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欧剑锋

  摘    要: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占整个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的90%以上,是世界上举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相伴而行,整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改革期。台湾在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入学方式、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衔接体系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经验,对大陆发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欧剑锋,男,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23-0073-07
  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专科类教育依修业年限分为二年制和五年制两种,也称为二专和五专。[1]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科技大学都设有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据统计,到2017年,台湾专科学校共计15所,设有五专部的有13所;技术学院有16所,设有五专部的有11所;科技大学有59所,设有五专部的有23所。2017年,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总计90 838人,其中五年制在校学生数达84 777人,占整个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的93.3%。台湾地区与大陆同根共祖,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也具有相对成熟的职教体系,因此,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对大陆发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始于1949 年,顺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面向大众,面向就业,成为台湾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依据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结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政策颁布的时间,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改革期。
  (一)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初创期(1949—1960年)
  战后初期,台湾地区依据当前的教育状况进行了教育改革,并颁布实施了《专科学校法》,规定专科学校以应用科学为主要内容,力求培养具备实用技术的人才,以支持台湾地区各项建设。该时期高等教育机构为数不多,以原有的4所大专校院为主。为淡化日本教育的影响,同时为了满足时代与区域需求,它们先进行更名,在之后几年后陆续升格改制,以健全职业教育制度。台湾五年制专科学校于 1949 年正式成立并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 5 年。[2]
  在此时期,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学校大幅扩张,提供了经济建设所需的技术人才。1951年至1960年,大专校院共增加至27所,其中以复校居多,包含大学与独立学院11所。20世纪50年代,为配合第一期与第二期经济建设发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大都以服务农业与工业发展为目标。
  (二)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成长期(1961—1990年)
  1961年,台湾第四次教育会议决定发展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1962年,“美援会”邀请斯坦福大学顾问团来台指导,顾问团建议台湾地区应加强中等教育与专科学校的发展,并建议增设五年制专科学校。随即于同年,台湾“教育部”提出新增五年制专科学校的计划,其中包括将职业学校改制为五年制专科学校,并鼓励民间办学。1966年,台湾“教育部”颁定五年制专科学校共同必修科目表,隔两年修订了此表并制订各类科暂行共同与分科系必修科目表。
  五年制專科学校的增长速度过快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同时,因1967年的高级中学和高级职业学校毕业生出路问题及配合经济发展政策需求,台湾对五年制专科学校进行整顿。台湾“教育部”宣布暂停新设五年制专科学校,积极加强教学质量。同时,为解决高级中学毕业生过剩的问题,改推动二年制专科学校。教育分析报告指出,专科学校应集中资源,提高水平。1973学年度开始,台湾全面停止五年制专科学校附设的二年制实用技艺部招生,并取消技艺二字,更名为二年制工业职业专科学校,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3]
  1969年,台湾“教育部”公布《技术及职业教育七年发展计划(1969年至1976年)》,在其中订立了专科学校的发展方向,明确了专科学校及普通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不同,明定专科学校以培养技术人员为目标;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形势,增加了班级和院系,改革师资、课程、教材、招生办法等以提高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1976年,台湾“教育部”修订专科学校法,确立专科教育以传授应用科学与技术,培养实用专业人才为宗旨。该法同时规定,依修业年限分为二年制、三年制与五年制,其中,二年制与三年制招收高级职业学校与普通高级中学或同等学力毕业生,而五年制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
  (三)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成熟期(1991—2006年)
  90年代初,台湾“教育部”废除三年制专科学校,同时颁布改制学院及技术学院等法令,掀起了一波改制风潮,与此同时,也逐步推进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据1992年的统计,70所专科学校(3所专科学校缺统计数字)在校学生共为
  285 339人,其中:五专178 919人,占62.7%;二专(日校)39 453人,占13.8%;二专(夜校)56 841人,占19.9%;三专(日校)6 783人,占2.4%,三专(夜校)3 343人,占1.2%。[4]1993年,高雄技术学院筹备处成立,并于1995学年度招生;1994年,淡水工商管理专科学校改制为淡水工商管理学院,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改制为国立台湾艺术学院并保留五专部,国立台北工业专科学校改制为国立台北技术学院并保留五专部。   1997年12月,台湾“教育部”公布《五专多元入学方案》,1998年,五专在校学生数为197 855人,二专在校学生数为190 227人,五专人数占专科总人数的51.0%。而后,五专在校学生虽然在不断减少,但占专科在校学生数比重却一直上升。2004年,台湾地区引入副学士学位制度,颁授给二年制专科学校及五年制专科学校的毕业生,给予他们更明确的学历身份。到2006年,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占比达60.1%,五专教育已经占据台湾高等职业教育的半壁江山。
  (四)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期(2007—至今)
