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舒适家居行业发展(之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四、心理和精神状态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狀态。健康环境是指环境对人健康方面的正面影响。前面部分已经介绍的卫生性要求和舒适性要求,实际上就是身体方面(生理学、卫生学)的健康要求,本节的健康性要求主要是环境对人精神和社会性健康的影响。
  人类进化不仅由于劳动行为,更由于心理活动丰富。环境是影响人类认知、行为、健康、心智的一个重要因素。室内外环境的评价,不仅要用物理指标,更要用心理活动,认知行为和操作效率来衡量。品质化室内环境就是能使人获得更多的环境收益。自然和人工环境与人之间存在相互的影响,环境会对人的经历、行为和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作用。一般认为感冒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与个体的心理状态无关。但最近的心理学实验发现:感染与病毒复制有关,而出现感冒则是由于免疫反应系统出现了炎症,导致化学物质(如:组胺、前列腺素)释放量的增加,从而引起了感冒症状。心理高压力者出现感冒症状的概率要明显高于低压力者,而在心理压力维度中,最明显的是生活事件。心理压力同样对慢性病也有类似的影响。城市人8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如果室内环境能够降低个体的心理压力,则相当于起到了“健康促进”作用,这也是品质化室内环境的目标。
  环境条件、环境因素与人们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环境心理学研究行为与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或是旨在改善人类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并使人造环境更加人性化。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广泛,一直持续关注环境知觉、空间认知、社会空间等基础心理过程;也包括研究和抑制或有助于可持续性、气候健康、改善自然的行为选择,这些行为的前因后果和彼此关系;家、学校、工作场所、公共环境等重要物理环境受到的影响;个体所处环境对个体造成的压力,及身心恢复的影响因素和规律。环境心理学更多地强调物理环境,但环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不可分的,个体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对环境心理学发展而言,其是问题导向的,针对解决具体问题,如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及空间拥挤问题的研究及对策。
  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包括:(1)唤醒理论,当拥挤、噪声、空气污染等刺激增加唤醒水平时,会对人的操作行为产生影响。人的不同工作都有一个最佳的唤醒水平;(2)刺激负荷理论,人对某个刺激的注意力不能持续不变,一段时间后注意力会暂时减弱,出现超载。例如博物馆、风景区应避免长时间高度注意某个目标,避免注意减弱;(3)行为局限理论,控制丢失、阻抗和习惯性无助。例如,坏天气限制了人们的行为,心理阻抗让人选择留在室内使用空调来重新获得对环境的控制,当控制环境的能力失败后则进入习惯性无助;(4)适应水平理论,三种环境刺激行为分别是,感觉刺激、社会刺激和环境改变运动刺激,其在三种维度上变化,强度、多样性和模式。例如,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拥挤的忍受程度高于在郊区生活的人;(5)环境应激理论,应激源导致个体产生情绪、行为和心理反应,如噪声、拥挤、工作压力、婚姻不合、自然灾害、搬家等;(6)生态理论,人和环境任何一方的活动都会影响到另外一方,人和环境之间存在一种动力关系,其在生态环境设计中应用最多。日光、个人空间、色彩、温度、噪声、天气、空气污染、人格、社交、自然景观等环境因素都对个体的心理活动有影响。以下介绍相应因素的具体作用。
  日光对人体的生物钟有影响,日光信号将绝大多数人的生物时钟设置为24小时,这是通过调节身体中的褪黑素浓度来实现的,浓度增加帮助人们进入睡眠。长时间在人工照明条件下工作的人员,由于生物时钟紊乱易患上失眠症。而在高纬度地区冬季由于日照时间减少,出现季节性障碍病的人数增加。
  个人空间具有以下特征:(1)舒服,不同人际关系离得太近或太远会引起舒适或不舒适;(2)保护,当对一个人的身体或自尊心的威胁增长时,个人空间也扩大了;(3)交流,个人空间是一种非语言的传递渠道;(4)紧张,过度拥挤、空间不足是引起攻击行为的激发因素。个人距离分为4种尺度:亲近距离,0-0.15m,0.15-0.45m;个人距离,0.45-0.75m,0.75-1.2 m;社交距离,1.2-2.0m,2.0-3.5m;公共距离,3.5-7.0m,大于7 m。个人空间大小受性别、年龄、性格、社会地位、社会环境和自然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
