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姚心源《脉学复古》脉学特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姚心源著《脉学复古》,倡导脉学复古运动,传承古代中医脉诊学术精华,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主要体现在推崇三部九候诊法,重视脉贵有根,提倡三部脉相比较,阐释阴阳关系论脉,恰当借鉴西医认知等方面,对现代脉诊的研究与发展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民国时期;《脉学复古》;姚心源;中医脉诊
  中图分类号:R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20)03-0061-03
  Abstract: The restoration movement of pulse is advocated by Yao Xin-yuan. The academic essence of pulse in TCM is inherited in the movement, and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are conducted on the basis of inheritance. The ideas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advocating of Sanbu Jiuhou (whole body) diagnosis method, paying attention to strong and stable pulse, advocating comparison of the three pulses, expou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in and yang, and appropriately referring to Western medicine cognition, which has profound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pulse diagnosis.
  Key words: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Mai Xue Fu Gu; Yao Xin-yuan; TCM pulse diagnosis
  姚心源(?-1946年),字滋常,江苏吴县人,民国时期医家。“精岐黄学,在沪行医,性傲志高,诊病喜矜奇,用方有獨到”[1]。著有《病理学稿裁》《脉学复古》《汉医三部脉法议程》《中国三部脉法叙义》《脉学复古评注》《三部脉学讲词》《脉学丛书》《心源海上效方》《国医标准原则》《一九三四年中国医术之最新发明》等[2]。
  姚氏十分重视脉学,认为“窥谓国医所可与世界医争者,维脉学是也”。《脉学复古》一书,充分体现了姚氏的脉学特色。该书论脉多有感而发,体裁独特,类似杂谈。《脉学复古》现存2个版本,一是1935年上海佛化医院铅印本,二是以期刊连载方式刊于《文医半月刊》。《文医半月刊》设有“脉学讲座”栏目,刊载姚心源《脉学复古》中的《姚心源致焦馆长书》与《改正国医脉学刍议》两部分内容。《姚心源致焦馆长书》体现了姚氏提倡脉学复古的核心观点。《改正国医脉学刍议》则详细记录了姚氏对于脉位、脉象、脉容、脉势、总意5个方面内容的讲解。姚氏倡导脉学复古运动,传承古代中医脉诊学术精华,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遵古而不泥古。研究姚氏脉学特色对于了解近代中医脉诊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脉学特色
  1.1  推崇三部九候诊脉法
