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及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分析了职业胜任力的内涵,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错位进行了分析,并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现状的角度分析了错位的原因,包括职业能力培养的缺失,忽视人文素养和通识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方面。基于安全工程专业特点,分析了当前应用型高校在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用型高校安全工程专业职业胜任力培养的必要性,概括了目前国内关于高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职业胜任力;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现状;安全工程;研究现状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3.014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3—0065—04
  一、职业胜任力的内涵
  能力本是心理学中的概念,是指人作用于外界时所表现出的人体品质。随着对人内在心理历程的关注和能力研究的深入,许多研究者将能力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提出了胜任力的概念。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能力是一般人所具备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1]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它是有效掌握知识和顺利完成活动所不可少的心理条件。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讲,能力也称为能力素质或胜任力。很多研究者从不同的专业和理论的角度出发,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能力给予了不同的定义。McCall& Flyers认为能力是个人所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因素,这些因素能够影响个人工作绩效。[2]Govaerts将能力定义为,个人依据知识、技能、态度、人格特质等因素,通过正确判断,做出正确决策,进而完成工作任务的才能。[3]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内部的分工越來越精细,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就目前的高校培养现状来看,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具有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培养缺失,特别是具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远远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
  2014 年 2 月,国家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这是我国多数地方院校今后十年转型的方向,特别是那些以应用为主的专业更是迫在眉睫,既面临机遇,更充满挑战。这一战略从社会实际情况出发,充分显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地位,对于高校办学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起到了导向作用。
  张尧轸在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提出了“工本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就是三位一体的“工本位”,即工科为本,工程为本,工作为本。所谓“工科为本”,就是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逻辑思维、互联网思维、信息科学等;所谓“工程为本”就是侧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包括系统观、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所谓“工作为本”就是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包括工作经验、职业道德、技能证书等。[4]
  应用型人才不同于学术型人才,突出职业化、专业化、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目的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需要具备与岗位相关的素质、能力,这种素质、能力与岗位匹配,在良性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备这种素质能力的人员,其岗位胜任程度、工作有效性明显优于其他不具备这种素质能力的人员。对于企业而言,聘任具有与岗位相匹配的素质能力的员工,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现阶段,企业在招聘时,也越来越注重岗位胜任力的测试,对于岗位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学校在人才培养时注重职业胜任力,特别是应用型高校,以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为出发点,对专业课程、评价、教学等人才培养环节进行改革、调整,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并使学生能够自我发展。
  二、社会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错位分析
  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以往注重专业知识的掌握到注重岗位能力的掌握,这种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凸显出来,但是高校对于这一变化的反应显得有些迟钝。现阶段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无论是教学还是考核,都过分注重课本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不重视。总的来说,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错位主要体现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这两个方面,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扎实,但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不足,操作能力不强,与职业需求相匹配的素养欠缺。这是高校培养所需要重视的。
  三、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现状
  通过调研,笔者认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可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论述。
  (一)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中没有明确提出进行职业胜任力的培养。应用型高校,是一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和目标的新建院校,其办学宗旨是服务地方经济,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出发点,面向社会需求,进行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性和职业化教育相对突出一点。所以,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学生评价,都突出于满足社会需求,满足职业性素养和能力要求。可是从现阶段来看,职业胜任力方面的培养普遍缺失。   (二)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与考核,忽视能力的培养和评价。对于考核的结果往往只是一个具体的分值而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程度,但是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的掌握只是一时的,而能力的培养却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也是一项难以及时获得的技能,但是只要获得这项能力,它的功用往往是长久的。现在大学教育普遍重知识教育,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个性化发展,这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非常不利。
  (三)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转化应用能力不重视,对于就业指导课程和职业规划也是应付了事。学校虽然开设了实验室,实习基地,也相应地增加了一些实习课程,但是从学生实践的过程和提交的成果来看,期望的目标远远没有达到。大多数学生只是完成了实习形式,至于实习进程中所得所悟则是少之又少,提交的成果大多是论文的形式,而且独创者偏少,论文质量较差,实习态度不端正,拖沓散漫,这些现象比比皆是,对于职业方面的课程也是不屑一顾,忽视学习过程,注重考核结果。以上这些问题折射出学生“倦怠”的学习状态,也折射出学校培养、考核机制的不完善。
  (四)高校注重专业知识教授,忽视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培养和评价。现在学科的发展使得各学科、各专业之间的互通性、交叉性越来越强,只注重本专业的学习不利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不利于在本专业某一领域内有长足的发展和提升。这种状况令人堪忧,从历届毕业论文的撰写情况可以看出,病句百出,内容杂乱,有的连一段完整的话都写不明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应引起重视。
  (五)评价结果难以反映学生学习成效性的真实情况。现在高校对于学生进行评价考核时,课程的评价结果基本通过课程的卷面成绩,再加上平时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来给出最终分值,实践课程的成绩基本按照提交的文件进行给分。卷面成绩只是反映了书本上一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通常也是依靠背诵,复习平时做过的练习题来完成,更有甚者,有的同学上课基本没听,只是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这些现象造成了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状,认为只需要知道这道题的结果,对于整个课本知识的來龙去脉,前后贯通并不知道,更不用说把知识融会贯通,并进行实践操作了。实践课程对于实践过程的评价缺失,单纯依靠学生提交的文件进行考核,难以反映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各项能力的高低,而且会造成学生弄虚作假的行为。
  (六)缺失职业发展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评价。对于高校而言,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其办学宗旨是服务地方经济,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出发点,面向社会需求,进行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性和职业化教育相对突出一点,学生不但要求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职业方面的素养和能力,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评价,可是从现阶段来看,这方面的评价普遍缺失。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校,特别是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不能够满足全面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要求,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行调整和完善,建立一套以职业发展为目标的,适用于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应用型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必要性分析