  从1997学年度开始,大学层级的科技大学和技术学院校的数量增多,专科学校因升格为技术学院而相对减少。此发展变化趋势到2002年学年度时,技术学院校数达最高的56所,专科学校则缩减到10余所,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学生数也在减少。 2011 年,台湾正式出台了《十二年义务教育实施计划》,把原来的九年义务教育延伸到高中、高职及五专前三年。2014年,台湾“教育部”制定了《高中高职及五专免试入学方案》。[5]在方案的实施下,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2008学年度,专科的在校学生数共计117 653人,五专的在校学生数为84 787人,占比72.1%,其中,专科学校在校生数30 302人,技术学院在校生数33 781人,科技大学在校生数20 704人。到2017年,二专的在校学生数缩减至6 061人,仅为全部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的6.7%,而五专的在校学生数占比上升到93.3%,见表1。到2017年,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发生明显变化,专科学校在校生数48 416人、技术学院在校生数3 665人、大学在校生数32 696人,共计84 777人。十年之间,专科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学生占比从35.7%上升到57.1%,技术学院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学生占比从39.8%下降到4.3%,科技大学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学生占比从24.4%上升到38.6%,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向专科学校和科技大学集中,而技术学院则逐渐萎缩,见表2。自2010年起,五年制学生人数有上升趋势,主要在于台湾“教育部”的技职再造方案推动了五年制一贯人才培育策略,提高了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名额。从此,台湾形成了以五年制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
  二、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70年来,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历经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改革期等4个阶段发展,入学方式趋于多元,专业设置贴近产业,课程结构日趋合理,衔接体系更加畅通,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很好地满足了产业界的需求,顺应了民众的意愿,得到了台湾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在职业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方式
  1. 入学方式趋于多元。1997年12月,台湾“教育部”公布《五专多元入学方案》,于1999学年试办“免试登记”及“申请入学新制”,并于2001学年度全面废除五专联招。台湾地区以前的联招制度考生只能依据考取的成绩和所填报的志愿分派入学。多元化入学制度为考生提供了多渠道的入学方式,使考生享受选择就学的权利。其中,高中职多元入学包括申请入学、甄选入学和登记分发三种方式;大学多元入学途径分为甄选入学和考试入学分发两种入学方式。每种入学方式是根据不同类型考生进行设计的,其中,申请入学、登记分发和考试入学分发是基于大規模考生的需求,甄选入学是基于小规模有特殊智能和特质考生而设计的特殊通道。
  2.强调五专优先免试入学。2017年7月26日,台湾设立“2017学年度五专优先免试入学招生委员会”,统筹办理五专优先免试入学招生事宜。凡公私立国民中学应届毕业生优先免试入学五专。五专优先免试入学能让五专获得更多的优秀生源,有利于提高五专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风格来订立招生条件,招收志向、兴趣和能力相符的五专生源。
  (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1.进行专业总量管制。自2002年起,高等学校增设、调整专业及招生名额采取总量发展审核方式,机动调整专业及招生名额。总量管制是指允许高等学校在符合规定的师资与教学设施、设备的条件下,除特殊专业外,可自行增删专业、班级与招生人数,赋予高等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6]因此,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最终停止招生的领域有教育学、社会科学、新闻学、图书信息领域;萎缩的领域有商业、管理、法律、自然科学、数学、统计、信息通信科技、工程、制造及营建领域;不断调整的领域有艺术、人文、农业林业渔业;扩张的领域有医药行业、社会福利以及服务领域。
  2.重视重点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台湾积极启动高等教育体系,实施各类专门人才培育及教学改进计划,以支援重点产业所需的各类专业技术劳动力。同时,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针对绿色能源、观光旅游、生物科技、文化创意、精致农业与医疗照护等重点领域制订并实施了各种专门人才培育及教学改进计划。
  (三)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
  1.根据五年制学生认知特点设置课程。台湾五年制高职课程分为通识课和专业课,两大课程都设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课程中又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从课程总体设计来看,各类课程的设置根据课程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在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比例,总趋势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基础课逐年减少,专业课逐年增加。通识课主要放在第1、第2 、第3 学年,选修专业课主要设在第3、第4 、第5 学年。这样的课程设置是比较科学的,一方面,由于高专的学生是初中毕业,基础相对薄弱,需在低年级学习基础课,为高年级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学习了一定的专业基础课之后,再学习专业选修课,拓宽了就业的方向。
  2.重视培养语言能力。必修国文8~16学分, 英文为12~22学分。有的学校如新生医护管理学校将医护客家话、医护闽南语也作为必修课程,重视与不同族群病人的沟通交流。[7]   3.以实践为导向规划课程。 五年制的课程设置重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且综合职业训练与基本素质的培养。因此,虽然第一学年的主要课程是基础课,但也设有一些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 虽然第五学年的主要课程是毕业设计,但是也设有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作为校外实习的主要内容。
  4.选修课多样化。学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跨专业选择课程,通识选修课程涉及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活应用、生命伦理与环境关怀等多个领域,全面进行素质拓展教育。
  (四)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体系
  台湾五年制高职的教育目标是传授较深的科学知识和技艺,培养职业上所需的能力,为经济界、产业界培养亟需的大量中级技术人员。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普遍要求进一步提高学历,继续升入更高层次教育机构深造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为此,台湾通过有效的资源重组,发展一批以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本科院校,极大地满足高职毕业学生继续学习的需求,并且缓解了因就业不能得到有效落实而造成的社会矛盾。五专学生毕业之后可取得副学士学位,毕业后可继续升学,可报考相关领域的二技,也可参加科技校院大学部四技及一般大学二、三年级转学考,或五专毕业可通过考试取得学士学位。有学士学位资格可考硕士班或直攻博士班,进修管道多元而通畅。
  三、对大陆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大陆自1985年试办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以来,培养了大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面向生产一线岗位(岗位群)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目前,大陆五年制高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今后发展中,可以进一步借鉴台湾经验,提高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一)提高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