  色彩本是物理现象,但由于长期生活在色彩世界,积累了许多色彩视觉经验,色彩刺激会在人的心理上引起特殊感受。如不同色彩具有冷暖感(冷色、暖色、中间色),具有软硬感,具有轻重感,具有兴奋和冷静感,具有明快与忧郁感。在竞技体育中,穿红色队服可以会使队员的支配感、攻击性和睾酮浓度增加,从而提高队员们的比赛成绩。在认知任务中,当需要关注细节时,如做文字校对,红色能提高工作效率;而在创造性任务中,如智力测验,红色则起到阻碍作用,而蓝色则表现很好。有心理实验让被试者蒙眼进入墙壁为红、黄、蓝颜色的房间,进入房间后解开眼罩测试脉搏和血压,结果发现,进红色房间的人脉搏加快血压升高12%,蓝色房间脉搏减慢血压降低10%,而黄色房间则保持正常。
  室内不同区域温度的变化会导致血压的急剧变化,从供暖的房间到不供暖的卫生间,温度可能会差10℃,只一墙之隔血压就会上升10mmHg,这对有高血压的老人则可能有生命危险。
  噪声对人心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人的认知活动,而且影响情绪和行为。噪声会降低记忆力,会使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小学生阅读能力下降。噪声还会增加人的攻击性,减少助人行为。噪声对智力水平高的工作影响非常大。长期处于噪声之下,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失眠、胃溃疡等慢性疾病。
  天气会影响人们的情绪,漫长冬季太阳光照射少,会使患季节性忧郁症的人数增加。天气炎热会增加攻击性,减少助人行为。低气压和暴风雨天气会引发许多疾病。雾霾天也会增加人的焦虑情绪。
  空气污染通常是多种污染物同时作用,引起综合症症状,如头疼、乏力、失眠、兴奋、抑郁、眼干、背痛、判断力下降、肠胃不适等。处于空气污染环境,学习和工作效率也会有很大的下降。   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是具有一定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大五类人格因素包括:严谨性,责任心自律性都很强,工作努力、认真,而缺乏责任心者往往办事马虎,不可靠;外向性,外向性格;开放性,高分者不拘泥于过去的经验,对新思想持开放态度,并努力使自己的修养水平不断提高;宜人性,得分高者对人友好、有教养关心他人,得分低者则冷漠、自我中心或对人抱有敌意;神经质,得高分者情绪消极,有神经过敏倾向,多是“坏脾气”。将环境特征与人格特征映射,或一致或互补。这样就可预定室内环境设计风格,与人性匹配。品质的室内环境设计应该也是人性设计!
  环境对社交行为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美国对某大学学生宿舍进行了居住状态对社交行为影响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实验中有三类宿舍,第一类是楼道较短的宿舍,第二类是楼道比较长的宿舍,第三类是第二类情况但中间房间改成了活动室。经过15周的实验研究发现:随着时间加长,第一类宿舍学生之间的社会交往数量要明显低于后两种情况。这说明:居住环境对社会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響。而一个看起来微小的改变竟然会对身处其中的个体产生持续的影响,居住条件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似乎也能波及学生宿舍以外的生活。
  自然景观环境有助于减少心理压力,恢复注意力和精力。在看得见自然景观病房中的病人的康复速度明显高于无景观病房。在拥有较高质量绿色空间的社区内,居民的健康质量普
  遍要好于哪些绿色空间质量较差的居民社区。在无法获得自然景观的空间,悬挂自然风光照片也可获得一定的心理减压效果。
  图5耶吉斯·多德森定律表明,操作的最佳状态是中等唤醒水平。对复杂的操作,偏低的唤醒水平是最佳状态。这也解释了,创造性的工作(复杂任务)如编写软件需要更低的噪声干扰;而车间的流水作业(简单任务)配备音乐背景劳动效率会更高。室内心理环境设计采用不同环境因素组合,根据室内环境需求定位,调整唤醒水平和情绪状态以提高操作效率、保持人员心理健康,见图6。
  生活质量评价有22个维度,各项内容见表1。
  根据价值的层次的不同,情感可分为生理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和自我实现类情感四大类,见图7。生理类情感包括酸、甜、苦、辣、热、冷、饿、渴、疼、痒、闷等;安全与健康类情感包括舒适感、安逸感、快活感、恐惧感、担心感、不安感等;人尊与自尊类情感包括自信感、自爱感、自豪感、尊佩感、友善感、思念感、自责感、孤独感、受骗感和受辱感等;自我实现类情感包括抱负感、使命感、成就感、超越感、失落感、受挫感、沉沦感等。从以上可以看出,冷热感、舒适感以及自信自豪感不在一个层次上。室内环境设计也会分成满足不同层次的设计目标。
