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理论阐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全面、系统的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理论框架,从行为态度、主管规范和直觉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分别阐述计划行为理论对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大学生;使用手机
  一、引言
  Ajzen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认为,行为往往会受到实际控制调节的约束,在控制条件充分的情况下,个体的行为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类主要变量的影响,其往往是通过行为意愿的中介作用决定其行为产生的方式及方向。
  计划行为理论提出之后被广泛运用于解释各种行为的产生,如饮食安全、网络成瘾、医疗检测、体育运动、社会习惯等,为诸多研究领域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成为研究个体行为的重要理论之一。计划行为理论之所以能够有效解释多种行为产生的适用性理论,是因为其综合了多方影响因素:态度体现了个体自身存在的一些相关因素,主观规范则更多地受到了外部环境氛围的影响,而知觉行为控制则是个体对行为任务特征方面的感知。然而从现有研究来看,鲜有学者将其运用于分析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本文将从计划行为理论出发,系统全面地对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进行分析。
  二、行为态度与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
  行为态度指的是行为主体对特定情境下某一主体特定行为的倾向程度进行客观的评价,并对其整体预期效果进行综合评判的一种内在行为态度。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的态度主要受到课堂结构、课堂规章、课堂管理、课堂纪律以及课堂内部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大学生在课堂上会对是否使用手机行为进行相应评价,行为态度是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内部动机的主要体现。相较于一般课堂而言,大学生课堂结构较为分散和非正式化,这是由于大学课堂往往具备临时性、不固定等特征,学生座次及课堂分布不一致等更加强调了组织结构在组织网络中的横向交流、平均分布和共享等特征。
  因此,在分析行为态度对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影响时可以认为,组织的分散化和非正式化容易促进老师与学生以及大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当大学生课堂允许并能够科学引导大学生在课堂合理使用手机行为时,这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加强老师和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将手机的作用能够嵌入到大学生课堂之中,通过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调动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其参与课堂的意愿。
  同时,教师也可鼓励大学生在课堂合理使用手机。信任是学生能够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意识的基础,这既包含了教师对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的信任、大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的信任、大学生个体之间的信任以及对自我使用手机行为的信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课堂存在的流动性与不稳定性,降低大学生群体之间、大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的机会主义倾向,增加大学生课堂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这将有助于教师和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增强组织间的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文化氛围,强大的信任网络将激发大学生课堂的内部驱动力,对课堂效果产生积极正面的评价,有助于增强不同个体之间的协作意愿。
  不可忽视的是,课堂使用手机行为会使得多数大学生不能专心听讲和服从老师的教学安排,由于多数大学生仍然处于青少年时期,自我调控能力及适应能力还不够充足,因此,网络成瘾问题在现阶段社会频频出现,大学生对课堂使用手机行为使用的把控程度有待提升。因此在课堂上过度使用手机不仅会对个人学习情况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周围同学、教师、课堂秩序等均提出诸多影响,长此以往,将对大学生个人精神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三、主观规范与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
  作为计划行为理论的三大要素,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与知觉行为控制三者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个体行为态度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在大学生课堂中,学生人数往往较多,其使用手机的行为往往会因周边同学的行为态度或教师指导而发生变化。当获得相关信息时,其行为态度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一般而言,大学生会根据自身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自我约束与控制能力的强弱等做出相应变化。由于大学生课堂具有流动性大、课程安排不紧密等特征,因此当大学生可以找准定位、合理使用手机网络,此时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对大学生课堂及大学生学习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主观规范指的是主体行为所受到的来自外界社会环境影响的,是行为主体所感知到的是否参与某项行为的社会压力,也反映了重要机构某项规章对行为主体决策的影响。学校教务处会对学生的课堂秩序进行相应的管理,不定期安排督导教师参与课堂听课或课间巡查,对违反课堂纪律或课堂使用手机的大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处罚。教师在授课时也会对课堂纪律进行要求,对大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
  然而,隨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部分大学教师鼓励大学生在课堂通过手机及时查阅相关知识点,解决课堂难题并参与课堂讨论。大学生课堂使用行为感知到的示范性作用主要来自身边的同学,一个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及积极上进的班级同学可以有效带动班级同学的整体学习热情,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能够带动学习成绩落后同学参与课堂学习与讨论。示范性作用同时也能够促使班级同学产生不甘落后,勇于进步的竞争心理,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
  四、知觉行为控制与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
  知觉行为控制指的是行为主体感知到的对达成某一目标或行为程度的容易与困难程度,反映了行为主体对影响执行行为因素的知觉,知觉行为控制能力越强,执行行为的可控性因素越大,行为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也越高。知觉行为控制主要包括了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中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行为主体对自身技能、知识、信息识别于获取能力等方面持有的信心,外部因素主要涉及行为主体对时间压力、伙伴关系、成本、设备等方面的综合控制能力。
  针对知觉行为控制的内部因素,研究强调的不是主体执行行为的具体能力,是行为主体对自身能力的自信程度,而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的能力自信感主要源自大学生对于课堂秩序的把控和对专业知识的吸收程度。多数高校明确规定课堂不允许存在使用手机行为,并认为课堂使用手机行为会导致课堂效率降低,大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程度降低,但也有部分学者指出课堂使用手机可以促进大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然而由于大学生知觉行为能力控制的不确定性和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的主观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如何合理控制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大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具备较强的知觉行为控制能力,可以克服手机网络诱惑以及接收相应挑战时,能够为提升大学生课堂效率提升创造条件,增强大学生参与课堂和积极学习的信心。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不仅需要大学生个体的自制能力,同时也需要适应大学课堂,以及统筹相关资源和协调同学之间的综合能力,只有当大学生自身可以较好地控制自身知觉行为能力,才会产生积极的课堂合作效果。
  五、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课堂都是以教师授课为基础,以书本为中心,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众多互联网智能平台、客户端已深入大学教学课堂,然而新时代大学课堂的教学范式及规章尚未建立,也正因此,大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行为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并由此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在面对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大学课堂中的手机使用行为这一大学课堂教学范式转型或过渡时期无法避免的客观现实时,其对于大学课堂的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但其不良影响也日益突出,强制监管和禁止都不是可行的。而寻找合理、有效的办法成为学者们讨论的重点话题,唯有形成适合现在互联网环境下新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郭晓东,苏维欢.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社交类手机软件用户使用行为分析.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7,38(5).
  2.柴晶鑫.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研究.吉林大学,2017.
  3.金攀.大学生课堂使用智能手机行为分析以及解决对策.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6(6).
  4.胡晓斌,杨轶男,白亚娜,等.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行为及成因分析.西部素质教育,2018(5).
  5.李晓瑛.高校学生“课堂手机上网”现象及解决对策.科学与财富,2015,7(34).
  (责任编辑:兰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69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