  办学质量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命脉。目前,大陆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饱受争议,主要原因是办学质量不高,五年制培养模式的优势体现不充分,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但这不能否定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潜力。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在1968年,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快导致质量下滑,台湾“教育部”宣布暂停新设五年制,以提高质量。目前,大陆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由于五年制有其独特的优势,前期出现了快速增长,导致办学质量下降,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匹配企业的技能需求,课程设计及教学实施过程和技能训练出现脱节、重复、错位等问题。大陆应吸取台湾的经验,集中资源办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转变把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储备生源的观念;应设置五年制高职教育的院校,使其不再作为三年制的补充。同时,大陆应该加大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重视五年制高职的质量提升。
  (二)改革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方式
  在不同时期,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方式在不断改变,先后出现了五专多元入学方式、五专免试入学方式、以及五专优先免试入学方式。目前,大陆五年制高等职教育正处于质量提升阶段,对于生源的选拔尤为重要,应试点五专优先免试入学方式,保证生源质量。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来源是初中毕业生,既没有高中毕业生的文化基础,也没有中职毕业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宜采用“文化素质+职业倾向能力”的招考方式。职业倾向能力测试则根据学科和专业要求,分别进行职业潜能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由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制比较长,为了满足学生对专业选择的需求,可以借鉴台湾五年制专科转学考招生。技术院校附设专科部或专科学校五年制肄业学生,修满一学期以上者;高级中学、高级职业学校肄业学生,修满一学期以上者;高级中学、高级职业学校实用技能班、附设进修学校肄业学生修满一学年以上者;大学肄业修满一学期以上者,满足以上条件的学生可以参加五年制转学考,进行专业调整。
  (三)合理建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随着市场变化而发生调整,在50年代,五年制专业设置主要以服务工业和农业为主,到80年代后,专业设置转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大陆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要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匹配,与劳动的流向相一致,尽量减少供求错位。专业培养的目标要做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紧密结合,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相匹配,与区域经济机构调整同步,针对新兴领域的需求及时开设新专业,要求专业结构调整不断更新优化,具有动态适应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同时,专业设置要兼顾学生今后就业、创业、和继续升学的多种目标,课程设置要有灵活性,为学生留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更多的选择机会,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适应职业转型和继续教育。
  (四)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办五年制
  从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分布中可见,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五专的在校学生数占台湾整个五专在校学生半数以上,技术型本科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但目前,大陆的职教体系还不完善,要改变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只有专科层次的“断头教育”和“终结性教育”的局面,这其中的关键是要尽快发展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要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普通工科类高校设置有利于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本科专业,鼓励此类高校向本科高等职业教育方向转型,支持它们开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这既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又能为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提供条件。这类院校发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既可以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又会对初中学校毕业生产生较强吸引力,有利于提高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生源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歐剑锋.台湾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结构分析及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6(6):21-25.
  [2] 唐智彬,石伟平.当前我国重视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意义和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0(29):12-14.
  [3] 陈玟晔.战后台湾技职教育发展与变革[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4] 严雪怡.台湾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J].机械中专,1994(5):9-13.
  [5] 姜洋.从精英教育走向平等教育——台湾高中高职及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免试入学方案述评[J].教育与考试,2012(5):16-18.
  [6] 李华.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基于“藍海战略”思维模式[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8:92.
  [7] 彭金,陈丽霞,张月珍,等.海峡两岸五年制专科护理课程设置的比较[J].护理研究,2015(31):3896-3898.
  Absrtact: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aiwan accounts for more than 90% of the total number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i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cases in terms of conducting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worl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aiwan's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gone through four stages, including the initial stage, the growth stage, the mature stage and the reform stage. Taiwan's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formed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 in terms of admission mode, specialty setting,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cohesion system.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Key words: Taiwan; Five-year syste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责任编辑    陈    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36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