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行业特色型高校产学协同创新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工业革命趋势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工程实践型技术人才培养、科教融合、产学协同教育方面急需进行变革和发展。在对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困境及阻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产教协同育人模式,将工匠精神融入工程实践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课程教育体系、第二课堂教育体系、校企实践平台体系协同育人的机制。
  关键词:行业特色;工程实践;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6-0008-04
   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前隶属于国务院部委,具有显著行业办学特色与突出学科群优势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其行业背景深厚、行业影响力强、学科群优势显著、行业文化情怀趋同,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行业特色型高校存在缺乏工程教育改革理念、师资队伍建设薄弱、设置课程重理工轻人文、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等与产业和社会发展脱节的问题,不能满足我国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和创新型升级,不能满足整体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的需要。在强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要想推进工程教育改革,驱使教育思想演变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就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工程教育改革的内涵、特征、现状、阻滞问题和改革路径。着力加强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课题。
   一、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历史沿革
   国家为了加快工业发展,培养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和行业精英,当时借鉴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借助行业综合性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和重组之契机,在林业、农业、地质、水利、交通、矿产、石油、化工等多个行业领域,围绕行业产业链进行学科设置,兴办了一批服务于重点行业的特色高校。行业高校重在强调面向行业内的社会服务,特色型重在强调高校学科分布特点的独特之处。行业特色型高校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检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办学方向,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追根溯源,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发展历程大体包括三个主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院系调整时期的单科性院校,第二个阶段是进入高校合并时期的综合院校,第三个阶段是高校转型时期的特色院校的塑造阶段[1]。世纪之交,国家确立了由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办学、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行业特色型高校划归地方,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2]。行业特色型高校划归地方政府管理后,在原有特色学科发展基础上又拓展了一些新的学科增长点,加强了学科的综合性功能,学科的优势和特色被逐渐弱化。新形势下,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双一流”建设的统筹推进,行业特色型高校应当主动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主流,依托行业背景,凝练学科方向,在借鉴国外高校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立足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重点发展优势特色学科,彰显行业学科特色。
   二、行业特色型高校的特征
   长期和密切的行业领域产学研合作的历史, 使行业特色型高校具有其他综合型大学难以比拟的比较优势。
   1.显著的行业背景。行业特色型高校通过政府主
  导、学校自主、行业支持、社会推动,形成多元融合建设的局面,其特色和优势得到社会认可,形成国家政策与社会舆论导向支持的合力[3],具有鲜明、稳定的办学方向与学科特色。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紧密的行业合作关系。
   2.相对集中的学科分布。行业特色型高校拥有强的行业背景、相对集中的学科优势,许多特色学科在国内和国际都处于领先地位。依托优势特色学科,整合校内外资源,学科布局得到不断优化,学科之间不断交叉渗透与融合,形成了相辅共生的良好机制及学科整体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4]。有与行业科技发展密切相關的高水平科研平台支撑,有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中心和中试基地,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具有深厚的行业底蕴和学科积淀。围绕行业产业链,具有完善的学科专业设置。专业设置通过不断优化,建立起自身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科技创新范式,形成了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格局。
   3.长期服务于行业发展。行业特色型高校长期服务于行业企业的发展,熟悉行业国内外发展现状、企业的发展历程、行业产业技术发展瓶颈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核心关键技术,有雄厚的行业产业技术储备。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基础科学研究、关键技术突破、人才培养和社会实践等环节与行业企业建立起良好的深度合作关系。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师资队伍具有强烈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背景,长期专注于行业的技术发展,将理论知识用于行业的技术实践,努力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并将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为行业培养出高素质、高层次的创新型领军人才和领导者[5]。
   4.文化融合度高。行业特色型高校有为行业培养精英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和相应的大学文化,非常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相应企业,在行业内发展[6],成为行业领域的技术骨干和精英领袖,为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与行业发展始终血脉相连,文化互动融合度高,这种文化既源于行业的优良传统,又因高校的传承创新,成为校企产学协同创新的文化基础。
   三、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面临的困境
   行业特色型高校具有显著行业办学特色,有相对集中的优势特色学科,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阻滞因素。
