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医临床路径在胸痹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临床路径在胸痹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分析指标是本院接诊的胸痹患者60例,60例患者均为2017年12月~2019年2月收治,实验组30例与参照组30例均采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患者研究时开展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参照组研究时开展常规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在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效果(86.66%)、护理服务满意度(96.66%)、并发症发生率(6.66%)为实验组研究结果,其与参照组比对存在较大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中医临床路径在胸痹护理中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治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中医临床路径;胸痹;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7..02
  本次分析指标是本院接诊的胸痹患者60例,60例患者均為2017年12月~2019年2月收治,开展本次研究目的为分析中医临床路径在胸痹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本次分析指标是本院接诊的胸痹患者60例,60例患者均为2017年12月~2019年2月收治,实验组30例与参照组30例均采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患者研究时开展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参照组研究时开展常规护理干预。
  纳入标准:经临床及影像学诊断确诊为冠心病;符合中医胸痹诊断标准;表征为脉弦细涩,舌质紫暗、面色晦暗、神疲乏力、胸闷气短、心悸不宁等[1]。
  排除标准:排除合并严重食道、血管、胸膈、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肺不全的患者;排除认知及意识障碍的患者[2]。实验组最长病程为10年,最短病程为3个月,(4.8±0.7)年为中位病程;90岁为最大年龄,37岁为最小年龄,(58.6±0.9)岁为中位年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参照组最长病程为9年,最短病程为4个月,(4.8±0.5)年为中位病程;88岁为最大年龄,35岁为最小年龄,(58.6±0.8)岁为中位年龄;患者男性20例,患者女性10例。数据比对P>0.05,无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路径,实验组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
  建立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由本科室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构成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成员,之后按照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制定临床护理路径。
  饮食干预。护理人员需需指导患者不可使用生冷寒凉、肥甘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多吃豆制品、粗纤维的食物,控制脂肪及盐类的摄入量。
  中药干预。护理人员需遵循医嘱指导患者服用中药汤剂;针对气虚两虚证的患者需予人参养荣汤加减治疗;针对心血淤阻证的患者需予以血府逐淤汤加减治疗;针对气滞血瘀证的患者需予以行气通络、活血化瘀治疗;针对痰阻血瘀证的患者需予以中药熏洗双足、穴位贴敷、耳穴压豆治疗。
  心理干预。经临床调查研究显示,患者情绪过于激动会加重病症,影响预后。基于此,护理人员首先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按照其心理状态开展心理干预,纠正患者不良情绪,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态,向患者讲解成功案例,为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中医护理。①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取穴心、神门、交感、内分泌、肾等穴位。护理人员需选择王不留行子耳穴贴,直径月2 mm将其放置在0.5cm*0.5 cm胶布中央处,贴在患者内分泌区、交感区、心区,对上述部位进行捏压,进而缓解患者临床病症。②穴位敷贴。按照患者不同分型选择对应的穴位贴,主穴为心俞、关元、膻中,每日敷贴一次,敷贴时间为5~8h,若患者在此过程中皮肤出现刺痛、红肿情况则需立即停止。③穴位按摩。选择心俞、神门、内关等穴位开展按摩处理。④穴位艾灸。按照患者胸痹中医分型选择对应的穴位艾灸;气虚血瘀、寒凝血淤型患者均采用隔姜炙,以此活血化瘀、温通心脉,之后选择足三里、神门、内关、气海、膻中、膈俞、心俞等穴位,艾灸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皮肤情况。⑤中药泡洗:常选用当归、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评估患者文化背景,以此选择合适的沟通技巧,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
  1.3 评定指标
  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在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指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本次所有数据,x2检验,以%形式展开,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展开。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比对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P<0.05)。
  2.2 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实验组满意11例,占比36.66%,基本满意18例,占比60.00%,不满意1例,占比3.33%,满意度为96.66%;参照组满意8例,占比26.66%,基本满意13例,占比43.33%,不满意9例,占比30.00%,满意度为70.00%。可见,实验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6.66%明显高于参照组70.00%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P<0.05,x2=7.6800)。
  3 讨 论
  临床心内科疾病中多发的病症之一就是胸痹,西医认为胸痹主要包括心衰、冠心病等,主要表征为心前区憋闷、胸闷气短、乏力、心律失常、心慌等病症,加之病程较长,极易诱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进而影响治疗效果[3]。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胸痹患者而言是非常必要的[4]。中医临床路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防止机体便秘情况,改善预后,促进康复[5]。经过本次数据研究可见:治疗效果(86.66%)、护理服务满意度(96.66%)、并发症发生率(6.66%)为实验组研究结果,其与参照组比对存在较大的差异,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路径在胸痹护理中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治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敏夏,崔 屹,黄 凤,等.58例痰浊内阻型胸痹心痛病中医治疗及护理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1):3059-3060,3061.
  [2] 刘永环.中医护理技术胸痹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光明中医,2015(12):2678-2679.
  [3] 刘学建.中医情志护理对胸痹患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5(9):184-185.
  [4] 王丽娟.中医护理在胸痹心痛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1):143-144.
  [5] 张 静.老龄群体突发胸痹心痛的中医护理疗效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5(24):138-1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28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