  根据脉学发展历史,诊脉的方法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3种,其部位和操作方法各不相同。《黄帝内经》的“遍诊法”是将人体分为头部、手部、足部三部,在每一部中又以天、地、人三处诊察脉搏情况,合则为九候,称之为三部九候,这种诊脉法在古代广为应用。“三部诊法”见于《伤寒杂病论》,即诊人迎、寸口、趺阳三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文中曾提到:“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强调了人迎、寸口、趺阳三部合参的重要性。民国时期普遍应用的是寸口三部九候法,即“寸口诊法”,该法详记于《难经·一难》:“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3]1《难经·十八难》又云:“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3]85故“寸口诊法”的三部九候与“遍诊法”的三部九候名同而实异。“寸口诊法”这一诊法因操作方便,诊断价值高,为后世医家广泛应用。
  姚氏认为脉学在流传过程中“去古渐远,传得者传失”。从临床诊断角度来看,遍身诊脉法非常必要,因此提倡脉学复古,采用三部九候诊脉法。“以一处而联多处,失之者多矣。惟古之为脉者,必得其寸部、尺部及关部各处而后别其诸独”[4]。姚氏提到的三部指寸(手)、关(颈)、尺(足),而不仅是局限于两手腕部。“寸在手腕,气口成寸,从头颈而来,胸部之脉走手也”[5]。“尺在足跗,腹部之脉走足也”[5]。“关有两边,在颈,右曰人迎,人迎饮食者也,其气通于胃。左曰气口,气口呼吸者也,其气通于肺”[6]。姚氏提到的九候,即于上述三部各以浮、中、沉比拟之,为九候。从部位来看,姚氏指的三部与《伤寒杂病论》中的“三部”即人迎、寸口、趺阳相符合;九候与“寸口诊法”中每部又分浮、中、沉三候的说法一致。由此可见,姚氏倡导脉学复古,将《伤寒杂病论》中的“三部诊法”与《难经》中的“寸口诊法”相结合,遵古不泥古。
  《黄帝内经》中虽无寸、关、尺的明确划分,但提出了将人体的部位及邻近脏器所居之处来诊断的“上竟上”“下竟下”原则。姚氏在《姚心源致焦馆长书》中提到,“尤为莫名其妙者,则有左心小肠右肺大肠等说,以及男左女右诸称,正令人堕入五里雾中,难为名医,犹自晦也,欺人欺天,不知其可”。在《改正国医脉学刍议》中又指出,“后人不知真传……据两手之腕而诊之,名曰六部脉,一隅之地,奈何可分为五脏六腑之为病乎?是否合理,不待智者可明”。可见姚氏反对单纯以诊察寸口脉进行疾病判断、以寸口划分六部进行脏腑分属的观点。认为“病在气口者,外感病也;病在人迎者,内伤病也;病在寸,左肺也,右肝也”[7];“病在尺,膀胱也,跟部,肾也”[8]。姚氏提倡应用寸、关、尺三部诊法,并遵循《黄帝内经》“上竟上”“下竟下”的原则,对三部进行病位及脏腑分属划分。   1.2  重视诊脉,贵在有根
  有根无根作为肾气旺盛与否的依据,历来受到医家的重视。有根脉即尺脉沉取充盈有力,累累不绝。有根脉提示肾气旺盛,精血充盈。《难经·十四难》指出,“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也。所以然者,譬如人之有尺,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3]58。《难经》中的尺脉是指寸口的尺脉,后人据此认为尺脉沉取有力即为有根脉。元、明、清时期的脉学专著如《诊家枢要》《诊家正眼》《脉说》等也均认同“脉贵有根”的观点。姚氏不仅将寸、关、尺部脉比拟为树枝、树干与树根,而且强调尺部作为“树根”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根者犹树之有根,根存则树叶虽枯,尚有向荣之日。故神于脉学者,在病危之时,必须诊脚上之脉也”[5]。只要树根在,枝叶就有繁茂的希望。尤其是遇到危重病时,必须要诊足部的脉,若只诊察双手腕部,即为诊无足重之脉。
  1.3  提倡三部脉相比较
  分辨脉象的形态,了解其病理性质,必须互参寸、关、尺三部脉象,施以浮、中、沉三步法才能实现[9]。姚氏重视三部比较,以区别脉势、九候,进而判断脉象的临床意义,提出“古法必于三部相为比较,而后分为九候,而后断其七诊”[5]。姚氏遵循古法,采用举按寻的方法,区分三部的浮、中、沉而得九候,判断病变所在的脏腑。“所以手足比较而得足脉按像手脉举像者,其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太息;所以手足比较而得手脉举像足脉寻像者,其病善胀,心满善气;所以手足比较手足皆得寻像者,其病偏枯痿易,四肢不举”[10]。依照姚氏的观点,诊脉的步骤即为首先诊察寸(手)、关(颈)、尺(足)三部脉象,其次通过比较而分九候,再次分别诸独,例如独小、独大、独疾、独迟、独热、独寒、独陷下。比较脉位的不同而判断诸独,非凭医者意想升沉,可为断也[6]。
  1.4  阴阳关系与诊脉