   一是优势特色学科群数量相对较少。行业特色型高校划归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管理、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后,依托自身特点,对学科布局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拓宽出新的学科增长点,对行业特色型高校适应地方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新建的学科很难在短时间内积聚优势资源和办出特色。原有优势特色学科的覆盖面比较窄,而且大多为工程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支撑学科群尚未形成,重大科研成果产出数量偏少。    二是拓展科研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行业特色型高校的科研發展空间受到限制来自高校和企业两方面,一方面,由于同类型合并高校的多学科规模优势限制了行业特色型高校的科研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服务的大型企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高度密集,企业本身的技术创新具有主体优势,企业对高校科研创新的需求降低限制了行业特色型高校科研发展空间。
   三是高水平领军人才集聚度不够高。行业特色型高校的高水平领军人才主要集中在几个特色优势学科上,这样,交叉和新兴学科难以异军突起,难以多学科渗透融合、集成发展,重大标志性成果培育的视角和推进力度不够,难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性科技需求。
   四是缺少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机制。行业特色型高校办学过程中存在宏观层面政府放权不够、中观层面社会需求难以满足和微观层面高校自身定位不准、治理能力欠缺等问题。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理念缺乏、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特色、教学过程的评价手段单一、专业课程体系与工程实践脱节,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形成面向行业办学的专才培养模式,文理分割,重工轻理,重专业轻通识教育,学生的文化陶冶过弱,专业过窄[7]。偏重知识的传授,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不足[8]。工程实践教育缺乏长效运行机制,存在教师队伍如何提高工程经历、科研成果如何转化为教学资源反哺教学、科学研究如何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如何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
   四、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借鉴
   随着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的到来,培养兼具广博知识和卓越技术、具有团队合作、工程思维的工程师已经成为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随着回归工程实践教育理念的提出,行业特色型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从重视专业基础知识教育转为重视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工程教育的内涵和本质得到了新的诠释,对工程教育认识的理论深度和技术维度都得到拓展,使工程学科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形成大工程观。美国在实用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各高校形成了不同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比如,哈佛大学的办学就是追求“大而全”的教育理念,加州理工就是坚持“小而精”的办学思路,而麻省理工学院却是志在“博”与“专”之间搭建桥梁,斯坦福大学就是注重技术转化的办学模式。
   1.MIT模式,被称为专与通的经典演绎。麻省理工学院MIT模式是通过选修课程、学科课程、核心课程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通过专与通、学与用有机结合,将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建立个性化培养制度;通过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将毕业生培养成为行业产业的领袖,注重学生工程创新与实践能力、工程设计和工程领导能力的培养。
   2.伯克利模式,学与术的和谐统一。工程教育伯克利模式就是通过鼓励学生从事原创性研究工作、构建“大工程”课程模式和注重社会服务,将学术优先原则贯彻到工程教育全过程。
   3.普渡模式,探索工程教育新途径。工程教育普渡模式就是通过实施工程教育战略规划,构建宏大的能力维度、知识维度和质量维度三大支柱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成立工程教育系专门致力于工程师资培养。
   五、行业特色型高校产学协同创新路径选择
   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推进与行业协同创新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行业特色型高校要把行业特色优势融入办学全过程,开展全方位的产学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将通与专、学与术、产与研有效地结合,培养具有科学家头脑,又兼具工程师实践动手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实现高校和行业企业更紧密的合作共赢,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协同创新是指多个主体通过将知识、资源、绩效等方面充分整合,在知识互惠共享,资源优化配置,优化行动同步等方面的互动,实现创新要素的最优化和最大创新正效应,在诚信的基础上共担风险和共享成果。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等力量的协同创新,是指围绕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高校学科优势,跨学科跨专业融合,将理论与技术集成,创新与优势资源重组融合,提高产学融合度,实现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成果产出的叠加协同效应。通过校企产学协同创新,充分释放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活力,提高创新效率,形成开放可持续的管理组织运行模式。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工程实践型技术人才培养、科教融合等方面需要进行变革和发展。
   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协同创新模式中,通过互惠联盟机制,资源和利益共享、责任和风险共担,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通过明确促进动力,激励出行业特色型高校与企业间合作的动力。通过监督和反馈,对行业特色型高校与企业产学协同创新组织运行过程和运行结果进行监督,确保协同创新组织正常运转。
   1.协同创新激发原始创新能力。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优势互补,实现社会资本的最大化,旨在通过联合的方式促进人才的培养并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高校要面向行业企业科技需求,凝练科研问题,聚集能科学谋划行业技术战略发展的领军人才,把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对前瞻性研究进行长期培育,鼓励原始创新,校企合作由成果转化的“下游”合作转变成为全程合作,由局部合作转为校企整体合作。通过科技资源和技术共享、承接上下游、产业群聚集等方式,分担创新风险,降低创新成本,使科技成果围绕需求、贴近市场、服务产业,支持和引领行业的科技进步。