  安全工程是近年来的新兴专业,主要面向煤矿、建筑、电力、交通等行业,培养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方面的人才,毕业生主要从事安全管理、安全评价、安全咨询、安全技术服务等工作。安全方面的人才主要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保持企业的良性发展,减少企业的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的稳定,责任重大,所以对于安全人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非常高。随着国家对于企业安全工作重视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安全工程专业,但是安全工程是量小面大的专业,就人才培养的数量来看,远远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就人才培养质量来看,也难以满足安全岗位的素质要求,主要表现在安全技能薄弱、职业道德缺失、责任意识不强等方面。
  从安全工程专业岗位需求出发,找出与安全岗位相匹配的能力和素质,构建职业胜任力指标体系,以此为依据,进行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的改革,这对于培养能够胜任岗位工作、实现自身后续发展的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职业胜任力培养不仅符合应用型高校职业化、应用化培养的要求,对于解决现阶段高校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其他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研究现状
  教育工作者针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进行了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研究,这对于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下面从两个方面来概括研究现状:
  (一)从影响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因素出发,进行调研和数据收集,分析高校学生职业胜任力现状,确定影响职业胜任力的因素。马伟杰通过对 576 名工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从个人能力视角对工科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流表达能力、进取发展潜能、从业道德修养、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问题实践能力对工科毕业生职业适应性有显著性影响;[5]田彩云立足于个人社会化理论视角,基于对陕西省西安市多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大学生个人、家庭和高校层面对影响大学生职业适应性水平的因素进行探析;[6]王红雨、闫广芬通过对企业类已就业学生的调查分析,探讨高校毕业生对自身职业胜任力水平的现实评价及发展诉求,结果显示:就现实评价而言,毕业生对自身职业胜任力整体水平的评价较低,其中角色性胜任力水平最低;就发展诉求而言,毕业生认为自身最需提升的五项职业胜任力依次为: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应变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且其发展诉求受到专业背景、企业类型及岗位性质的显著影响。[7]阳琴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职业指导理论,借鉴已有研究的成功之处,结合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相关因素,对大学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8]
  (二)基于职业胜任力,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李海廷、华吉鹏在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中以职业胜任力作为导向,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及学生考核等环节进行调整修订,突出应用导向、能力导向,以解决当前一些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所存在的专业定位模糊、特色不突出等问题;[9]汪振双基于职业胜任力定义的基础上,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对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胜任力保障机制;[10]成蕾借鉴工业模块化设计的原理,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出发,建立了高职学生内隐胜任力培养的六大模块: 职业心理教育模块、职业道德教育模块、职业观教育模块、职业能力培养模块、职业生涯教育模块、职业综合素质教育模块。[11]刘军、阚茜从职业胜任力的角度,选取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个方面就应用型文科专业推进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进行了探讨;[12]鹿颖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问题与原因,最后提出基于职业胜任力模型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改进策略;[13]孙颖、安俐静、于泓对一所“985”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系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卓越计划”应该在提高显性职业胜任力的基础上,加强工程伦理课程建设以提高隐性职业胜任力。[14]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安全工程专业职业胜任力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六、结语
  本文分析了职业胜任力的内涵,通过调研,分析了社会需求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错位,主要体现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这两个方面,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扎实,但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不足,操作能力不强,与职业需求相匹配的素养欠缺,从高校人才培养现状的角度分析了产生错位的原因,包括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中没有明确提出进行职业胜任力的培养;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与考核,忽视能力的培养和评价;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转化应用能力不重视,对于就业指导课程和职业规划也是应付了事;高校注重专业知识教授,忽视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培养和评价;评价结果难以反映学生学习成效性的真实情况;缺失职业发展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评价六个方面。
  从安全工程专业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目前应用型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数量不能够满足社会安全生产的需求,质量难以满足安全岗位的要求,提出安全工程专业职业胜任力培养的必要性。并对国内目前在高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毛海峰.安全管理心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M. W. McCal,l J. H. Flyers. Developing theNextGeneration ofLeaders[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Press, 1998.
  [3] M. J. B. Govaerts. Educational competencies oreducation forprofessional competence[J]. MedicalEducation, 2008(03).
  [4]張尧轸, 陈耿, 钱晔.高校应用型人才禀赋结构与培养模式探索[J].大学教育,2017(02).
  [5] 马伟杰.工科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个人能力的视角[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Research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and Vocational Competence Training i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U Yangyang,JIANG Yalong
  (School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hui Xinhua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31, China)
  Abstract: The connotation of occupational competence was analyzed, the dislocation betwee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talent training and social demand was analyzed, and the reasonsfor the dislocation was also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talent training, including the lack of vocational ability training, neglect of humanistic quality and general education, the lack oftransformationability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to practical ability.etc.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fety Engineering specialty,the problems in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Safety Engineering were analyzed i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necessity of training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Safety Engineering i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s put forward,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vocational ability trai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was summarized.
  Key words:occupational competency;social demands;current situ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safety engineering;research status
  [责任编辑:周海秋]
  收稿日期:2019—09—11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工本位视角下应用型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方案研究及实践”(项目编号:2017jyxm0522)。
  作者简介:刘阳阳(1987—),女,河南驻马店人,安徽新华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安全工程技术与管理。
  蒋亚龙(1977—),男,江苏张家港人,安徽新华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火灾科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05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