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书声朗朗才是语文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文课堂应该是书声朗朗的课堂,灵动活泼,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沉闷有余,活泼不足,学生朗读方面存在问题多多,课文要怎样读,我该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才能使语文课堂更高效?
  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有关读书方面的资料,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新课标指出:“朗读的基本要求是:1、读得正确,即要用普通话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顿读。2、读得流利,即不复读,不断读,不读破,停顿间歇分明,语气连贯流畅,速度适中。3、读得有感情,即要绘声绘色,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语调能准确地传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情的表露要朴实、自然。”“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叶圣陶先生说“我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因此,所谓“美读”,应当是指阅读者设身处地站在作者的立场上,通过口、眼、心、耳等各种感官全身心地进入文本,从而产生审美愉悦,激发审美创造,陶冶心志的一种审美阅读活动。我对有感情朗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新課标提出“: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促进学生对语文的积累、感受和内化。”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朗读要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中,从而做到以读促听,以读促说,以读促写,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提高。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可见不同的书俱有各自不同的妙处。我们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诵读、阅读。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果老师在没有详作分析、点评之前,播放的轻音乐的伴奏,让大家轻轻吟诵,尽情玩味,反复体会文字所蕴含的意义,并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进入美的遐思迩想中。课堂内就会充满恬静而又明朗、激情而又和谐的气氛。
  一、朗读可以增强记忆
  阅读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默读所能记下的内容大概只有五分之一,而朗读一遍则会对二分之一的内容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因为相对默读来说朗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默读所用器官只有大脑和眼睛,且所视信息只有一次输入大脑的机会,而朗读过程刚要调动脑、眼、口、耳这几个主要器官,所视信息将有两次输入大脑(看到和听到)和一次输出大脑(读出)的机会。
  二、朗读可以培养语感
  多多朗读会增强对语言文字的灵敏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通过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意旨。因此,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学生朗读时,还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
  三、朗读可以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在发言、回答问题时声小语低,吐字不清,而这些学生往往读的能力较差。所以,若想“说”好,还得先“读”好。为了帮助学生克服不会“说”的弱点,在教学中,可以从读准字音入手,让他们读书时放声朗读,这样一遍一遍由浅入深,不断加强训练,学生读和说上口了,声音洪亮了,口齿也会比原来清晰了。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可以发现和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音和断句。多读能有助于理解文意。
  四、朗读训练
  播放录音,学生听。听诵可以配放背景音乐,以烘托阅读气氛。读出每个人的情味:言为心声,直抒胸臆。对学生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言为心声,即口中读什么,内心也应该思考什么,不能“口是心非”;二是直抒胸臆,能将胸中酝酿的情感脱口而出,将自己所理解的课文用声音传达给别人,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你读书的声音就代表你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给学生一定的点拨。如李商隐的《锦瑟》一诗,连用了许多典故,令人无从捉摸其真义。这类深奥难懂的诗,宜于先把意思讲清楚,然后再让学生闭上眼睛读诗,仔细把玩诗中的感伤之情。给学生读营造一定的氛围。如讲余光中的《乡愁》时,可以配上《故乡的云》这首歌的音乐。
  五、朗读的形式
  朗读除了齐读有这样好的效果外,其他的如:分组读,分角色读,个人读,包括老师的范读。当然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如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引读等等。领诵和听诵:把握要领,营造气氛。
  最是书香能致远。愿悠悠诗韵,永远在我们耳畔响彻;愿汩汩诗情,永远在我们心中流淌。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大声地读书,投入地读书,读出诗文的美妙,读出成长的喜悦。让我们语文课堂的朗朗的读书声永远响彻云霄!
  朗读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法。课堂上书声琅琅,既能加深文本的理解,又能促进能力的提升。当然,我们老师也要牢记这一点,让朗读成为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语文课才能成为真正的语文课,书声琅琅的语文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22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