   2.协同创新提高学科建设水平。高校在校内,或者与企业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主要依托优势特色学科的创新团队,通过联合承担行业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任务等协同方式,不断创新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模式。因为行业特色型高校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又长期为行业产业服务,具备深度参与协同创新的基础。高校学科群与区域产业群无缝对接。高校的传统特色优势学科与交叉学科融合发展,使原有的学科内涵不断丰富,优势学科的外延得到不断扩大。通过协同创新,注重国际化发展,不断凝练学科科研方向,与国际前沿学科接轨,建设长期从事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科研队伍,持续稳定地开展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促进科研平台基地的建设,不断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    3.协同创新营造成果共享的科学评价氛围。高校引入协同创新机制,要健全科研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遵循科技发展规律和科技人员的成长规律,根据“鼓励创新,服务需求,科教结合,特色发展”的指导原则,对科研成果分类评价,对科研人员分类评价。科学分类评价过程中不以论文作为唯一标准。对于从事基础前沿研究的科研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的绩效评价就应突出科研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等方面的贡献;对于从事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其绩效评价就应突出实现国家目标和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贡献;对于从事应用技术研发的科研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的绩效评价就应突出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的贡献。建立和完善以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注重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营造科技成果共享机制,科学评价成果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激励相容、权责对等,个人贡献与利益分配、资源配置相挂钩。开展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建设,确保实施绩效考核与奖励支持并重的激励约束机制。
   4.协同创新促进成果转移转化。高校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健全知识产权交易制度,注重技术性因素的同时,也要注重非技术性因素的作用,包括技术经济性、市场适用性、产品管理与营销等。当前创新模式由科技推动型创新演变为市场拉动型创新,正向设计驱动型创新演进。高校应坚守创造和扩散知识的本职工作,建立兼具独立性和专业性的技术转移专门机构,发挥专业人才作用,不断推进薪酬制度和技术人员评聘制度的改革,促进科技人才在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双向流动,促进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高校要梳理科技成果,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完善专利服务平台和科技管理信息化平台,加强科技资源与信息共享,畅通成果转化渠道。充分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科学技术转移转化示范机构的作用,使高校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推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建立并完善政产学研金介合作的动力促进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评估机制、监督反馈机制等,确保长效运行模式,促进知识资本与风险资本的紧密结合,建立企业牵头、地方政府服务、高校参与的创新合作模式,把学校和企业看作是建立在双赢基础上的利益共同体,企业通过合作获得高校的技术支持,企业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训基地。促进与行业领域及企业技术有效集成与应用,使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助力。
   5.协同创新建立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现代工程的综合性、多样性和跨学科交融,以及新兴产业的崛起与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要求工程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其相适应,“大科学”“大工程”观会改变和重组工程教育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高校围绕传承知识、创新知识以及转化与应用知识三大要素,依据社会对技术集成创新人才、产品创意设计人才和工程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需要探索具有现代工程综合性、多样性、跨学科、复合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高校邀请领域专家和企业的技术骨干参与人才培养计划制订,构建与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相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包括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和教育管理创新。高校需要与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聘请工程师和行业领域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和毕业设计副导师,把实践教学环节延伸到工程现场,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思维、工程伦理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增强工程实践经历,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完善分类管理、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建立起高校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机制,不断增强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度。高校多措并举,彰显办学特色,争创一流。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依托行业兴建,长期服务于行业,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与行业企业不论是采用基于重大联合攻关、基于产业群聚集,还是采用基于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的协同创新模式,都应不断丰富自身的办学内涵,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和专业体系,面向行业协同创新,创新工程教育的发展模式,办出特色、办出高水平。
  参考文献:
  [1]高文兵.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Z3).
  [2]方华梁,李忠云.从行业特色高校到研究型大学的战略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0,(14).
  [3]西南财经大学.加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9,(3).
  [4]吴立保,管兆勇,郑有飞.行业特色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挑战及战略选择[J].江苏高教,2011,(2).
  [5]许安国.构建行业特色型高校师资培养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7).
  [6]王奇峰,丁岚.行业特色型高校推动“两化”融合模式与路径研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7]文辅相.我国大学的专业教育模式及其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0,(2).
  [8]王一珉,郑秀英,张静,等.我国行业特色多科性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47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