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智障学生劳动能力的提升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翟培江

  【摘要】智障学生一般表现为智力低下、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动作不协调等,人们往往把重点放在提高其智力水平上,而忽略了对其劳动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很多智障学生在家中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原本力所能及的小事也被父母越俎代庖了,家长们也普遍认为,费力教孩子干,不如自己干省心,导致智障学生缺乏应有的劳动锻炼机会,这也是目前智障学生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基于此,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智障学生劳动能力的提升策略,以期促进智障学生生活能力的提高,使其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地融入社会。
  【关键词】智障学生  劳动能力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2-0206-02
  一、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对于正常孩子来说,激发劳动兴趣可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而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因其抽象思維能力较低,培养劳动意识依靠说教或潜移默化的引导显然是行不通的,他们也无法理解,所以必须依靠一定的载体,创设适当的情境来进行渗透,激起他们对劳动的兴趣,从而培养其劳动能力。首先,可采取形式多样的娱乐方式激起智障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如讲“我能帮妈妈干家务了”的故事、唱儿歌“劳动最光荣”、朗诵诗歌“妈妈你别说我小”,或者观看相关寓教于乐的电视节目,使智障学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从而提高其劳动的欲望。其次,利用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可精心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发育特点的小游戏,在游戏中教会学生劳动技能。如“我是小小清洁员”、“我会自己刷牙和洗脸”等活动,在游戏中,使学生学会诸如扫地、擦桌子、洗脸、刷牙等基本的劳动技能。待这些基本技能掌握后,再根据实际生活,教给他们更高级的生活技能。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劳动意识,贴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容自然亲切,形式生动活泼,效果较明显。
  二、帮助学生克服劳动困难
   诚然,独立穿脱衣服、收拾自己的东西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往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需要付出比正常孩子多几倍的努力。所以对于教师来说,要坚持要求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即使他们暂时达不到教师的要求,也不要像其家长一样事事包办,使学生失去动手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因缺少磨炼而变得性格软弱、意志力差。首先,对智障学生要多一些语言鼓励,少一些呵斥。对于智障学生来说,他们更容易感受到挫折与失败,往往自信心较差,尤其是劳动训练初期,做得较慢,动作不得要领,这时教师就要多用语言鼓励,如“你可以的,慢慢来,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等,尽量少指责、呵斥他们。其次,做学生的劳动榜样。尽管智障学生学习能力差,但他们也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和行为举止。教师可以和他们一起劳动,通过耐心的动作示范,教会他们如何做,同时多一些鼓励,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并使其体会到成功掌握一项劳动技能的快乐,增强其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逐步提升要求,养成劳动习惯
   智障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较差,往往一件常人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他们却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初期可先教给他们一些相对容易操作的技能,再逐步提高要求,例如擦黑板,正常孩子即使不学也能擦干净,但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却不容易。教师可把黑板分成若干区域,要求学生先擦其中的一部分,只要能够较好地完成,就给予适当的鼓励,再逐步扩大面积,直至能够完全擦干净。待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项简单的劳动技能后,再逐步提高劳动难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坚持督促、检查,使学生逐步养成劳动的习惯,从而促进其劳动技能的稳步提高。
  四、强化情感引导,加强师生沟通
   尽管智障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抵触,但因其交流、沟通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与了解,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及时进行指导,培养师生之间亲密的关系。例如,在上学时,教师可在校门口迎接学生,热情地向每一名学生打招呼,主动带领其熟悉学习环境。上课后对于主动坐好或课上表现较好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表扬,可适当地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摸摸头、抱一抱或给予糖果、零食等物质奖励,使学生明白,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就会得到奖励。教学初期,学生对于教师的意图可能难以理解,但假以时日,只要教师付出足够的耐心与热情,学生对教师会逐步产生信任感,并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从而有利于劳动技能的培养。
  结语
   提高智障学生的劳动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智障学生的人生之路还很长,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助其一辈子,所以,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要要求他们独立完成,为其创造动手机会,并给予适当的引导,从而提高智障学生的劳动能力,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罗伟.如何培养智障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J].活力,2018(14).
  [2]丁同梅.培智中年级劳动技能课教学模式初探——以《整理书包》一课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34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