  脉从阴阳建立在阴阳对立统一的理论基础之上。一般来说,阳脉主表、主热、主动、主实;阴脉主里、主寒、主静、主虚。《内经·阴阳别论》提到,“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姚氏根据《黄帝内经》理论解释阴阳的内涵,并将阴阳含义加以引申,阐释阴阳关系与诊脉之间的具体联系。
  姚氏首先阐明阴阳浮沉所代表的病理机制,然后将手足、浮沉与阴阳的变化相联系,最后得出手足、浮沉变化所提示的临床意义。例如,姚氏指出“阴沉下之像,饮食皆降下者,凡营养系所发挥之脉,阳明独下降者,阳中之阴也,名曰营,故营气出中焦;阳升浮之像,呼吸皆升浮者,凡呼吸系所发挥之脉,太阴之脉,阴中之阳也,名曰卫,故卫气出下焦”[8]。认为阴阳与营卫相连,并指出其来源,为进一步解释病理变化做铺垫。《黄帝内经》载有“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指的是六脉,浮、沉、长、短、滑、涩,这是二十八部脉的纲要。姚氏指出“《黄帝内经》以一阴三阴二阳一阳言者,一即言初气,三即言终气,二即言中气。换言之,阴浮即曰一阴,阳沉即曰三阳,二阳尚未失于中气也”[8]。姚氏在论脉时并未根据位、数、形、势的特点进行具体脉象的划分,而强调某一病理脉象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始终结合三部诊法,以阴阳与手足、浮沉的关系来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例如“大概浮為风根,而致神经歪邪。沉为血蓄,而致血脉毒化(水)”[11]。即浮脉为病发于风邪,导致神经歪邪,沉脉为瘀血内蓄的病证,日久损伤血脉。“所以手得按像者,其病发于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传为风消,传为息贲”[10]。即手得按像说明手部脉沉,提示心脾为病,导致气血不足,无余可下,引起女子月事不来等病证。
  1.5  倡导借鉴西医认知
  民国时期,西学东渐。姚氏虽为中医出身,却深受西医学的影响,而且并不排斥西医,时常借用西医名词术语阐述中医脉学。他在论脉时结合了西医的概念与诊疗手段,并有意将西医学的检查方法用于中医脉诊,有益于中医脉诊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姚氏在《姚心源致焦馆长书》中提到,“考脉学之真意,在乎视其血行之强弱,即西人所谓充血或者贫血也”[4]。在论及脉象时提到“不迟不数,名曰无病。数为化脓性,迟为结核性”[5]。“贫血”“化脓性”“结核性”等表述均源于西医。在论述脉容时提到应设计像西医血压计、体温计等这样简便易行的诊脉仪器以辅助诊疗。
  2  小结
  姚氏临床诊病重视脉诊,研究深入,治学严谨,论脉精辟。反对简化切脉的做法,提倡脉学复古,遵古而不泥古,坚持西为中用,改进诊疗手段,对中西医汇通的研究做了一定的探讨。其将前人经验和自身经验相结合,在继承基础上有所创新。姚氏脉法是中医学宝贵的诊断学资料,对于后世的脉诊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48.
  [2] 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医史组.中国历代医史[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附属中医文献研究馆,1959:309.
  [3] 秦越人.难经[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 姚心源.脉学复古[J].文医半月刊,1937,3(5):7.
  [5] 姚心源.脉学复古[J].文医半月刊,1937,3(6):8.
  [6] 姚心源.脉学复古[J].文医半月刊,1937,3(9):9.
  [7] 姚心源.脉学复古[J].文医半月刊,1937,3(10):11.
  [8] 姚心源.脉学复古[J].文医半月刊,1937,3(11):5.
  [9] 徐迪华,徐剑秋,徐丽敏.中华脉诊的奥秘[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4.
  [10] 姚心源.脉学复古[J].文医半月刊,1937,3(1):11.
  [11] 姚心源.脉学复古[J].文医半月刊,1937,3(12):10.
  (收稿日期:2019-08-27)
  (修回日期:2019-09-25;编辑:郑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4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