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学生体育竞赛“积分制”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学生体育竞赛是校园体育教育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是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延伸。体育竞赛“积分制”能够满足绝大部分高职学生的体育参与意愿,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量,达到培养学生成就感、使命感、责任感以及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的目标,使体育竞赛成为学生认识社会、了解人生、面对挫折、战胜自我与超越自我最佳平台,为高职院校培育“德能双馨”的高端人才作出体育竞赛育人的表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竞赛 积分制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体育竞赛“积分制”。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国内外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竞赛的相关文献,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上近五年来的相关资料和专题文献,收集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通过下发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3)数理统计法:统计历年来学校体育活动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对比,确保“积分制”实施确有效果。
  2研究意义与价值
  2.1研究意义和价值
  2.1.1高职学生体育竞赛“积分制”有利于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体育知识,修身养性,传播体育和运动文化,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多重功能。“积分制”竞赛模式的推广,使大部分学生的体育参与行为得到满足,能够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氛围,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2.1.2高职学生体育竞赛“积分制”有助于高职学生人格完善
  学校体育竞赛是体育教学的良好补充,是学生增强体质、娱乐身心的重要途径。“积分制”竞赛模式能够扩大学校体育竞赛学生参与的数量和面积,既能满足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运动中表现自我、满足自我并产生深刻自我体验:感受挫败,享受胜利,感受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战胜、超越自我,成就一个健康、完善的人格。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1.3高职学生体育竞赛“积分制”能够助力促进全民健身推广,加速体育人口培育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积分制”竞赛模式彻底转变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竞赛项目单调、参与门槛高、时间受限等传统观念。切实把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体会体育的乐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技能与习惯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有选择地把竞技运动项目与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融合在一起。
  3体育竞赛“积分制”的概念与高职院校学生传统体育竞赛的区别
  3.1现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竞赛实施面对的困难
  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课程较重,实训环节较多且时间不固定,导致学生参与体育赛事的时间受限;而传统的体育赛事组织模式不能满足绝大部分学生的参与意愿,赛事的组织实施難度大,对于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3.2体育竞赛“积分制”的概念
  学生个人(或团队)通过参与体育竞赛获取相应积分,参与就能获得积分(积分的多少根据竞赛项目的类型予以规划),最终以累计积分的多少排定学生个人(或团队)的竞赛名次。其实施方式为:采用现场报名、现场随机安排对阵、学生(团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空闲时间,在规定时段内可反复报名参与。
  3.3“积分制”与传统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竞赛的区别
  表1:传统学生体育竞赛模式与“积分制”模式的对比
  由表1可见,“积分制”体育竞赛模式扩充了体育赛事的项目,降低了学生的参与门槛,扩大了学生的参与数量和参与面,使校园体育竞赛真正做到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突破了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校园体育竞赛时间、空间受限的(下转第279页)(上接第247页)难题。
  4“积分制”学生课外体育竞赛组织方式能够获得的良好效应
  表2: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学生体育竞赛“积分制”模式实施前后对比
  (以田径、篮球项目为例)
  由表2可见,“积分制”体育竞赛模式的实施使在校绝大部分学生都获得了参与机会,真正能起到夯实体育竞赛育人的基础作用。
  5小结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竞赛“积分制”能够有效突破传统组织方式的局限,化解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赛事竞赛育人的实际难题,根据各所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不断的衍化,具备旺盛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杨文轩.论中国当代学校体育改革价值取向的转换——从增强体质到全面发展[J].体育学刊,2016,23(06):1-6.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Z].2016-10-25.
  [3] 卢元镇.全民健身文化建设刍议[J].体育文化导刊,2015(03):35-40.
  [4] 季浏.学校体育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重要渠道[N].中国教育报,2016-11-18(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5898.htm