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实践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作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做好感恩教育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感恩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开展感恩教育工作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本文首先对感恩教育的基本内涵以及重要作用进行探讨,并进一步研究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实践。
  【关键词】小学;德育;感恩教育;实践;
  众所周知,对于感恩意识而言,它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思维,并且也是一个人认知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小学阶段,借助德育课程开展感恩教育,能够提高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但是,目前的小学德育工作中,感恩教育与生活实践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问题。因而,现阶段,在小学德育工作中,要想加强对德育课程的研究,笔者认为,重点就是提高感恩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一、感恩教育的基本内涵
  感恩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品质,当我们受到了他人的帮助,或者在面对困难时受到了别人的关怀,都应该怀有一种感恩的态度。通过感恩教育,可以使我们时刻保持一颗感激、感动的心,同时对于别人的友好行动能够给予积极的回应。这一回应并不是仅仅局限在金钱与物质方面,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对于小学生的感恩而言,其内涵和上述的描述基本相同,区别主要体现在感恩对象的不同上。教育工作中,要把握好尺度问题,教师在这一期间要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特别要做好低年级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
  二、感恩教育的重要作用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感恩教育时要注重方法与手段的应用,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为小学生做好示范。这样一来,学生才能有榜样可以模仿与学习,这对于学生加强感恩的理解与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少家长存在着过分溺爱孩子的普遍现象,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感恩教育相对滞后,并且也没有对感恩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此以往,孩子内心的“感恩”意识将会逐渐淡化,甚至可能影响到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通过家长、教师开展感恩教育,可以使孩子明白自己的由来。同时,通过家长、教师的感恩教育,还能使孩子从小养成帮助他人、助人为乐的重要品质,这对于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2.有助于健全人格与积极心态的培养
  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中国自古以来就着二十四孝子的感恩故事,但是,由于受到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与文化的影响,对青少年身心成长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一些小学生内心中已经萌发了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等不良的思想。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工作,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孝敬父母,热心公益以及尊师重道的品质,在这种品质的引导下,青少年可以时刻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
  3.有助于责任、公共意识的培养
  只有懂得感恩,学生才会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对帮助过自己的父母、师长以及社会进行相应的回报。同时,通过加强感恩教育,可以使每一位小学生体会到自己父母、老师的工作中的辛劳,学生才会对别人的劳动成果予以尊重。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对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进而使学生有所担当。收获的关爱。要让学生较早地知道,自己对于这个社会,这个家庭来说是一个肩负责任的责任人。从社会层面上来讲,加强感恩教育工作,还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公共和责任意识。
  三、小学德育中感恩教育的实践分析
  1.做好宣传工作,积极组织感恩活动
  在开展感恩教育时,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可以通过成立“感恩小组”的方式,对感恩教育的相关活动进行积极的指导与管理。为了确保感恩活动能够严格落实到位,学校应要求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积极的参与到班级的感恩活动中。一方面,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感恩主题的班会,并且要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要积极的参与到活动里来。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不同学生的感恩活动做出全面的评价,并且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研讨与思考。另一方面,学校内部的班级要积极交流,对相关经验进行分享,确保感恩活动能够得到有效的推广。此外,学校要借助升国旗、演讲比赛以及办黑板报等诸多的方式进行感恩教育活动的宣传,尤其在进行感恩标语的制定时,既要贴合实际,又要引起小学生的共鸣。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感恩文章的评选,通过写文章的方式使得学生的感恩情感得到充分的表达。同时,还可以借助舞蹈、绘画以及歌唱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另外,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感恩实践活动,比如在公交车上可以主动为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让座,利用假期的时间组织相应的家庭感恩活动,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和社会。
  2.将感恩教育和学科知识结合在一起
  在进行教材的讲解工作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得学生对感恩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具体来说,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片段引进到课堂中,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之余对整个世界有一个全面的感知。此外,德育教学工作中,施教者要注重自身情感的投入,借助于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开展感恩教育工作,真正将思想教育全面的渗透到知识中。例如,在进行语文教学工作中,可以列举“羊羔跪乳”以及“乌鸦反哺”等具有感恩教育意义的典故,来加强学生对于感恩的理解。在思想品德课上,教师可以就感恩这一话题让学生展开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3.注重德育氛围的营造,加强感恩意识的培养
  作为小学生感恩观念培养的重要平台与载体,教育工作者要对小学阶段的德育引起重视。在进行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时,要让每一小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义务和权利,在德育工作中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感恩意识。一方面,在开展小学德育工作时,教师要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向学生进行感恩意识的灌输。这一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身的要求和见解,并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共同的研究与探讨。这样一来,才能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个体思维与意识。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学生进行换位思考,通过列举一些学校里、家庭里的感恩案例,营造一种良好的德育氛围,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与家长的身份互换,在不同角色的扮演与实践过程中体会到家长的艰辛,进而提高学生对感恩的理解水平。
  4.做好感恩教育的升华:施恩工作
  作为感恩教育的重要成果,要积极引导鼓励小学生进行施恩。从感恩到最后的施恩,事业价值层面上的生化。施恩阶段,小学生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感恩意识,并且将感恩真正的付诸于行动。在这一时期,学校或班级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社会性活动。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可以对每一位学生的感恩理解有一个全面的掌握。需要注意的是,感恩活动的组织要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积极鼓励学生使用正确的方式参与到感恩活动中。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树立争取的感恩意识,同时对教师、家长也会收获情感上的慰藉。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相应的奖励措施,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予以奖励。施恩环节切忌形式化、过场化,要确保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这对于小学生内心情感的陶冶与熏陶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有着“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等众多的感恩佳话,在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要积极帮助、引导学生建立起感恩意识。同时,通过培养感恩意识,还能帮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因而,德育工作中要加强感恩教育,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常怀感恩之心。
  参考文献:
  [1]樊新红.感恩教育—小学德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J].青年时代,2015(19):36.
  [2]王玲.论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6(2):30-31.
  [3]何喜芳.浅谈小学德育中的感恩教育[J].科学大众,2015(5):88-89.
  [4]王崔英姿.小学德育中感恩教育的价值及实施策略[J].甘肃教育,2017(9):23-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3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