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化家庭育人环境?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方面中,家庭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它关系到儿童的前途,家庭的兴衰,也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民族的存亡与发展。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大作用,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就必须创设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
  一、宽裕的物质环境
  物质基础是儿童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它提供了儿童学习成长所需的各种必要的物质保障。如缴纳学校的各种收费,购买必备的学习、生活用品。物质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学习、交往、发展,影响着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儿童具有攀比的天性。谁家的条件好,好得怎么样,谁家的条件差,差到什么程度,是他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在儿童们中间,经常能听到谈论谁的父母做什么工作挣多少钱,谁家有车有别墅,谁家吃得如何,穿的又怎样等问题。一个儿童如果没有良好的物质环境,他们很可能在同学中“抬不起头来”,觉得自己比不上人家。久而久之,极易诱发自卑感。一旦产生自卑感,将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学习和正常生活,严重影响儿童水平能力的发挥。如果因此而考不出好成绩,则会加剧自卑感。越考不好越自卑,越自卑越考不好,恶性循环。因此,家长应努力为孩子创设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
  虽然我们的经济收入还不算高,远远满足不了多方面需求,但要尽量增加对孩子学习发展方面的投入,如购买一定数量的图书,添置新的学习设备,提供一些必要的探索空间。有时为满足孩子学习某种特长的需要,还要添置一些专用设备,如乐器、电脑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家庭用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投入也应相应地增加。
  二、良好的文化环境
  家庭文化环境,在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中物品的摆设、居室的装饰、有益的图书报刊、父母的文化修养、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育人态度,都时时影响着孩子。在这些因素中,父母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期望、要求以及父母的文明修养程度,对孩子的影响相对来说要大一些。“学习是孩子的天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最基本的要求。父母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事就去聊天,打麻将,玩游戏,而只要求孩子如何如何好好学,效果也许不大。或许孩子慑于家长的威力口头答应,而心存反感。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又怎能安心好好学习呢?父母天天坚持学习,加上适当要求,正确引导,孩子也会慢慢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家长的教育观念,文化程度,对孩子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家长的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通过他〔她〕的一言一行表现出来,并不自觉地影响着孩子。家长的文化底蕴越好,对国家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理解以及对人才培养的模式、途径、方式方法、检验评价等理解得就越好,也就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家长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特征等对孩子也具有巨大的影响,孩子最善模仿,而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个榜样。因此,家长几乎要具备人类的一切美德: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勤奋、好学、诚实、正直、虚心、勇敢、无私、遵纪守法、乐于助人、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等。
  要以家庭良好的文化环境为依托,抵制社会不良思潮对孩子的消极影响,使儿童随时处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
  三、和谐的人际环境
  家庭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家庭每个成员的日常生活,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成员的相互尊重、理解、支持,有利于建设平等、民主、和谐的人际环境。平等、民主、和谐的人际环境将给儿童以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孩子和成人享有同等的权利,如发言权、 “参政权”“决策权”等,家中的大事和孩子商量,随时听取孩子的意见和建议,防止家长的“独断专行”;增强孩子的表现意识,多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强化他们的成功体验,鼓励他们大胆锻炼,对发展他们的各方面综合能力很有必要。
  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源于父母对子女的无私的爱,源于父母子女间的血缘亲情。这种爱,使家庭环境更美好,使家庭教育显示出更为特殊的作用。
  平等、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利于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沟通,利于学生展开理想的翅膀去想象,去发现,去创造,有利于对孩子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
  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利于家庭每个成员形成并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上进的进取精神,满足家庭每个成员的安全需要、归属需要、理解需要和获得肯定评价的需要,从而提高工作、学习的信心和效率。
  要做到平等、民主、和谐,家长也要处理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关系。有些时候,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要求不一致,家长要努力使各方面教育协调起来,达成一致的目标。如孩子学习不尽如人意怎么办?孩子在学校受欺了怎么办?孩子表现不好,老师找家长怎么办?孩子迷恋网络游戏了怎么办?孩子负担过重怎么办?……其实,难就难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家长更要宽松、灵活。
  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不能以降低要求、降低标准为代价,不能为达到家庭人际关系的平等、民主、和谐而丧失原则,丧失理性,一味迁就、退让,要避免不负责任的短期行为的出现。
  四、宽松的心理环境
  随着“减负”工作的深入,学生的学业负担略微轻松了一些,但总的心理压力却未见减轻。中考、高考形势依然严峻,学生和家长的考试焦虑长期存在。
  有些学校学生在校时间不但没减,反而由原来的7小时变为现在的8小时。本来规定的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但事实却难如人意。学生的作业总量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习科目的增加而增加,学生为完成作业常常要写到半夜。个别教师仍然给学生留大量简单重复的作业。更有甚者,还留惩罚性作业。
  面对来自各方面巨大的心理压力,学校教师要加以缓解,家长更要重视,千方百计缓解压力,“疏导交通”,因此要注意加强与学校的沟通,让孩子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注意劳逸结合;学通学活知识;多体贴、多关心、多交流,及时发泄;丰富家庭文化生活;时常以榜样引路;教育孩子乐观向上;合理规划,把远大理想和近期目标结合起来;辨证地看待孩子的成绩和不足;改变单纯“以考分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的做法,全方位多层面评价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也要适度。父母对孩子适度的希望可以化作孩子成长进步的巨大动力,但如果期望值过高,超出了孩子的条件和可能,则会成为伤害孩子身心的沉重压力,在家中父母要经常对孩子进行逆境教育和耐挫教育,通过一些具体事例帮助孩子明辨是非,不断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应经常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自己成功的喜悦。不断强化他们的进取意识,在家庭中,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因为“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切不可简单粗暴,动辄打骂、体罚或变相体罚。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才能不断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将来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15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