  环境特征具有功能性动机、象征性动机和情感性动机。功能性动机包括价格、物理效果、能耗等;象征性动机包括表达自己的身份、地位或群体成员资格的方式等;情感动机包括愉悦、激动、愤怒等的影响。品质室内环境就是要精确掌握对室内环境的需求动机,针对这个动机提供最适合的解决方案,提升消费者的象征性和情感性价值,实现供给侧改革,实现新舒适家居的快速发展。
  幸福分为主观幸福和心理幸福。主观幸福以自我的情感体验及生活质量整体评估,三个维度是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而心理幸福则涉及自我接收、个人成长、生活目标、良好关系、环境控制、独立自主、自我实现、生命活力等维度。品质化室内环境通过增加积极情感(好的方面)、减少消极情感(坏的方面)、产生更高心理满足来提升用户的主观幸福感,提升建筑价值。
  室内环境的健康性要求就是,按上述技术体系满足对环境对使用者在心理感受(紧张、松懈等)、情绪影响(兴奋、压抑等)、满足和幸福方面(自豪、受挫等)的要求。室内环境舒适和健康水平高,可以让使用者获得很好的效用,如降低心理压力、高质量睡眠、高记忆水平、高工作效率、提高销售业绩等,从而产生更高的企业和社会效益。由此室内环境健康水平高低影响使用者的心理和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水平,产生人的环境效用。图8为环境因素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对人行为结果的影响。
  以老年人为例。老年人会出现行动不便、听觉和视觉能力衰减等机能下降问题,针对老年人的舒适室内环境需要有明确要求:(1)私密性,老年人需要一个属于自己,不被干扰的空间;(2)社会交往,为老年人群提供进行社会交往的公共空间;(3)可选择性,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可选择性,并可进行控制的环境;(4)标志系统,清楚和明确的方向指示,为记忆力减退的老年人提供活动上的方便;(5)安全感和安全性,为活动能力减退的老年人提供活动的安全性,使他们有安全感;(6)可达性和易操作,老年人活动的空间具有良好的可达性(无障碍)。常用设施,如门、窗、家电等应易于操作;(7)适度刺激和挑战,有适度挑战性的环境会促进老年人的经常性活动;(8)适度的声光环境,为视力和听力已经减退的老年人的活动提供方便;(9)熟悉环境的连续性,环境的设计应保持地方传统,并成为以往生活的延续,使老年人不感到陌生。可见,适宜老年人的室内环境要求更多的是在健康性方面的。
  案例:如何提高办公环境的满意度
  威卢克斯中国总部办公楼位于河北廊坊市,按主动式建筑体系进行设计评价,设计强调人的主观感受,日光利用率比其他建筑高3倍以上,可调节天窗调节日光和自然通风,在获得健康舒适环境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该建筑采用辐射供冷供暖系统,变频新风满足日常和参观人员涌入的不同需求,办公区加装吸音板使开放式办公区具有很好的声舒适度。建筑外保留有菜地,让员工在工作之余进行耕种和采摘。良好的工作环境也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搬入新办公楼一年后的请假率降低了80%。
  健康性环境具有可以调节人的情绪、改善生活学习工作效率、降低心理压力、促进销售效果等正面作用,在室内环境方面的投入可以带来更高的精神和经济回报。比如,如果改善教室环境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效率。健康性环境设计以环境心理学为基础,在国际上也是比较新颖的技术,本《白皮书》率先向国内室内环境行业介绍这些技术,希望在提升行业价值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五、室内环境设计目标
  室内环境品质化的目标就是从使用者的价值角度去确定室内环境的效能,从卫生、舒适、健康、便利、经济等5个方面对室内环境进行考量,其包括:
  卫生性——减少感冒和其他疾病传播,合适湿度、减少霉菌、细菌在室内的繁殖,消除室内不良气味(厨房、卫生间、装修等)污染,避免职业性、习惯性骨骼和肌肉疲劳,室内环境的维护管理。
  舒适性——合适的空间尺寸,热湿舒适环境,有利于生活、工作,光和声环境舒适,合适的色彩搭配。
  健康性——亲近自然,文化性,健康促进(认知、行为、改善)。
  便利性——空间利用(收纳、储物),活动轨迹,室内环境控制。
  经济性——适度超前,全周期性价比,能源消耗与节约。
  室内环境总体设计目标的实现需要在现有体系中增加相应的工作节点,并在整个舒适家居体系中增加确保设计目标能得以实现的检验、服务、改善节点。前后流程一致达到设计目标。在第3章中已经介绍了基于用户体验的室内环境人效评价,总体设计目标就是这一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据室內环境学理论,室内环境的意义分为三个部分:功能性、情绪性和象征性。功能性满足使用者不同状态(生活、工作等)对空间环境的质量需求,这是室内环境的基本需求;情绪性满足使用者的不同情绪需求,如酒吧的热烈、图书馆的沉静等;象征性满足室内环境所有者的社会定位需求,如宫殿、高档酒店等。其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见表3.5.1。
  既然要谈舒适家居的室内设计理论,首先要了解“舒适”一词对于家居空间的使用者意味着什么?
