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蔡爱兰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1]在高中化学教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时代要求教师具有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微课因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可移动、重复观看的便捷性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成为教学手段的“新时尚”。下面将从微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谈点体会。
  一、利用化学微课,玩转价类二维图
  价类二维图是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以此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价类二维图时刻渗透着化学核心素养中的分类观、元素观、转化观的思想,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建立一种有序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形成研究无机物的基本思路。
  价类二维图是归纳、复习、总结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工具,但是受课时的影响,利用课堂时间来玩转每种元素显然是不太现实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的PPT并录制成微课,或者固定简单的录像工具(如手机,录像机等)现场手绘录制玩转价类二维图,发送到班级微信群,QQ群,突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学生们利用在家的碎片时间观看视频,进行前置预习或者翻转学习,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以及物质间的转化垫定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微课空中课堂,突破教学重、难点
  微课融合了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等多种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它的趣味性更强,时间短,效率高,更能吸引学生兴趣。微课将知识点碎片化,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微课,就是精品课堂精髓部分的结晶。每一节精心制作的微课,都凝聚着每个化学教师对知识点独到的见解。利用微课空中课堂,突破高中化学教学重、难点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新手段。
  陌生情境下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高考的常见考点。很多考生碰到这部分内容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下手。针对这部分内容,笔者精心制作了微课。首先帮助学生复习梳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包括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电子(电流)的移动方向,电极材料,电极发生反应的类型,反应的现象等。其次以近年全国高考中出现电极反应式书写的题目为例,讲述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步骤:1、确定装置的类型;2、确定参与得失电子的反应物和生成物;3、标化合价;4、确定得失电子数;5、根据电荷守恒和电解质配H+、OH-、H2O等;6、根据物料守恒配原子个数。最后通过2题全国高考题分析书写过程,将知识点付诸实际应用。将电化学系列知识整合复习,知识点化整为零,制作成微课。课后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掌握情况观看理解,对于学习吃力的同学可以重复观看直到会写出来。
  针对化学教学上的重、难点、易错点,从学生那里收集反馈回来的疑惑点,教师可以利用简练的语言或图像,分步骤、针对性地制作微课,借助网络多媒体平台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再学习,再分析,由此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师也可以告诉学生遇到困难时到中国微课网、区域共享微课网中查找相应的微课观看学习,利用微课空中课堂,不仅能解决教学重、难点,还能提高自学能力。
  三、利用微课讲解例题,实现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同样一道题,理解运算的能力也就不同。传统课堂上很难做到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将例题录制成微课的优势在于不仅可以展示图文,还能用学生熟悉的音频讲解,解题思路一清二楚,而不至于让学生看着图文而卡在某个点上。教师还可以根据学情理清知识的阶梯性,将同一个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挖掘,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实现因材施教。笔者尝试利用微课讲解例题,得到不错的反馈。
  微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如物质结构考题中晶体模型和晶胞的相关计算,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和运算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若是借助电脑软件动态展示晶体结构,对其进行拆分、组合、旋转、着色等操作,使晶体的三维空间结构变得更加直观具体,教师针对题设加以讲解,录制成微课,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让学习变得简单。
  总之,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将微课有效地应用于化学教学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2]微课作为化学教学的新手段,我们应该利用它的积极作用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将微课应用于教学实践时,也应注意微课更多的是展示某个知识点,而不是完整的一节课,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另外微课的制作与学习需要硬件支持,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因此微课课堂并不能取代现有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李永生. 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和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4,(11)18-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6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