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环境伦理学课程教学实践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探讨了环境工程伦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模式的实践,针对环境伦理学哲学思辨内容较多,概念抽象的特点,探索了一套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环境伦理学 案例 考核
  1概述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工程师职业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是工程师职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高校对工程伦理课程的重视,对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选择和教学效果评估等问题的探讨也日益增多。环境工程伦理学针对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设置,探讨人与生态及动物,工程与社会、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随着人口的增长、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压力也在不断增长,环境伦理日益成为环境工程师与科学家社会角色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对环境工程伦理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工程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建立对社会公众、对环境以及人类的未来负责的态度,担负起环境保护这一道德义务。对环境伦理的认识有助于科技更好的为人类服务,而不是给人类、给地球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因此,有必要通过伦理学的学习,使工程伦理成为学生道德标准的一部分。
  环境伦理学属于伦理学的研究范畴,主要探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如何调节人与自然关系。因此,环境伦理学的内容比较抽象,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过于注重抽象的哲学思辨会降低非哲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泛泛的讨论又不够严谨,无法进行观点论证。因此,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体系方面进行实践,以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实践
  2.1教学内容
  本校环境伦理学课程设置在本科教学的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和大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对环境工程、生态、环境污染与控制等问题都有了相当了解。伦理学教材和教学内容设置更注重系统性,减少环境科普知识讲解,力求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针对学生伦理学知识相对缺乏的特点,加強伦理学基础知识教学,阐述环境伦理学的由来、产生及发展、环境伦理与伦理学之间关系、欧美与中国环境伦理观的演变以及环境道德规范。教学内容中加入案例教学的成分,选择国内外近年来重大环境事件进行系统分析,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整合。如利用近几年公众比较关注的畜禽养殖业水污染事件,引出畜禽养殖中的环境伦理问题,进而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观、生态安全原则、公平原则、共赢竞争原则。将抽象的哲学概念融入到实际环境问题中,使得学生能更深入了解环境伦理学的学科性质,掌握环境伦理学四大流派、污染与环境恶化的根源, 使学生从思想上深入理解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及意义。
  2.2教学方式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学生参与。理论部分偏重于哲学伦理学知识的阐述,为使学生不觉得枯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结合图片视频等进行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部分则准备了畜禽养殖业污染、乡村生态旅游、工业污染事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垃圾分类、工程建设以及汽车工业发展与环境伦理等7个案例,探讨环境污染问题及经济发展中的伦理规范。由道德理论的抽象说教,转向实际分析的案例教学,将伦理原则、规范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高学生处理实际工程案例伦理问题的能力。学生参与部分则要求学生参与讨论互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如针对上海垃圾分类要求,引导学生从垃圾分类的合法性及必要性、群体共识、社会价值、舆论测试等方面进行讨论,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垃圾分类中的伦理问题。通过互动讨论,学生可以对所学的伦理知识进行梳理和分析,巩固学生对伦理问题的认知能力。
  2.3考核体系
  改变以往理论教学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模式,针对环境伦理课程本身特点,将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参与程度作为考核重点。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搜集环境伦理案例并进行分析。学生在收集和分析案例时,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提升对伦理问题的认识能力。教师通过批阅学生作业,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调整后续教学方向。课堂讨论则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与参与质量,要求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考核学生的文字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3结论与展望
  一年的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但对环境专业四个年级学生的调查访问中发现,环境专业学生群体的工程素养依然有待于提高。作为未来工程活动的主要参与人,提高他们的工程伦理受教程度至关重要。今后的教学过程将增加和完善网络课堂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并且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如通过组织学生现场参观或邀请工程从业人员授课等多种途径,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实践中运用伦理知识。
  参考文献
  [1] 李安萍,陈若愚,胡秀英.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价值和路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12):26-30.
  [2] 党艳艳,武占省,师项东,曹鹏.环境工程专业《环境伦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3(08):212.
  [3] 朱小梅,张锦.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环境工程伦理课程建设探索[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06):29-30.
  [4] 宋晓琳,高强,刘浩,刘玲玲,张惊雷,于京.工程伦理与工程训练相融合的教育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36(02):213-217.
  [5] 杨少龙,徐生雄,樊勇.近15年来国内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01):46-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38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