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李学勤:用一生解码中国文明根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9年2月24日,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辞世,享年86岁。“李学勤先生的去世,是清华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当日上午,清华大学发布消息,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李学勤先生。
  这位集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于一身的“百科全书式”学者,用自己60多年的兴趣、执著和好奇心,穿梭在历史的迷雾中,奋力找寻着中华文明隐藏其中的每一点痕迹。
  始终如一的“主频率”
  1933年,李学勤出生于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初中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过北平国立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系,阴差阳错地,他没有去。高中时,他读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金岳霖所著《逻辑》,对其中“介绍-逻辑系统”的内容非常感兴趣。1951年,他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金岳霖先生门下,但发现实际与他所想的有出入,便把兴趣更多转入高中时就已有初步了解的甲骨文上,自发整理拼缀《殷墟文字乙编》里破碎分散的甲骨。一年后,他因此被著名古文字学家陈梦家推举至中科院考古所整理甲骨。自此,他的学术生涯正式开始。
  从学科门类来看,李学勤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涉及了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研究对象包含了甲骨文、青铜器、简帛、玉器、陶器、古玺、钱币等,给人的印象非常庞杂,他也因此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不过,在李学勤自己看来,他其实很专一,始终围绕的是中国古代早期文明的研究,具体来讲就是从夏商周以降至汉初的历史。商代主要的文字是甲骨文,西周春秋主要的文字是金文,而战国时期的文字,则金文、陶文、石刻、古玺、封泥、钱币、简牍、帛书等皆有,要进行系统地研究,研究对象势必驳杂。而古代文史哲不分家,想研究古代早期文明,也必须将多学科的方法结合起来。
  “在多年研究中,我逐渐形成一个认识:就是我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由于种种原因,被低估、被矮化了,自然也就谈不上更好地介绍、传播我们的优秀文化。在这方面,历史学家大有可为。”李学勤一直感慨。
  从甲骨文、青铜器到简帛,从文字、历史到古代文明……李学勤始终为重新评价中国古代文明而奔忙。他先是参与了《殷墟文字缀合》的编写,随后跟着历史学家侯外庐从事了一些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期间也没有停止过对甲骨文、青铜器的探索。
  1970年代,李学勤开始追着最新出土的材料变换研究方向,长沙马王堆的帛书、云梦睡虎地的秦简、殷墟妇好墓的玉器和青铜器……1980年代,他开始提倡重新评价中国古代文明。青铜器、古城遗址、文字符号的不断出土给了李学勤重估中国古代文明的信心。1900年代末,他将传世文献中天文和历法材料与金文、甲骨文材料结合,重排历谱,又开始了“夏商周断代工程”。
  幸会“清华简”
  清华园,图书馆老馆三层一个不大的工作间,记录下李学勤工作的日日夜夜。
  2008年7月15日,一批刚从拍卖行购得的战国竹简被清华校友赵伟国捐赠至清华大学,学界称之为“清华简”。时任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的李学勤主持接收了这批竹简,安排入藏。两个月后,清华大学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负责清华筒的保护与整理,李学勤担任主任。
  经过整理和初步鉴定后,李学勤发现清华简大多是关于经史一类的书,包含的内容可以媲美被视为中国学术史上重大发现的“孔子壁中书”和“汲冢”。“孔子壁中书”的主要内容是《古文尚书》,“汲冢竹简”的主要内容是《竹书纪年》,而它们都已散佚。现在,清华简中就有与《古文尚书》和《竹书纪年》相似的内容,这让李学勤看到了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新希望。
  李学勤还很看重对青年人历史观的培养。他于2003年全职回到清华大学,从2004年开始便给文科实验班的本科生开课。他的课程主题从甲骨文到青铜器,到金文,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予学生基础课以外的滋养,“老师和学生还能有广泛的学术交流,这是我最希望形成的一种风气”。
  一位曾在10年前上过他的课程的清华学生回忆,讲座课学者名单网罗了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各方中流砥柱,“奢侈”无比:“如果没有先生亲自出面相邀,很难一一落实。”有时,台上学者讲课,怕大一学生听不懂生僻的学术词语,李学勤会走到黑板前,默默帮主讲者板书。
  “大一时上课,先生双手平端从讲台一端走向另一端,小心翼翼演示如何双手持文物的那个可爱的小老头的样子,我永远忘不了。”首都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杰从清华艺术史论专业毕业已经有16年了,当年在长长的阶梯教室,李学勤亲身為学生们演示的情形,他还历历在目:“‘文物再小,藏品再薄,也不能用一只手拿’,先生这句话我一直牢记在心。”
  清华简研究是李学勤一生研究的终点,也是对他从符号到文明这条研究轨迹的最圆满注脚。2019年2月24日,终将成为清华简研究史上难以忘怀的时间轴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76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