  “舒适”词义的解释是:给人以安乐舒服的感觉,推及至建筑环境就是指对建筑室内环境(家居)而言,人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感觉是否安乐舒服的状态。
  其一,生理感觉通常指的是空间的物理环境对于人身体的影响(空气、光、温度等)。
  其二,心理感觉有两个维度:审美的生物性(例如在环境心理学中有很多关于环境与行为的论述)、审美的文化性。
  当然还有些环境因素是复合的、多维的,比如色彩因素:既有生理的感受、也有心理的投射。心理与生理的感受是整体的,这样更符合格式塔心理学的概念。
  舒适家居体系是建立在以人为本、以本章为评价基础之上的,从工程交付到用户体验,从物理参数控制到卫生、舒适和健康性品质室内环境,还是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的。从现有的采暖、空调、通风、热水、智能单体系统到舒适家居平台,也需要逐步进化。需要做的工作把用户对以上各专业的基本要求浓缩成理念,这些理念包含了各专业设备的核心价值,也就是用户的体验结果。“卫生、舒适、健康、便利、经济”五个方面构成了品质化室内环境的评价尺度,这些要素构成新舒适家居的设计基础,也是室内环境的总体设计目标。所有专业都要服从以上设计要点的要求,需要在现有体系內增加一个设计审查节点,来确保各专业设计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都能满足设计目标的要求,且要求在全周期內能够实现,这也要求有持续的服务加入,需要基于全行业的用户档案、信用、协同机制的帮助。图8为室内环境的整体设计目标。
  本节中所主张的是一种基于证据的室内环境设计方式,其各种设计要求,如降低噪声、增强性采光和通风、更好的人机工程学设计、支持性的工作场所、个人控制和完善的布局,对用户的满意度和生产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前面章节中已经对一些基本概念、国家政策和标准、国际情况等进行了介绍,以下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些设计原则,希望能帮助设计师提高以用户体验为导向、面向证据的室内环境设计。
  1.生物性
  (1)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意识是在不断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的行为,个人空间是围绕个人而存在的有限空间,不适当的距离会引起心理不舒适(如焦虑、自由受阻等),适当的距离通常会产生正面的积极效果和情绪。
  空间组织和空间划分提供了心理学上的依据。对于空间环境心理方面的设计,可根据人的心理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个人空间和他人空间的交叉、空间的开敞感和封闭感等恰当地组织空间,包括空间的围合、敞开、曲线变化等,调整空间的形状、面积、高度、距离等,可结合装修、色彩、光线等手法获得良好的空间氛围。
  每个人都有私密性,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支配环境,在没有他人在场的环境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对公共空间私密性研究,不是研究人如何适应环境,而是要研究环境如何适应人的需求。关于私密性程度的影响因素,与封闭性和距离有关。所谓的封闭性就是个人及他人的视线所及范围与围合物的高度有关,围合物的高度在视线以下,只能达到划分领域的目的,人们视觉上仍保持连续性,没有达到完全封闭的程度;当达到视线被遮挡的高度时,即产生一种安全感,形成私密空间。因此当人们进行对私密要求较高的活动时,一般不愿被他人看到,希望选择较隐蔽的地方,最好同时抬眼又能望見周围,保持对环境的控制感。除了视线,声音也是封闭程度的一个体现方面。由于声音会产生对私密的干扰,人们进行私密的活动不仅不希望其他声音的干扰,更不希望窃窃私语被人听到。
  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或方位的行为模式。该场所或区域就是拥有或占用它的个人或群体的领域。领域性是所有高等动物的天性。领域的功能有组织功能、控制感、安全防卫等。而其最主要的功能是为个人或某一群体提供了一个可控制的空间。这种空间可以是多种多样,如一个座位,一间房子,也可以是一栋房子,甚至是一片区域。它可以是有围墙等具体的边界,也可以是象征性的,容易为他人是别的边界标志或是使人感知的空间范围。 人类的建筑空间无论是私密的住宅卧室, 还是公共建筑的大厅, 就人的实际使用而言,潜意识里的领域概念是永远存在的。人总是要在自身与外界之间划出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域,如果外界因素闯入了这个领域,人就会感到不安,人只有在与外界保持这个距离,才能感到安全感。   人类工效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应用如下:
  ①确定人和人际在室内活动需要空间的主要依据:根据人体有关计测数据,确定人在尺度、动作域、心理空间以及人际交往的空间需求,以确定其适合空间范围。
  ②确定家具、设施的形体、尺度及其使用范围的主要依据:家具设施为人所使用,因此它们的形体、尺度必须以人体尺度为主要依据;同时,人们为了使用这些家具和设施,其周围必须留有活动和使用的最小余地,这些都要求由人类工效学予以解决。
  ③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室内物理环境中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辐射环境等在室内设计时都需要相关的参数作为设计依据。
