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幼儿教育中感恩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指南》中建议: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重他人劳动及成果。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付出为自己带来快乐生活,并教育他们从身边的亲人做起,通过爱父母,爱家人,进而推己及人,也就是说要引导孩子知道感恩、学会感恩。
  【关键词】幼儿教育 自我中心 感恩教育
  一、循循善诱,引导幼儿懂得感恩
  幼儿很小,限于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方面,他们对于什么感恩?什么时候感恩?怎么做才是感恩?往往不知道。这就需要我们幼教工作者,在日常管理中,对他们进行引导。
  在一次感恩教育活动中,我是这样引导孩子的:首先,我问他们“你的爸爸、妈妈干什么工作的啊?”有的说“我爸爸当老师”,有的说“我妈妈在环卫处上班”,有的说“我爸爸是医生,妈妈是护士”等。等他们回答完了,我抛出第二个问题:“你爸爸、妈妈几点上班?几个下班?”孩子们一一做了回答。等到明明回答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我妈妈是一名护士,她经常晚上上夜班。一到晚上,我就想让妈妈抱。我怕黑,妈妈不怕黑吗?”听到这里,我因势利导:“大家说说,明明的妈妈辛苦不辛苦?”孩子们齐声说“辛苦”。我接着问:“那么,明明的妈妈为什么这么辛苦的工作呢?”明明说:“妈妈上班辛苦是为了挣钱,让我上学。”我接过话头:“是啊,明明的妈妈真伟大。明明你是怎么做的呢?”“妈妈下班后,我有时候给她捶背,有时候给她洗脚,我还把好吃的给妈妈留着呢。”我及时给予赞扬:“明明做的好不好啊?大家鼓鼓掌。”我抛出最后一个问题:“那么,你是怎么对待辛苦工作的爸爸、妈妈的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这样,通过循循善诱地引导,让孩子们知道大人的辛苦,并且学会用自己实际行动感恩父母。
  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用孩子身边的人和事来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如幼儿园的保洁阿姨她为我们天天打扫卫生,我们是不是该感谢她?交警叔叔顶着烈日为城市疏导交通,我们是不是该感谢他?爷爷奶奶每天给我们洗衣做饭,我们是不是该感谢他们?通过运用这些孩子们看得见的实事,让他们知道对谁感恩,让感恩的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扎下根。
  二、借助故事、图书等开展感恩教育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于是,我们就利用讲故事这一方式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如“王祥卧鱼”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王祥的妈妈病了,想吃河里的大鲤鱼,可是冬天里河水都结冰了,怎么能捉到鱼呢?王祥脱下衣服,他趴在冰上用身体融化冰,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非常高兴,就拿着鲤鱼给他妈妈吃。妈妈吃了鲤鱼,病就好了!”故事很简单,我借此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妈妈生下了我们,把我们抚养长大,我们应该感谢她,为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图书、动画也是一种感恩教育的好方式。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因为动画片有声有色、生动形象。于是,我们有意识的选取《千与千寻》《小王子》《感恩父母》等动画片、微电影等,让孩子们通过看动画,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他人。
  三、利用小游戏、小表演开展感恩教育
  帮助幼儿了解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如商场、邮局等,体会这些机构给大家提供的便利和服务,懂得尊重工作人员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孩子们非常喜欢做游戏,我们根据这一特点,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角色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别人的辛苦,从而学会感恩。比如,我们设计了《保安叔叔最辛苦》,让孩子们穿上保安服装,带上警棍站岗执勤。刚开始,孩子们觉得很新奇也很刺激。我们让孩子们轮流去站岗,一个人10分钟,抬头挺胸收腹不许说话。有的孩子能坚持下来,有的却坚持不下来。通过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保安叔叔的辛苦不容易,从心里感谢为他们付出的保安叔叔。
  再如我們设计了《护士打针》小表演。我们是这样设计的:让一个同学扮演护士,几个同学扮演病号,这些病号又哭又闹用各种方式不配合,弄的“护士”满头大汗。通过这样的表演,让孩子们了解了护士的工作情况,对护士增添了几分崇敬和爱戴。
  四、沟通家长,家园共育
  对幼儿开展感恩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努力,才会使孩子养成感恩的好习惯。如果家长不配合,我们的努力就会事倍功半。如我们安排家庭作业,让孩子回家给爸爸或者妈妈洗脚。如果有的家长不认可,说老师又搞什么形式等。这样,我们的感恩教育如何开展?孩子从小没有感恩意识,长大后,又怎么会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因此,幼儿园的工作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
  同时,我们也要经常和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中的生活情况,共同制定教育方案,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受到良好的效果。在生活中,家长也要经常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如收到别人的礼物或者得到被人的帮助,要学会说“谢谢”。
  总之,对幼儿开展感恩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幼教工作者付出辛勤的汗水和智慧,为孩子的一生奠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68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