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纵深发展也到了关键阶段。新农村建设需要从基层建设开始实践,要求各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并践行中央惠农政策,加大三农事业投入,其中地方农业经济管理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优化
  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要求提高农业生产系统的抗风险能力,这就需要在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建设可行的基础设施,增加农业生产技术设备科研等的投入,提高新农村农业综合生产力。对此本文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的挑战出发,探究其有效策略。
  1   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的挑战
  1.1   农业劳动力不足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远超出农村,农产地外出务工人员不断上升,直接导致了农业劳动务工人员的严重缺失、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其根本原因就是农业劳作收益远低于外出务工受益。
  1.2   農业产业发展受限
  我国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规模居世界前列,但我国农产品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这些中小型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规模较小,企业体制建设、技术设备、生产工艺都较为落后,极度缺乏高科技支撑下的高集中企业。其次,我国农业企业生产链相对简陋,产品加工大部分都是粗加工,只对基础农作物进行加工,这样就导致了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链短,资源价值、附加值得不到充分利用,急需规模化自动化的深加工。农业企业规模、生产链发展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则是现代化的设备和生产技术落后,需要进行农业产业较系统的研究和技术创新[1]。
  1.3   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尚需完善
  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建设与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生产需要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来推动,而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则需要管理人员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背景来进行优化和改革。
  2   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针对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的挑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策略优化:
  2.1   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新农村建设环境下,我国农村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农业经济管理也要从小农经济管理出发,提升管理效率。一方面,应建立集约化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在遵循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引导农村农户进行生产资源集约,并借助土地流转信息化管理技术,积极进行土地、农产品资源的流转,大力扶持其中的龙头企业,整合农业资源并充分利用,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应对较为落后的、农户收益较低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深入资源开发,建立多元的农业产业结构,打造地方特色农业、农产品,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最后还应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进行农村交通建设和水利建设,完善农村路网,大力建设通村公路,为完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交通保障,兴修水利工程,加大水利投入,提高农村居民饮水质量,也保证农作物灌溉需求。
  2.2   健全农业产销机制
  农业产业发展受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农产品产销机制不够完善。对此应首先完善农业生产机制,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地资源特色,指导和完善农产品的规模建设,加大农产品包装、保存和运输技术的投入,加大农村居民的农业科技知识教育。其实是地方政府要完善农产品销售体系,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加强农产品市场风险管理,保障农产品价格,重点发展绿色无污染农产品,将农业经济指标纳入政府考核中去,全面系统地进行当地农产品销售管理[2]。
  2.3   大力发展农业企业
  农业企业得不到发展,农村劳动力就留不住,同时农村劳动力少,农村企业的发展也受限。这方面地方政府对农业企业发展的投资力度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加大地方招商引资力度,将农产品和工业相结合,建立规模化的地方产业,同时还需完善青壮劳动力福利政策,如务工家庭补贴、留守老人儿童福利政策等,解决劳动力后顾之忧。另一方面,需提升地方农业企业科技装备水平。包括: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做好企业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地方人口农业科技水平,通过高科技农业生产教育,提升地方农民的农业专业能力和水平;培育地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促进其升级转型,实施重点项目制度,加强重点项目投入和引进,开展引进对接,帮助解决农业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需紧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优化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策略,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健全农业产销机制,大力发展地方农业企业,促进农业经济稳步上升发展,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建设美丽新农村。
  参考文献:
  [1]连艳丽. 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 农村科学实验, 2019(21):110-110.
  [2]李娅.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4):22-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7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