  ④视觉要素的计测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人眼的视力、视野、光觉、色觉是视觉的要素,人类工效学通过计测得到的数据,对室内光照设计、室内色彩设计、视觉最佳区域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改善室内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效果。
  (2)色彩学
  对色彩的感知是色彩的物理性质、人的生理条件及心理反应过程的综合产物。每个人的个性、情感、气质、社会地位、文化水平、民族地域等有诸多差异,因此不同人对色彩的心理感受也存在差异。
  色彩具有精神性的价值。色彩对人心理造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干扰人们的意识,左右人们的情绪。
  色彩能使人体验各种感知,如冷暖感、软硬感、轻重感、华丽与朴素、兴奋与冷静、明快与忧郁、味觉与乐感。
  由于视觉生理构造和自然空间因素的影响,色彩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感受,如前进与后退、膨胀与收缩等。
  利用色彩学原理可实现室内设计的功能化、情绪化和象征性目的。
  (3)亲自然性
  类在自然界中进化了数百万年,身体已经适应了自然环境的各种要素,包括日光、风、季节变化等。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生物体生物律,生理功能随时间(昼夜、四季等)作周期性变化。人们被来自太阳的光包围,身体本能的与循环、变化的自然环境相互联系。
  阳光在许多方面对人体有益,经常晒太阳有利健康,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许多霉菌在阳光下无法成活。紫外线还能杀死皮肤上的细菌,增加皮肤的弹力、柔软性和抵御外来细菌的能力,多晒太阳使皮肤更加健康,不易生疮、痘和皮肤病,能刺激机体的造血功能,促进钙、磷代谢和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日光中的红外线可透过皮肤到皮下组织,对人体起到热刺激作用,加快血液流通,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并有消炎镇痛的作用。缺少阳光的日子大脑会产生一种忧激素,使人困乏,情绪低落,阳光是最好的兴奋剂,能调节人的情绪、振奋精神、减轻忧郁症状,提高生活情趣和工作效率,并可改善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虽然有些电光源可以构成与日光相当接近的频谱类型,但不可能模仿出日光在自然变化年中每天和每季光谱质量的自然变化,因此无法替代阳光的作用。调查表明,在阳光充足办公室工作的人员,心情舒畅、工作效率要高于无阳光房间的同类人员。这是因为阳光能刺激大脑释放出大量可以产生愉快感的化学物质,调节情绪,使精神振奋、心情舒畅,人的行为也变得积极而充满活力。阳光对人体激素的影响水平是显著的,甚至可被用来治疗更年期综合症。
  健康的建筑房间内应该是有足够的阳光使上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另外在室内能看到自然风景,也会对人的幸福、主观健康、环境满意度、情绪、睡眠质量和其他作用有正面的影响。人们在视觉体验中看到自然景象,并在参与、改变环境的活动中体验自然景观美的感染力。景观从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环境、一种“场景”、一种美学理想。它表达了某种理念、思想,可以唤起某种情感、共鸣、愉悦以及联想与思考。
  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进化过程,决定了对自然的亲近。建筑房间内窗户要有良好的视野,从窗户向外欣赏外部环境风景,可以满足人们与大自然接触的需要,由此了解天气情况、一天中的时间、所处季节和朝向。有研究表明,居住在可以看到优美风景病房中的手术病人的术后康复要比看不到风景的病人要好。而居住社区的死亡率也与社区周围的绿化水平有关联。与日光和自然景观一样,自然通风也是建筑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自然通风不仅是节省建筑能耗,而且可以提供比空调系统更舒适的体验。
  (4)身体感知
  建筑师拉斯姆森在《体验建筑》指出:“倘若我们目空一切,吹毛求疵的审视建筑,旁观它,它就会闭关自守,无可奉告。反之,如果我们不抱成见、善意的亲近它,它就会开诚布公,显现真谛。从建筑中寻得的乐趣,可能像自然爱好者从植物中寻找乐趣一样。自然爱好者不会说他是宠爱沙漠里的仙人掌或者是沼泽里的百合花。他们之中任何一种对自身的地域和气候条件而言也许都是绝对正确的。自然爱好者热爱生长着的万物,亲身熟悉他们特有的属性,因此知道在自己面前的是某一品种的一个发育全面的标本或是一个发育不全的单体。我们应该以同样的态度来体验建筑。”
  身体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其分别对应视觉、听觉、嗅觉、味覺、触觉和躯体觉。躯体觉是一个综合概念,其中包括由皮肤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温度觉、触觉、压觉和痛觉,还有由肌肉和关节以及内耳里的感觉器官经刺激后产生的运动觉和平衡觉。外部环境参数对身体感觉器官进行刺激,使之产生应对反应(舒适问题)。当外部环境参数过于强烈时会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性疲劳和损伤,也就是卫生问题。
  视觉:人类接受外部信息,大约80%是经过视觉获取的。眼睛是一种生理器官,其对外部刺激的调解是有一定范围的。常规的照明设计是经验性的,并不是完全适合眼睛的生理技能,需要按证据性设计方式来保证眼睛的舒适与健康。
