趣味性教学。
  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说出教室中物品所包含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及梯形元素,比如黑板(平行四边形)、学生穿戴的红领巾(三角形)、投影仪侧面形状(梯形)等,从而让学生感受数学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性,以此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开相关数学的探究,促使学生以数学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有效实现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增强。
  二、借助多媒体信息教学技术,切实优化学生数学课堂学习体验
  多媒体这一信息教学技术,不仅集成图文展示与音频、视频播放等多项功能,而且还能呈现应用希沃白板等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软件制作的教学课件,因此它是教师展开趣味性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助力。借助多媒体设备,教师既能够直观生动地转化抽象性强而理解难度大的数学知识,以此帮助学生建构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又能够从听觉与视觉上全方位优化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参与学习的体验,从而将学生真正转变为课堂主体,促使他们迅速集中注意力专注地进入数学学习状态。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全面整合不同类型的优质数学教学资源,比如数学趣味动画、数学趣味音频和视频等,以此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使数学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让学生不再感到数学学习枯燥乏味,而是以发现者和探索者的身份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的动画播放功能,为学生分别播放关于基本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等)经过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化后形成全新图案过程的动画,利用动画这一对学生而言具备较强吸引力的形式来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三种基本图形变换及其特征,有效培育学生几何直观素养。
  三、设计开展趣味性数学游戏,有效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喜欢参与游戏是小学阶段学生的重要特征,为此教师可以在全面了解本班学生实际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对数学科目之兴趣的基础上,为学生编创趣味性数学游戏。数学游戏以数学知识为内容,以游戏为形式,能够有效平衡“玩”与“学”两者间的关系,利用小学生的爱玩天性来推动数学教学。为此,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展开交流沟通,通过这种方式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并在把握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展开数学游戏编创活动,力求设计出符合全体学生特质的趣味性数学游戏,从而调动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游戏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游戏对增强数学课堂趣味性和培养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参与兴趣的积极促进作用,更好地达成既定教学目标,取得理想的数学教学成果。
  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可能性”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自备材料,在课堂上让学生用这些材料制作彩色圆形转盘(圆形转盘等分为四个扇形,每个扇形上分别涂上红、蓝、黄、绿四种颜色)的方法,然后为学生讲解本单元相关知识点,在学生充分理解本单元知识点后,组织学生利用自主制作的彩色圆形转盘,两两一组开展“转盘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学生A先转动五次转盘,由学生B记录学生A转动的结果,学生A转完后双方互换角色,即学生B转动五次转盘,学生A负责记录。之后对比两人的转动结果,谁转动结果中出现红色的次数多谁就获胜。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对“可能性”的理解。
  四、建立数学学习与探究小组,强化数学课堂学生沟通交流互动
  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数学学习与探究小组的方式来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来科学分组,切实推动学生在组内形成优势互补、各个小组之间展开平等交流讨论。小组合作教学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实现思想碰撞,从而让学生获得关于同一问题的不同分析角度并加强课堂互动,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并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中“怎样滚得远”这一数学探究活动模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各个数学学习与探究小组分发完成本项探究活动所需的木板、三角尺、卷尺及圆柱形物体等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所学数学知识展开自主探究:首先进行合理分工,确定每一成员在探究活动中所负责的内容;其次各自搜集资料,再展开交流讨论,整合资料,达成共识,形成具体探究方案;再次实际按照探究方案完成探究活动,对“当斜面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圆柱形物体能从斜面上滚下至最远的距离”这一问题做出合理回答,并将探究结论写成报告形式,与其他小组成员展开交流分享和进一步讨论。最后,教师分别给予每一组的探究成功与否的针对性评价,帮助各小组发现问题与不足,切实提升其数学素养。
  结 语
  总而言之,基于趣味性教学在充分发挥学生数学学习主体作用及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方面的重要价值,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落实引入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素材、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设计开展趣味性数学游戏并建立数学学习与探究小组的方式,切实增强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及探究热情,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杨传凤.浅析小学数学有效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05):56-57.
  作者简介:周遂生(1971.9—),男,江苏建湖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00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