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学习活动中的生理学知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笔者认为教师在民族的振兴中所起的作用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树立创新精神,形成实践能力,以适应知识不断更新所带来的学习型社会的客观要求。当今社会学习能力已成为人的第一素质,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作为教育者不仅要掌握学习活动中的心理学知识,还应认真领会学习活动中的生理学知识,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神经系统是完成学习活动的物质基础,它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三部分构成,其基本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神经系统通过形成一种叫做反射弧的神经联系,对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做出反应。学习是学、思、习、行的总称,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学习过程首先是从感受外界刺激开始的,人类利用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对学习对象(实物、模型、挂图、声音、语言、文字等)的刺激进行感受,产生神经兴奋,并传导到大脑皮层相应的功能区,再经过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能力,最后在大脑的统一指挥下,支配运动器官等效应器对刺激做出相应反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中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利用各种感觉器官的感觉功能,强化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获得学习的第一手材料
  眼睛是视觉器官,通过成像能感受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的刺激;耳是听觉器官,能感受来自声音的刺激;鼻是嗅觉器官,能感受气味的刺激;舌是味觉器官,能感受各种味道;皮肤中有很多种感受器,能感受冷、热、触、痛、压等刺激。在学习中就应充分利用这些感觉器官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知外界事物,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形成观察能力。
  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软硬、质地、温度、轻重、发出的声音、气味及其运动变化情况等刺激了感觉神经元,通过不同的感觉通路,把产生的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各自的神经中枢形成不同的感觉。在人体的神经系统中有一个信息融合中心,它能把捕获的各种信息(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信息)与以往获得经验知识一起进行融合处理,从而得到更加完备、更有意义的新信息,就能适时地对某一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记忆储存在大脑之中。因而在进行学法指导时就应要求学生在集中精力的前提下,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观察学习对象,“由表及里”,“去伪存真”,通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二、科学理解记忆过程中的生理学知识,训练记忆能力
  学习活动中必然包含着记忆,记忆是信息的贮存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主要是大脑皮质的生理过程,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一系列生理生化的改变。学习也可以看作是神经系统贮存记忆的能力,思维、意识、记忆和学习彼此密切相关,几乎是不可分割的。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被熟知的事物已不再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但事物在大脑所形成的印象并没有随之消失,而常被保留一段时间,以后在一定时候可以再现出来,因而可以形成各种程度不同的记忆。有些记忆只持续几秒钟,而有些记忆可以持续几小时、几天、几月、几年或保持终生。所有这些种类的记忆可能由同一种记忆机制所引起,也可能存在有不同的记忆机制。
  三、充分挖掘大脑的潜能,活跃思维,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
  思维是人类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思维是在感觉器官获得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的语言文字中枢)的神经元形成辐射式联系、链锁状与环状联系和聚合式联系。那些经过感官感知并进行了融合处理的信息进入神经元的这几种突触联系,使兴奋在空间上得到加强或者扩大其作用范围,在时间上加强了其作用的持久性,并对兴奋进行整合,信息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对事物的判断可由具体的概念抽象为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概念,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通过神经元的联系还能形成知识的迁移,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产生联想,找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综合、推理论证,形成创新能力。这样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通过学过的旧知识去获取未学过的新知识就形成了学习能力(即学会了学习)。可以说在学习活动中,思维活动处于核心地位。
  四、神经系统支配效应器(特别是运动器官),运用学到的知识参与社会实践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来恩认为:“学习有三大要素—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接触即用感官感知,综合分析即用脑思维,实际参与即用手实践,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是教学过程的一种境界,也是学习过程的一种目的,是把通过感知、记忆、思维获得的知识通过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的“最后公路原则”支配效应器,各种效应器协调配合产生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形成技能、技巧,从而参与到改造大自然的活动中去。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活学活用,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在运用知识过程中逐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学习过程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是一个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学习活动是人通过神经系统反射弧(由感受器、感觉神经元、神经中枢、运动神经元和效應器组成)对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神经组织和其它组织一样具有“惰性”,需要以时间来克服。所以在我们开始学习时,大脑的工作能力较低,以后逐渐提高,在一天、一周、一学期的开始时都有这种“始动调节”现象。根据这一特点,在学习开始时,内容的难度要小,知识的容量要小,循序渐进,逐渐进入学习的状态。在学习时,一定要培养对学习对象的兴趣,以利于在大脑皮层相应功能区形成“优势兴奋灶”,因为处于“优势兴奋灶”的皮层功能区有良好的反应能力,条件反射容易形成,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了解学习活动中的生理学知识对于生活在知识爆炸时代的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学习型社会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做一个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16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