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政府会计制度的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详述了《政府会计制度》对政府财务核算工作所带来的主要变化,找出当下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试着提出部分改善措施,望对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措施
  一、政府会计制度概述
  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财务信息化改革已成为当下各经济实体进行财务转型的必由之路,行政事业单位推进信息化建设亦是必然趋势。为进一步规范政府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17年底发布了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并要求于201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施行。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提出了“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式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有核算模式进行了系统性的改革。这一变革同时也加速推进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过去的政府单位财务核算模式进行了大胆革新,建立了“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式的新的财务核算管理模式。相较原制度,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创了新的会计核算模式
  新《政府会计制度》开创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新型的会计核算管理模式。“适度分离”是指对政府财务会计功能与预算会计功能两者的分离,也是指政府财务报告功能与决算报告功能的分离,“适度”地“分离”有利于更为全面反映政府单位的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相互衔接”则是指单位需在同一会计核算系统中将各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进行有机的结合和使用,保证财务会计信息和预算会计信息能够相互补充,从而使政府单位的财务信息反映更为全面和立体。
  2.统一了各类单位的会计制度
  新《政府会计制度》将原有的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医院、学校等原设有只适用本行业会计核算管理的多种会计制度进行了有机地整合统一,不再区分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核算,而是将科目、核算方法等进行了标准化统一,为报表的有效合并及年度预算的统一编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强化了政府核算中财务会计的内容
  新《政府会计制度》扩增了收入和费用这两个要素的核算范围,对应收应付款项的核算内容也进行了相应增加,强调了对资产类项目计提折旧的方式方法,并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中引入了坏账和预计负债的概念。这是政府财务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4.丰富了原预算会计核算体系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原有的预算会计核算体系进行了有效补充和更新,根据净资产的来源不同,设置了累计盈余和专用基金的分类概念,并在其他来源项下进一步设置了权益法调整和无偿调拨净资产等明细分类。这一变革有利于政府单位加强对净资产的规范化管理,以及准确反映政府单位的“家底”信息。同时,在预算管理中增加了债务预算收入、投资支出等相关科目,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收支更为真实准确地反映和记录,更好满足政府预算管理的要求。
  5.强化了制度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新《政府会计制度》为提高其可操作性,在附录中引入了大量事例进行详细说明,同时针对同一经济业务,在制度中列出了相关财务会计分录的同时,还以平行记账的方式列出与其对应的预算会计分录,以方便财务人员更为直观的学习和掌握。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1.对会计信息化的认知度有待提升
  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和相关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认为财务信息化就是对财务软件的运用,同时认为财务信息化的功能也不过是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对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会计信息化实际包含很多内容,比如基本理论、实务操作、财会教育与培育、财务管理等,这些内容又融合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业务等各个环节与流程之中,促进单位财务工作、内部管理工作的全面提升。然而目前,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知度和重视不足,削弱了会计信息化的进度,也阻碍了会计人员信息化技能水平的提升。
  2.进一步做好会计信息化的安全保障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會计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保障。唯有此,才能有效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安全、完整,会计信息也才能真正有意义。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建设面临着诸多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前会计信息化普遍存在于网络之中,而网络本身即存在木马、病毒、黑客等的威胁,数据丢失、毁损等安全隐患不断。第二,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及相关人员“重建设、轻保障”,很多人员一味赶潮流,重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而对后期安全防护等意识不足,密码设置也相对简单,存在安全防护风险隐患。第三,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后期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导致软硬件的安全性能较差,难以应对日新月异且不断变化的风险隐患。
  3.进一步提升会计人员信息化技能和专业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信息化技能和专业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尚未从单位全局的角度实行全面会计信息化建设,甚至很多单位还存在手工记账的现象。而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相较于一般企业,岗位流动性较慢。此外,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年龄结构普遍偏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第二,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工作,但是单位财务等相关人员的技能水平跟不上,相关培训也不足,导致相关人员不熟悉会计信息化的功能,无法熟练掌握和有效运用会计信息化工具,无法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化的最大效益。
  三、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1.提高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度   2019年新年伊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开始实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新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凸显了会计信息化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内部管控中的积极作用。会计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是对政府会计改革的保障和支撑,行政事业单位应通过对会计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有效开展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及时生成符合新制度的会计信息,紧跟政府会计改革的步伐。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等相关人员还应充分认识到唯有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对财务工作和信息化建设给予支持,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财务职能的转变,确保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2.做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衔接工作
  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已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工作,但是很多单位都只是停留在皮毛,并未结合单位实际和新政府会计制度等相应政策,对单位现行的财务软件、GS系统等进行调整与开发,只是基本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要求,导致会计信息化建设沦为形式。行政事业单位应设计、开发真正有效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会计信息化软件,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及报告报送提供有力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应定期开展账务清查工作,理清债务债权关系,及时清理呆坏账,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式、折旧额等选择合适方式,对基建并账等提前做好准备。总之,为会计信息化建设铺平道路,做好一切衔接和准备工作。
  3.积极培养财务信息化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信息化技能和专业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比如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尚未从单位全局的角度实行全面会计信息化建设,甚至很多单位还存在手工记账的现象,岗位流动性较大,工作进展缓慢且易错。此外,有些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工作,但是单位财务等相关人员的技能水平跟不上,相关培训也不足。
  对此,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应对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提起足够的重视,保障本单位财务等相关人员应尽快掌握相关政策的要求,提高信息化实操能力;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针对当前财务核算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的讲座和培训,培养自己的财务信息化人才队伍。
  4.积极利用财务信息化手段完善单位内控监督体系
  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安全、完整,会计信息也才能真正有意义。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建设面临着诸多安全问题。针对当下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现状,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建立起较为完备科学的会计监督体系。首先是針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及运行细节进行监督,保证每个经济业务环节的真实可靠。其次是使信息化技术充分运用到会计监督工作中,提升监督工作的效率,使财务信息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再者,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针对新《政府会计制度》,不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革新,充分发挥会计监督“催化剂”的作用。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借助外部监督的力量,聘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单位财务工作进行梳理和监督,促进会计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17(08).
  2.姜腾岳.财务共享服务下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策略初论.中国集体经济,2019(18).
  3.赖金明,刘星辛.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的研究与实践――以会计专业为例.智库时代,2019(22).
  (责任编辑:兰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3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