  听觉:耳朵是人体第二位的信息交流工具。不和谐的声音是噪声,噪声对工作、休息、睡眠等产生负面影响。严重的噪声会影响身体健康,导致慢性和急性疾病。
  嗅觉:嗅觉在保护和维持自身健康方面确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嗅觉对呼吸空气进行探测及时发现异味气体,以便采取措施保护身体。嗅觉可以单独的发挥作用,但在多半情况下,与视觉和听觉同时作用产生复合感觉。   触觉:肌体的皮肤暴露接触外界环境,肌体皮肤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如冷热、干湿、风速、气压等作用会让人体产生舒适或不舒适的感觉。
  疲劳:无论是从事体力活动,还是脑力活动,经过一定的时间和达到一定的程度都会出现活动能力下降,表现为疲倦或肌肉酸痛或全身无力,这种现象就称为疲劳。
  室内环境中长时间使用的桌椅、床的结构不合理都会导致身体的疲劳,长时间的蓄积疲劳将导致骨骼和肌肉的疾病发生,这在现今国家被列为职业疾病。
  2.文化性
  (1)历史性与时代感
  时代感与历史文脉并重从宏观整体看,正如前述,建筑物和室内环境,总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特征,铭刻着时代的印记,但是现代室内设计更需要强调在设计中体现时代精神,主动考虑满足当代社会生活活动和行为模式的需要,分析具有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积极采用当代物质技术手段。
  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延续性。在居住、旅游和娱乐等类型的室内环设计中,都有可能因地制宜地采取具有民族特点、地方风格、乡土风味,以及历史文化的延续等原素体现设计手法。
  这里所说的历史文化,并不能简单地从形式、符号来理解,而是广义地涉及规划思路、 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特征,甚至哲学思想和观点。
  由于时间的推移,现代室内设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室内功能在发生改变,室内装饰材料、设施设备、甚至门窗等构配件的更新换代也在日新月异。
  总之,室内设计和建筑装修的“无形折旧”更趋突出,更新周期日益缩短,而且人们对室内环境和艺术风格的欣赏与追求,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2)地域性
  建筑的地域性首先受区域地理气候的影响,比如说在中国南方地区炎热潮湿,而北方地区严寒干燥。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多样性,除满足基本功能需求外,建筑和室内环境是一个地区的产物应具有区域特点。
  地域特征建筑的意义在于,能恢复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差异,与此相反,世界迅速均质化的大潮使历史培育起来的固有的地域文化丧失殆尽,枯萎了。设计者在设计中强调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性,某种意义上就是加强了建筑的使用者的自我价值的肯定与赞赏。不论是在大型的公共建筑中,还是在小型的居住建筑里,人们都能从建筑散发的地域气息寻找到心灵的滋润,从而促进了建筑的健康概念,延展丰富了建筑的健康内涵。不仅是建筑的物理性能促进使用者的身体健康,艺术与文化,尤其是有地域特征的艺术与文化也同样能利于心理健康。
  在建筑室内环境的设计中,如何运用“地域特征”?
  ①尊重地域的“自然属性”如地域气候、水文地质、地貌等等,风光水等自然要素;
  ②融合地域建筑乡土建筑的传统新建筑形态
  ③继承地域建筑乡土建筑的精神性的东西
  (3)伦理性
  建筑伦理指以建筑为媒介对待人类社会和自然换进的态度,其包含道德的成分,这是室内换进象征性表现的基础。伦理问题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存在伦理问题。倫理问题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伦理准则。伦理是建构社会秩序的主要准则,这其中又涉及道德和法律。建筑作为社会存在的一个对象,也必然具有同样的伦理结构。建筑伦理问题是建筑学和伦理学两学科相互交叉的前沿学术问题。
  建筑伦理指的是一种“态度”,即以建筑为媒介对待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态度。这种态度在一定情况下包含着道德的成分。但在许多情况下,所指涉的是满足人类身心健康和符合社会整体及长远利益的价值观。比如拉斯金在《建筑七灯》一书中将建筑伦理归纳为奉献、力量、美丽、生命、纪念和顺应七个方面。
  在人类的建筑活动中内在地存在着伦理问题,建筑环境作为人造环境的主要组 成部分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所在时代的伦理价值、反映着当时人与建筑的关系,以 及由此推出的人对自然、自身和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态度。所以建筑和伦理的关系是建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一个伴随建筑活动始终的问题。
  比如,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生态建筑、健康建筑等。
  (4)类型意义
  分类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人类认识事物具有多维视野和丰富的层次,由此产生了庞杂的分类途径。建筑学常以功能、形态、结构、地域等分类。
  意大利新理论主义建筑师阿尔多·罗西认为类型就是人类在其漫长的生活与艺术实践中,历史地、约定俗成地确定下来的各种形态和形态关系。它既原始,又新奇,由于它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所以它曾经也必将永远为人们所接受。
  室内设计中,类型的文化因素随时随地影响着业主和设计师。他们都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运用类型的概念来设计房子和室内装修。在现代多元扁平化的世界中,虽然类型学的影响有所削弱,影响的强度也在降低,但是仍然对于设计师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而且心理学的唤醒水平理论的科学研究也很好地对应了类型建筑的渊源。比如,法院建筑的威严,住宅建筑的温馨朴实,娱乐建筑的华丽新奇,交通建筑的流线合理。如果把家设计得像酒店或KTV娱乐城一样,显然是不合适的。还有现在很多中国的政府办公机构修建的像罗马宫殿,就是在类型学上的错位与混淆(政府办公建筑,尤其是现代办公大楼,更应该是一种民主建筑的调性,表达它的亲民性)。同样,城市住宅和城市公共建筑的调性,也是决然不同的。
  3.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是帮助人们改变其生活方式以实现最佳健康状况的科学。最佳健康被界定为身体、情绪、社会适应性、精神和智力健康的水平。生活方式的改变会得到提高认知、改变行为和创造支持性环境等三方面联合作用的促进。三者当中,支持性环境是保持健康持续改善最大的影响因素。”
  现代人80%以上的时间在建筑内渡过,通过研究人-建筑-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了解人在生存、生活和生产过程需要何种室内环境,掌握室内环境形成的特征和影响因素,通晓改变或控制室内环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可为创造有益健康的人工环境提供理论基础。建筑环境的研究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环境宏观参数进行研究,另一类是针对环境的参数进行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测试仪器和测定技术的发展,实验方法研究建筑环境的范围不断得到扩大,研究方法内涵也不断地得到加深,呈现多样化和复合化。健康环境也是可以使用科学方法进行衡量的,可以建立起一整套的技术体系,用于新建或既有建筑。最近十年,绿色建筑标准和标准制定组织已经大步进入建筑行业的市场中,绿色建筑和环保建筑实践在全球得到快速发展。同一时间内,增进人类健康和福祉的策略也对建筑体系的演变起到一定的作用。将人类健康和舒适放在建筑实践面前,彻底改变建筑的时代即将到来,这不仅利于整个地球可持续,更有利于人类自身。   室内环境的健康指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室内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和/或机能降低,促进器官健康发展(保健);
  (2)提升对环境的舒适满意度,产生良好的环境氛围;
  (3)消除对工作和学习的环境制约因素,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4)人体工学和智能控制的介入使生活、工作和学习更加便利;
  (5)心理健康,使空间占用则的整体健康水平处于良好状态;
  (6)上述目标合理消耗能源(节能)。标准建筑通常把光环境、声环境、热湿环境、室内空气质量和便利性(无障碍、人体工学和智能)的单独控制,而没考虑不同措施之间会出现相互负影响的情况。
  健康环境就是在建筑环境设计和实践中,把建筑空间占用者的整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卫生学、生理学、环境心理学、人类工效学和美学等研究成果为基础,给建筑套上了保护罩,促进人类的健康、保健和舒适,也提高人在建筑内的工作和学习效率。通过健康环境开发可以创造一个有助于改善建筑空间占用者营养、健身、情绪、睡眠模式和行为的建筑环境;通过实施更健康、更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减少接触有害化学品和污染物机会的策略、方案和技术,可以整体或部分实现上述目标。通过把健康和保健视为设计、施工、技术和计划决策的重心,把人们的住宅、办公室、学校和其它室内环境转变为对人类健康和保健有利的空间,成为幸福之地。通过健康促使室内环境指标有利于空间占用者的健康,而不是损害他们的健康。无论是住宅、学校还是办公场所,其室内环境的营造应按健康促进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使其有利于预防疾病、舒适审美、提高工效和心理健康。无论是建筑的所有者、空间占用者,还是设计师都应该按健康促进的方式来对待室内环境,通过全员努力创造健康、美好、满意和充满生活热情的室内空间环境。
  4. 经济性
  室内设计除了要考虑人的环境效能外,也要考虑经济性。最终确定方案有用的指标是性价比。其性价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
  (1)室内环境的功能性、情绪性和象征性要求要与现实社会的总体发展水平相一致。太超前的要求很难在现实中实现,比如空气污染物甲醛的连续监测,会给使用带来很大困扰。
  (2)除提供给各种功能系统外,要考虑到使用中如何持续保证效果满足使用要求,也就是要支持全周期消费。虽然一次性购买成本会增加,但全周期的效益要更好。
  (3)首先设计者要理解用户的期望、需要、动机,并理解业务、技术和行业上的需求和限制;其次是对产品的规划,使得产品的形式、内容和行为变得有用、能用,令人向往,并且在经济和技术上可行。设计先是策划一个即将实施的项目,然后按照策划的要求进行构思、制定方案、实施操作、绘制图样、施工规划、检验样本、通过设计方案的验收等整体环节的系统化工作。总而言之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预算的一个过程。合理的设计服务虽然会增加费用,但从全周期消费来看价值还是最高的。
  (4)产品、系统、人效是三个不同层次的交付内容,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描述。舒适家居使用人效评价体系,其在系统交付的基础上还要增加全周期的服务和经济性评价。主要价值点已经从产品和系统转向了舒适家居全周期服务体系。
  (5)在全周期消费中,也会出现创新的商业模式:如除购买产品+购买服务方式外,也会出现租赁服务、按使用付费、按效果付费、节能效益分项等商业模式,在经济上对用户会更有利。
  六、室内环境方案评价
  要做好品质室内环境设计,首先要有室内环境的评价标准,要了解室内环境与人之间的相互促进和抑制作用有哪些方面。而不同的建筑空间的评价条件是有所不同的。
  建筑空间被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居住空间,是日常生活的空间;第二类是工作或学习空间;第三类是购物休闲、娱乐或精神恢复的场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在第二类空间积累的许多压力会带回到在第一空间,需要在第一空间释放。如果这种释放不能实现,就会出现失眠焦虑等不适症状。而第三空间包括商业服务和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这也是调节心理情感的地方,人们需要这个空间释放第一和第二空间的压力,把心理情感表达出来。
  室内环境品质就是根据室内环境的卫生性、舒适性和健康性,从四个维度需求动机、增加积极因素、减少消极因素、效率和效益的角度给出的评价,再结合服务水平和成本进行定性描述或精细打分,这样对设计方案和实际测量结果进行评比。
  图9是从健康的角度对室内环境提出的要求,分为生理、心理和社交三部分。不同用途的室内环境上述三种要求的侧重不同。在环境设计中对空间分配、空间尺寸、物理环境、心理影响因素等进行方案组合,在功能上、情感上和象征性方面满足设计要求。
  要做到室内环境精细化设计,首先必须有不同室内环境的评价标准,如居住环境、办公環境、教学环境等。标准对各个影响因素做指数化计算,将结果体现在雷达图上可视化。图3.6-2、图3.6-3、图3.6-4为卫生环境、舒适环境、健康性环境的评价示意图。其计算总得分为19.4、17.8、17.8,再将这个分数按相应换算标准计算成该维度的分数,加上价格指数和服务水平的分数,两个不同方案的比较见图3.6-5。从以上各个雷达图中可以看出方案的长处与不足。这种方法也可评价改造项目改造前后的进步情况,以及项目实际测量结果与当初的设计方案计算值之间的差别。由于尚未进行环境评价标准的制定工作,因此这些图只作为原理介绍之用。
  通过以上设计方法,可以定量地提升室内环境的品质。当一般设计无需精确评价时,可按照上面各图显示的维度对设计方案或实际环境进行描述性评价,也有利于提升环境效益,提高用户价值。
  从上述角度分析,舒适家居体系与美国的“健康建筑”体系和欧洲“主动式建筑”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大概一致的,也就是品质化室内外环境的目标应该是改善人的生命质量,提高幸福感,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操作(工作)效率,带来商业利益。这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方式。
  案例1:谷歌办公室
  到处是旗帜、沙发、宽敞的厨房、按摩椅,甚至吊床。谷歌不仅仅提供传统的健康保险和极其有竞争力的待遇,而且还有免费的早餐、午餐、晚餐、零食,办公区里免费健身中心、免费按摩、车接车送,甚至还提供冥想休憩间,在酒吧中提供酒水。谷歌设计这样办公室的目的就是让员工可以通宵达旦的待在办公室里,不用为任何事情担忧,这种室内环境设计达到了办公的最高层次,最后的核心就是以在心理健康条件下效率更高地工作。谷歌所做的一切有助于帮助员工保持健康、做心理压力管理、给员工各种帮助、以减少不良因素对工作的影响,使员工可以集中精力在工作中,操作效率最大化。
  案例2:别墅该配什么健康促进措施?
  别墅是高级居住环境,有较多的空间可以配置不同功能的设施。家应该是恢复生理疲劳、减轻心理压力的场所。在恢复生理疲劳方面需要良好的床具和寝具,以及利于睡眠的室内环境。而在减轻心理压力方面,绿色植物、绿色景观是非常有益的,适度的娱乐、运动也可以使人放松。而如果需要快速放松,则可使用冥想室,运用冥想技能帮助你。
  案例3:家庭二次装修应做哪些内容?
  把你之前居住时不满意的地方列出来,分为卫生、舒适和健康性三方面,再从需求动机、积极因素增强、消极因素削减与增加效率和效益四个方面列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之后进行方案设计。以笔者家为例,居住10年后列出以下改善顺序:厨房烟道串味、洗浴设施不合理、洗浴和洗衣机排水不畅、主卧室隐私性不足、书房空间不合理、储物空间不合理、增加夏季卧室夜间通风、部分家具破旧更换、窗户密封老化更换、增加绿色植物。
  (转自:中国舒适家居行业发展白皮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24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